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水牌”之變

□ 本報記者 何 可

白底黑字配上鐵路路徽,掛在火車車身上,標示著行程的起點和終點——木質“水牌”與綠皮火車一樣,象徵著人們對於火車的早期記憶。

如今木質“水牌”已經徹底成為了歷史。“為了適應中國高鐵飛速提升的行駛速度,如今木質‘火車水牌’已經難得一見,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安全的紙質和電子‘水牌’。”4月16日,中國鐵道博物館原副館長金萬智對跟隨“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中央媒體採訪團走進復興號的“搖籃”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蹲點採訪的本報記者說道。

據金萬智介紹,火車運行區間牌俗稱“水牌”,從中國有火車開始就有了水牌,至今已有百年曆史。最初水牌為木質,後來變成了鐵質(搪瓷),現在又變成了紙質和電子水牌。

“‘水牌’材質的變化,象徵著我國列車發展的進程。”金萬智說,中國鐵路發展初期的運行速度時速只有40公里左右,那時火車的車身上掛的便是木質“水牌”,但隨著中國高鐵的發展,火車行駛的速度大幅提升,“水牌”很有可能在氣流的衝擊下飛出去,進而傷到路邊的工作人員或行人。出於安全考慮,中國開始集體將火車木質和鐵質“水牌”,更換為紙質和電子“水牌”

究竟是怎樣驚人的速度,能夠將木質“水牌”逼出歷史舞臺?

“復興號的運行時速是350公里,一秒鐘97米,人眨眼的時間是0.7秒,也就是說眨眼間火車已經駛出了70米。”金萬智說,如果是在兩車交會時,產生的衝擊力更大。

2016年7月15日11時20分,在鄭徐高鐵民權特大橋上,兩列由我國自行設計研製、全面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標準動車組試驗車分別以時速420公里相向而行。兩車交會時間不到兩秒鐘。

在“擦肩而過”的瞬間,中國標動兩車僅距1.6米,相對交會時速超過840公里,相當於大飛機的巡航時速,交會時產生的壓力波相當於1平方米瞬時受重近200公斤。

如此高的壓強,就是復興號帶給火車“水牌”的衝擊。

不過,復興號衝擊的不僅是“水牌”,還有世界。

這次“極速邂逅”驚豔全球,創造了高鐵列車交會、重聯運行速度的世界最高紀錄。而且沒有給車內的工作人員和體驗者帶來任何的不適感。

100年前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裡,提出要修建16萬公里鐵路的藍圖。

如今,100年過去了,這一宏偉藍圖正在逐漸走向現實。

截至2018年底,我國鐵路營運里程已達13.1萬公里,其中高鐵2.9萬公里。需要指出的是,中國鐵路從7萬公里邁進10萬公里耗時10年,而從10萬公里到13萬公里僅用了5年。

今天,越來越多的復興號列車奔馳在祖國大地上,跑出了中國速度,見證了中國崛起,創造了中國輝煌。

“16萬公里,已為時不遠。”金萬智說。

《中國質量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