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買不到”到“賣不掉”,未來樓市將走向何方?

“金九”失色,“銀十”暗淡,從“買不到”到“賣不掉”,樓市轉冷已成事實。不過,未來有多大幅度地回調仍然難以預料,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雖然短期內房地產市場仍將繼續調整,但由於樓市受政策影響較大,長期走勢難以做出明確判斷。

‍在堅持樓市調控目標不動搖、力度不放鬆的背景下,中指院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10月,受監測的主要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環比下降5.91%,近六成城市環比下降,其中一線城市成交面積環比下降超過三成。‍

同策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宏偉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不僅是交易面積下降,從10月1日前後各城市開始出現了大幅降價的個案項目,量價齊跌的現象證明市場從10月份開始進入實質性的調整階段,並且這種特徵越來越明顯。”

與此同時,10月份易居研究院監測的北京、深圳、杭州等10個典型城市二手房成交量3.9萬套,環比下降25%,成交量創48個月新低。此外,各城市庫存總量環比上升4.6%,市場下行趨勢明顯。

截至11月4日,中國指數研究院監測的11個主要城市庫存總量環比下降0.05%。上週監測城市中,溫州和福州庫存環比降幅均超3%,廣州、深圳、北京和廈門降幅均在1%以內。監測城市中,僅寧波、南京、上海有所上升,其中寧波升幅較大,超4%。

張大偉預測,從全國熱點城市看,因為有大量的房源供應,各種調控政策也繼續嚴格執行。在過去一年多通過各種約束性政策抑制市場高溫後,後續市場將逐漸進入供應加量週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發現,北京市新增庫存環比增幅雖然保持平穩,但在9月、10月兩個月間新增庫存達11268套,超過2016年、2017年同期新增庫存之和。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認為,在政策從緊基調不變的情況下,未來兩個月,商品房整體成交量價不會出現明顯波動,但2018年積蓄的下拉力可能在2019年上半年顯現出來,房地產市場或出現降價潮擴大、熱點城市遇冷的情況。一線城市降溫會更為明顯,有價無市的局面將更多出現在部分一線城市。

張大偉稱,由於房地產市場受國家宏觀調控影響較大,而政策走向又難以預料,對於房地產市場的長期走勢,很難有一個明確的判斷。‍

(綜合自:每日經濟新聞、中國新聞網、北京青年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