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那些装逼的话,非常经典的文章,不看后悔

中国华夏五千年,牛逼的人多了去了,牛逼的话当然也不会少,今天我们来看看《三国演义》里有哪些霸气外露的经典名句,又有哪些是舍我其谁的豪言壮语,还有哪些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吹牛。作为三国迷的小编,特地整理了一些,重温经典,满满的都是情怀。那么,你最喜欢哪一句呢?

第一 曹操

“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在《三国演义》原文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瑾

曹操逐一览毕,笑曰:“诸公佳作,过誉甚矣。孤本愚陋,始举孝廉。后值天下大乱,筑精舍于谯东五十里,欲春夏读书,秋冬射猎,以待天下清平,方出仕耳。不意朝廷徵孤为典军校尉,遂更其意,专欲为国家讨贼

立功,图死后得题墓道曰:‘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平生愿足矣。念自讨董卓,剿黄巾以来,除袁术、破吕布、灭袁绍、定刘表,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又复何望哉?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见孤权重,妄相忖度,疑孤有异心,此大谬也。孤常念孔子称文王之至德,此言耿耿在心。但欲孤委捐兵众,归就所封武平侯之国,实不可耳:诚恐一解兵柄,为人所害;孤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也。诸公必无知孤意者。”

曹操在铜雀台上的一番言论何等霸气,我曹操一心为汉,若非我曹操平定北方,实力强大,这天下又有几人能在这乱世遵从正统刘汉,今天我曹操将这番言论昭告各位,不仅仅是告诉在座的汉室旧臣,也是要昭告天下,曹操是中兴之臣,你们的太平皆归功于我。

三国中那些装逼的话,非常经典的文章,不看后悔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公元189年曹操见董卓倒行逆施,不愿与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师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从小道逃归乡里。董卓大怒,行文郡县缉拿。途中曹操投宿故友吕伯奢家,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逃至中牟(今河南鹤壁西)为亭长所疑,带至县府。时捉拿曹操之公文已至中牟,功曹知其即为曹操,但以世乱,不宜拘天下英雄,请县令释放曹操。曹操死里逃生,至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曹操到陈留后,“散家财,合义兵”,且首倡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这里的太祖指的便是曹操,从史料上看,此话曹操之口确实无误,或许大家会觉得曹操过于狠毒。

其实对此言网络上也有另种解释,我曹操心怀天下,若天下太平,我死不足惜。但今天下纷乱,我死后谁来诛董卓匡扶天下?天人虽多但又有谁?有志有能,能够做到?恐怕只有我一人吧!我之命要为将来天下人博取幸福。所以为了以后将来,我不得不慎。凄惨悲伤道:“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三国中那些装逼的话,非常经典的文章,不看后悔

“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

当时曹操心中对刘备依旧存有戒心,于是邀请刘备一起品酒聊天,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煮酒论英雄。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这句话体现出了曹操的霸气,一种傲视群雄的感觉,也表明了曹操的志向,他要的是结束这个乱世,还天下一个太平。

三国中那些装逼的话,非常经典的文章,不看后悔

第二 袁绍

“大丈夫愿临阵斗死,岂可入墙而望活乎?”

袁绍在三国演义中被丑化成一个昏庸无能的诸侯,可在真实历史中,袁绍也算得上是一个坦坦荡荡的豪杰,光从他面对战争的态度,袁绍的豪情壮志丝毫不弱于曹操,能说出“大丈夫愿临阵斗死,岂可入墙而望活乎?”这样话的人绝不是一个贪生怕死之辈,青年时的袁绍可是敢拔剑砍董卓的,至于年老后,官渡之败败在人谋,也败在天意。

三国中那些装逼的话,非常经典的文章,不看后悔

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

董卓进京,大权独揽,要废皇帝,朝野噤声,连袁绍的叔叔也是唯唯诺诺,只有袁绍挺身而出,董卓大怒:你以为我的剑不锋利吗?袁绍回答: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这句话真霸气!董卓气得吹胡子瞪眼也没敢把袁绍怎么样,对峙之后袁绍扬长而去,夺门而出竟无人敢拦,何等英雄气概!

三国中那些装逼的话,非常经典的文章,不看后悔

第三 关羽

“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

“以吾观之,如土鸡瓦犬耳!”

《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 屯土山关公约三事 救白马曹操解重围

白马一战中,曹操几员大将都不敌颜良,无奈下请出关羽出战。

操谓关公曰:“河北人马,如此雄壮!”关公曰:“以吾观之,如土鸡瓦犬耳!”操又指曰:“麾盖之下,绣袍金甲,持刀立马者,乃颜良也。”关公举目一望,谓操曰:“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这话说得其实有点过分了,摆明了在说之前和颜良对战的都是草包吗?不过盛名之下无虚士,关羽上去就把颜良而咔擦了,也成就了关羽这一句装逼至极的名句。

三国中那些装逼的话,非常经典的文章,不看后悔

第四 魏延

“谁敢杀我?”

《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五回描述,诸葛亮在北伐途中病死五丈原前,曾交代杨仪等,他死后立马下令退兵,由大将魏延断后。如果他不肯断后,你们就管自己行动。

魏延得知这一消息后,认为自己是北伐前锋、堂堂“征西大将军”,凭什么要他给杨仪断后?因平时他们俩多有瓜葛,认为杨仪是想趁丞相病危妄图夺权,于是就从前线抄小路回成都,准备向后主控告。杨仪得知魏延不肯断后,认为是抗命造反,也派出信使回成都,向后主告上。

三国中那些装逼的话,非常经典的文章,不看后悔

 两份急奏到了后主刘禅的手中后,谁真谁假难以决断,就向左右大臣征求意见。因平时魏延待人孤高,目空一切,众人都避之不及,这时大臣们都说杨仪是个文人,不像有造反的样子,要造反必是魏延。于是,刘禅就派蒋琬大将带兵去堵截魏延。

这时,魏延的部队在返城路上,已与杨仪的大军对阵上了。杨仪根据诸葛亮临终授予的锦囊妙计,激将魏延说:“汝敢在马上连叫三声‘谁敢杀我’,便是真大丈夫,吾就献汉中城池与汝。”魏延听后哈哈大笑说:“杨仪匹夫听着,若孔明在日,吾尚惧他三分;他今已亡,天下谁敢敌我?休道连叫三声,便叫三万声,亦有何难!”于是,就提刀按辔,于马上大叫道“谁敢杀我!”一声未毕,脑后一人厉声而应曰:“吾敢杀汝!”手起刀落,立斩魏延于马下!此人正是魏延手下大将马岱。原来诸葛亮临终前就早已授马岱以密计,只待魏延喊叫时,便出其不意地斩之。

三国中那些装逼的话,非常经典的文章,不看后悔

图片内容来自游戏新三国志,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新三国志赵云传说下载游戏,也可点击了解更多下载游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