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3年買房的人,今年更煎熬,揹負3大壓力,房子等不來、賣不掉

我們必須要承認,買房是件講究時機的事,儘管很多人都在說,過去十年,不管什麼時候上車,都能趕上房地產這一波牛市。

可說歸說,2008-2009年、2013-2014年的房價調整,這幾次大波動又有多少人能逃得過?有多少人買房只是被逼無奈,在房產升值後才發現決定很“英明”?

過去3年買房的人,今年更煎熬,揹負3大壓力,房子等不來、賣不掉

其實,所謂時機,只是在各種偶然因素都湊巧的情況下,才應運而生,刻意去追逐反而適得其反,比如過去3年買房的人,本來一心一意想借此機會圓夢,誰知卻在今年面臨更加煎熬的困局和考驗。

第一,過去三年買房的人,會揹負更高的房貸利率,雖然從過去十年來看,目前基準利率並不算高,相反還在低位,但從2016-2018年,絕大部分城市的按揭利率動輒上浮20%,個別城市甚至達到了30%,一旦未來利率向上浮動,這部分人群的還貸壓力會更大。

過去3年買房的人,今年更煎熬,揹負3大壓力,房子等不來、賣不掉

第二,2016-2018年買房,很多樓盤都實行車位和裝修捆綁銷售,不少城市還有茶水費、號子費等亂象,儘管被眾多購房者深惡痛絕,可開發商處於強勢地位,買賣雙方的話語權不可同日而語,購房者只能無奈接受,動輒數十萬的車位和裝修費用,誰能輕言付得起?

第三,對絕大部分城市來說,過去幾年,房價漲幅最大的區域,並不是中心城區,而是那些荒蕪的“城鄉結合部”,被冠以各類新區、開發區名義的地方,大量房企集中拿地,生活配套卻極其缺失,尤其是二線省會城市,城區擴張太過迅速,人口流入也難以有效填充。

過去3年買房的人,今年更煎熬,揹負3大壓力,房子等不來、賣不掉

房貸利率、捆綁買房、遠郊樓盤的風險,這是過去三年購房者揹負的三大壓力,事實上,這3大壓力在過去並不顯眼,但在今年會表現的更加突出,不誇張的說,很多抱著希望買房的人,將在今年遭遇房子等不來、賣不掉的困境。

有個數據值得重視,4月22日招商證券宏觀研究分析師謝亞軒發佈數據指出,2001年至2014年間,處於施工狀態的房屋面積年均增速為29.7%,2015年至2018年的年均增速下降為4.3%,再考慮到過去四年中有三年竣工面積處於負增長狀態,這意味著過去四年真正處於施工狀態的房地產項目大幅下降。

過去3年買房的人,今年更煎熬,揹負3大壓力,房子等不來、賣不掉

什麼意思呢?過去3年,開發商賣了大量期房,新開工面積節節攀升,但施工面積增速卻在下降,如果再聯繫到房屋竣工面積已經連續兩年負增長,也就意味著今年會出現大量無法按時交付的樓盤,停工、爛尾、延遲交房,會困擾很多人,表面上自己每個月按時還月供,房子實際上卻不是自己的,這就是上文筆者所說房子等不來的原因所在。

退一步說,即便今年這些購房者能如願等來房子,在巨大的三重壓力之下,抱著投機想法轉手賣出的人,也無法順利套現,數據顯示,僅在4月和5月份,就有12個城市限售期“解禁”,屆時二手房市場會面臨更大的拋壓。

過去3年買房的人,今年更煎熬,揹負3大壓力,房子等不來、賣不掉

從4月最新數據來看,杭州、成都等典型二線城市的二手房市場,已經出現了成交量、帶看量等核心指標的下行趨勢,這與2018下半年的形勢如出一轍,也就是說,購房者們想在今年賣房子,極有可能面臨賣不掉的窘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