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專能”到“全能” 北海街道居民社區辦事不再折騰

2019-04-24 10:49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王業斕 何雯 張英

从 “专能”到“全能” 北海街道居民社区办事不再折腾

好不容易整理了材料,請好了假,擠出時間到社區辦個事,結果發現只能在專門窗口辦理,一邊排著隊,一邊擔心著 “窗口”工作人員突然有事外出。這樣的辦事經歷,你是不是也遇到過?

4月23日,筆者從越城區北海街道辦事處瞭解到,為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讓百姓享受更加便捷、優質、完善的服務,該街道以鏡園社區、西湖社區為試點,推行“一崗受理、全科社工”服務模式,依託 “社區客廳”、“服務前臺”和“辦公區域”三個功能模塊,切實提高社區辦事效率,提升居民滿意度,打通服務居民“最後一公里”。

當天,筆者走進西湖社區服務中心看到,敞亮整潔的服務大廳內,設有“社區客廳”,並推行“前臺服務”,一改原先傳統的“櫃檯式”服務。服務大廳內設置了總檯,配備2名專職社區工作人員現場辦公,無論社保、民政、計生等,從前需要專窗專辦的事情,現在只需在總檯皆可解決。大廳一邊還貼心配有沙發和休息區,可供等待和休息。

从 “专能”到“全能” 北海街道居民社区办事不再折腾

為有效解決分散管理、各自為政的現象,增加與居民的親密感,零距離、全方位服務社區居民,該街道從以往的居民辦事找專人,到現今的一人能辦所有事,打破條線劃分,科學整合,提高服務效率,真正實現“最多跑一次”,提升了居民滿意度。

董美是西湖社區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在當天的輪班中,她一人為辦事群眾辦理社保、民政、綜治等多項政務性工作。西湖社區相關負責人感慨道,以往社區工作人員按照條線分工,社保、民政等每條線都是專人負責,但是,當一個崗位的人員不在,其他崗位人員無法接替工作,居民就會“跑空趟”,現在推行的“全科社工”解決了這一難題。

从 “专能”到“全能” 北海街道居民社区办事不再折腾

“‘全科社工’模式的推廣,節約了社區工作的人力。”鏡園社區書記章慶介紹。鏡園社區一共6名社工,工作日輪流值班。現在,每天有1名“全科社工”在社區服務中心為群眾服務,其餘的工作人員深入小區,上門為居民提供服務、解決難題。就在日前,鏡園社區的工作人員來到轄區鵝亭境園小區,上門為馮老太辦理了退休關係接轉相關行政事務。

從“專能”到“全能”服務的推升還是要社工們不斷加強業務學習,力爭更熟練掌握各項業務工作,提升自己的服務水平。而“全科社工”倒逼社工們不斷掌握提升更多崗位業務知識、技能和精準服務能力,提升社區與居民的融合度,讓居民感受更優質服務和不斷夯實平安維穩基層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