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改革方案”內部消息解讀,及應對策略,這次動真格的了!

各地高中正在緊張有序的進行高考改革培訓。根據各地教師朋友的反饋,消息還是比較可靠的。

“高考新改革方案”內部消息解讀,及應對策略,這次動真格的了!

與以往高考不同,高考主要改革了三個方面:

(1)數學不分文理,外語聽力逐漸記入總分。

數學對我們的影響很大,不要再想著數學一旦不好,未來高中可以選擇文科降低難度,你已經沒有了後路。數學滿分依然是150分,一旦你學不好,這一科就能把你打垮了。

更深遠的影響是:因為重視數學,家長和老師會更深入研究如何學習數學,就會慢慢發現,學習數學的秘訣是培養思維力,錯誤的題海戰術、死記硬背戰術將沒有立足之地。這就達到了通過高考的指揮棒,影響深層教育(小學和初中)改革的意義。【可以關注我,我會給家長分享如何培養孩子思維力,告訴大家,為什麼學習數學的秘訣是培養思維力】

外語聽力會一點一點加入高考總分,體現了外語對應用性的重視,現在還是小學和初中的孩子,家長要注意培養了。按以前經驗,外語聽力為30分。

更深遠的影響是:外語早期教育,會更重視聽力的培養。

“高考新改革方案”內部消息解讀,及應對策略,這次動真格的了!

(2)根據上海和浙江等改革經驗,後一批高考改革的省份,可能會採用3+1+2模式。

“3”依然是語文、數學和外語,滿分還是150分;

“1”是物理和歷史,其中只能且必須選擇一個,分數是100分(各省可能會有差異)。

“2”是化學、生物、地理和政治,四個中任意選擇2個。

我認為,選擇物理,就是意義上的理科;選擇歷史,就是意義上的文科。這種模式還是非常科學的,保留了原來文理分科的科學意義。

這種3+1+2模式,對我們的影響不大,學生選科跟以前沒有發生多大變化;反而,減少了高考大綜合考試的應試壓力。只是,為學校教學增加了難度。

“高考新改革方案”內部消息解讀,及應對策略,這次動真格的了!

(3)四選二,按等級賦分

(各省賦分標準可能略有不同),但是,按等級賦分是一定的。例如:學生A歷史80分,在全省排名1%以內,最後等級賦分變為了100分。學生B政治80分,在全省排名37%—43%以內,最後等級賦分變為了76分。

對我們的影響:這兩科,看排名,不看分了,漸漸清晰高考選拔的目的性。

對我們教育的深遠影響:再不把這科學透徹,再不就等於低分,汗水分逐漸被淘汰。會更注重孩子興趣和能力的培養,甚至,會在初中就有所傾向。以前,死記硬背,也能弄個60-70分,優秀學生是90來分,拉不開多大分數。但是,現在不行了,人家排名高,可能是100分,你排名低,可能是30分,一科拉開70分,一科就能把你打垮,可能一下子把家長打醒。家長和老師就會想辦法應對,慢慢明白,優秀靠的是智商,靠的是孩子學習方法和興趣的培養,慢慢從死記硬背的題海戰術中走出來,慢慢明白,初中總成績高,不等於孩子高考成績高。

達到高考指揮棒,減負加智,高考選拔優秀人才的目的。【可以關注我,空間裡有三階四步學習的選摘,大家可以學習培養孩子正確學習方法】

成功一定給有準備的人,家長務必重視,未雨先謀。

其它就沒什麼大變化了,家長無需緊張。

高考錄取還是平行志願,高考大本子可能豐富一些,但是,我們應該能應對。外語如果一年兩考的話,其實,也沒多大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