行業報告:我國汽車金融行業發展現狀及規模

行業報告:我國汽車金融行業發展現狀及規模

(一)汽車消費金融市場情況分析

汽車金融與汽車消費市場場景深度融合,整個產業由資金方、渠道方和其他第三方服務商構成。

行業報告:我國汽車金融行業發展現狀及規模

1、行業應用情況分析

汽車消費市場是汽車金融的載體,對汽車金融影響巨大。

(1)中國仍屬於年輕的汽車消費市場,逐步朝成熟期過渡。中國汽車年銷量已連續8年世界第一,保有量突破2億輛。2016年實現了強勢反彈,銷量增長20%,2017年再次波動,2018年我國汽車銷量2808.1萬輛,未達到車市預期效果。但我國千人汽車保有量只有140臺,而美國這一數據則為800輛, 是中國的近6倍,和全球平均水平158輛相比,中國也還有一定差距。雖然2018年我國汽車增量相比上年下滑100萬輛,但這恰恰是我國汽車消費步入成熟期的信號,總體而言,中國仍屬於年輕的汽車消費市場,當前一線城市趨於飽和,低線城市和農村汽車市場消費潛力巨大。

行業報告:我國汽車金融行業發展現狀及規模

(2)我國汽車信貸金融處在初級階段,進入快速滲透時代。汽車信貸可以理解為“以租代購”,消費者只需要提供較低的首付,然後再以月供的方式還款,在這期間獲得車輛的使用權。2016年我國新車銷量達2802萬輛。金融公司發放貸款的車輛434.50萬輛,比上年末增加141.90萬輛,同比增長48.50%。

與此同時,歐美為代表發達市場的汽車信貸金融消費方式滲透率目前在70%上下,而我國2017年還處在35%的市場滲透率,同時,對比當前我國低線城市和農村巨大的汽車消費潛力市場,以及80後和90後的汽車消費主力軍提前消費觀念深入人心,未來汽車信貸消費市場規模十分巨大。

2、行業規模分析預測

按照歐美髮達國家70%的汽車信貸金融滲透率,我國未來幾年汽車信貸金融還有一萬億以上的規模空間。

根據鯨準自有數據庫及推算模型估計,到2020年,我國汽車整體消費市場總規模將達到2萬億元。

行業報告:我國汽車金融行業發展現狀及規模

按照近年來汽車銷量增長情況,以及汽車金融滲透率增長情況,預計2018年-2023年汽車金融資產實現12%左右的年複合增長率,到2023年資產總值達到1.4萬億左右。


3、行業特徵和趨勢

(1)無論是4S店還是廠商,整車利潤下滑,汽車金融成為他們重要的利潤點。 在整車企業中,除長安汽車(11.42, -1.19, -9.44%)、比亞迪(40.34, -4.48, -10.00%)、海馬汽車(5.88, -0.65, -9.95%)、安凱客車(6.41, -0.71, -9.97%)4家車企業績出現預增外,大多車企業績都出現下滑,而汽車金融是作為汽車後市場以外,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

(2)當前銀行是最大的資金參與方。2016年平安銀行汽車金融放款860億,新車32萬臺,二手車7.1萬臺;建設銀行通過信用卡分期購車放款400億,25萬臺;招商應用同樣的方式放款320億,30萬臺;此外還有中信銀行、民生銀行、廣發銀行等總計放款超300億元。

(3)汽車電商渠道打通,汽車金融產品將更加豐富。2017年第三季度,北京現代、雪佛蘭、大眾等品牌在各自銷售汽車中金融滲透率超過50%;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的高速發展,不同的汽車金融產品呈現在消費者面前,讓汽車金融產品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間。

4、行業痛點

(1)汽車金融回報率低在中國較為明顯。部分整車廠成立的金融公司收益低於3%。首先是滲透率低,消費量級不足直接導致回報率低,其次,我國徵信系統還不完善,所以監管較為嚴格,過於謹慎的態度成為金融發展的桎梏。第三,車廠貼息給購車消費者購車,也是造成該現象的原因。

(2)互聯網汽車金融還未形成閉環。我國互聯網汽車金融主要商業模式

包括P2P網貸、消費金融、以及互聯網保險等。互聯網汽車金融與傳統金融最大的差異在於大數據,一旦有了積累以後其未來就值得看好。目前為止還沒看到哪家可以形成閉環的全價值鏈的汽車金融供應,但是,這塊未來潛力很大。

總的來說,我國仍屬於年輕的汽車消費市場,逐步朝成熟期過渡。當前一線城市趨於飽和,低線城市和農村汽車市場消費潛力巨大。 在逐步打通線上汽車生態商城,將迸發更強勁的吸金能力。

行業報告:我國汽車金融行業發展現狀及規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