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通许县朱砂镇:发展红薯产业 助推脱贫致富

4月20日,开封市通许县朱砂镇斗厢村高效脱毒红薯育苗基地大棚外红旗飘飘,微风习习;大棚内薯苗青青,笑声朗朗。朱砂镇党委书记李娟、镇长李涛、副书记于寒冰正在大棚内一边同贫困户一起管理红薯苗,一边向贫困户讲解党的富民政策。贫困户李好永高兴地说:“就知道你们趁星期天不怎么忙的时候又该来了,我们大家最爱听你们讲党的政策了。党委政府帮我们贫困户解决了很多难题。”

据斗厢村支部书记彭功河介绍,斗厢村是2019年度脱贫村,为使斗厢村能够顺利脱贫,针对斗厢村产业支撑不明显、产业叠加度低的问题。朱砂镇党委政府提前谋划,在产业上下大功夫。经多方考证,建立了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为带贫模式的薯发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经多方努力,把贫困户的零星土地进行整合,使之连片成方便于管理。合作社每年向贫困户每亩地缴纳800元租金,48户贫困户与合作社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解决了有地没人种、种不好的问题。

合作社建成77座大棚进行高效脱毒红薯育苗。大棚需要10名技术管理人员、2名看护人员、50名农忙季节短期工。基地无条件使用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务工人员。解决了贫困户有人没活干的问题。

技术人员月工资2000-3000元,看护人员月工资1000元;短期工每人每天100元-200元,每年每人最少务工收入9000元。解决了贫困户收入低的问题 。

借助优质脱毒红薯育苗基地种植示范大棚,带动发展集中连片优质红薯种植基地1000亩,达到生态高效、绿色无公害标准。年产优质红薯6000余吨。按目前价格1.5元/斤计算,每亩年纯利润7000元左右。解决了优质高效的问题。

对经济特别困难又愿意种脱毒红薯的贫困户,基地可以先供苗。对本村家庭特殊困难,无劳动能力的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合作社每年出资救助资金1000元。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基地每个大棚每年向村集体交纳700元的收益金,村里有53900元稳定收益,解决了集体资产流失问题。朱砂镇发展红薯产业帮助贫困户解决了很多难题,助推了脱贫致富。

(于培振 禹志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