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選擇離開了深圳,你離開深圳的原因是什麼?

投條的自媒體天天放屁


深圳,因地理位置優越,順改革開放之勢,成經濟特區一員,亦與香港為鄰,於近幾十年飛速發展,由小漁村躍居為全國數一數二的一線大城市,引無數外來務工人員來深發展,甚有"來了,就是深圳人"招號。如今,越來越多人離開深圳,招號雖在,人卻離去。why??

圖為老深圳

一: 望聞止步的房價

自08年以來,全國各地房價高飛猛進,深圳自然不甘示弱,房價成翻倍勢增長,躍升為全國房價數一數二的城市。趕上這趟經濟快車的人早已擁有房產,搖身一變也成擁有千萬家當之人。然而現在,房價確粉碎無數年輕人夢想。如果你月收入過萬,那你一輩子不吃不喝也夠不起深圳一套房產。這時,有部分人就會想,既然我有本事,為何不選個房價相對低的二線城市生活,工資不會差多少,卻有機會買房。




二:年年高升的房租

由於房地產行業的火熱,房價連連上漲,房租作為二弟怎會不粘光?自然而然的每年的房租也是節節高升,一個不足十平米的小單間均價1200以上,還不包含水電費。你一個月收入過萬或者接近過萬還好。如果一個人月工資6000的,扣完社保住房公積金,還有個稅。到手也就5000多元,房租1200元,餐費1500元(按50/天),公交打車費300元,通訊費100,其他生活日用品還有服裝按每月(200-500)元。一個月就剩一千多塊錢,省吃儉用一年到頭就存不到兩萬。居高不下的房價,只漲不跌的房租,帶來普遍的物價上漲。不斷壓榨的生活空間(城中村改造工程),越來越多人只能接受更高的房租或者搬去離上班更遠的城區。萬科自如搞的“萬村改造”,城中村原來幾百租金單間,簡單裝修改成“公寓”漲幾倍,過高的生活成本迫使很多初來深圳,或者想來深圳的年輕人望而卻步,不得不離開。



三:競爭壓力越來越大

為生活奔波生存,深圳聚集了大量技術型人才,由於競爭激烈,好多人越來越感到壓力好大,好累,甚至有如日本社會的“過勞死"現象,也在陸續出現,有的人厭倦,看透了,有本事的軟件人才選擇了北京或者上海,而更多的精英人才卻選擇了稍微悠閒一些的二類城市,尋求發展。



所以,來了,就是深圳人,對外宣傳是年輕人的天堂,因為之前在這裡只要你有夢想,敢拼,敢闖,總會給你一片天地。可如今,就算你是深圳戶口的外地人,那又如何?你面對高價的房價卻買不起,節節高升的房價物價讓許多人認識到自己是月光族,競爭壓力越來越大,這些都讓人想著離開深圳選擇回家或者二線城市發展。再者,如果今後你有小孩以後,一個孩子的成長,父母在身邊是非常的重要,如果真的可以的話,在老家那邊再幸苦一點的工作也寧願在自己孩子身邊工作?


下一個瞬間永不說不


對,正如你所說,離開深圳的人越來越多。

深圳是個很多人來了又走的城市。我來深圳20年,深圳人經歷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往往用“物是人非”這個詞來形容事物的變化。在我看來,用這個詞形容還不夠貼切,深圳已經到了“物非人非”的地步。大變化給人帶來最大的痛苦是身邊熟人一個一個地走了。使得堅守的人孤獨感越來越強烈,以至於懷疑自己留下是否錯誤的選擇。

深圳人口頂峰應該是2008年,當時各出租房,各工廠宿舍都是擠滿人,一個單間就要住上3到8個人很正常。街道上總是24小時人流湧動。據我估計,深圳的當時人口總量達到2500萬。有數據顯示,單日流動人口都有150萬之多,相當於一箇中等城市,可想而知,深圳人口是多麼的密集。

從2009年開始,深圳人口開始減少,特別是今年,程直線減少的狀態。

首要原因當然是經濟降溫。來深圳的人幾乎都是衝這裡的經濟熱潮來的。而受近幾年國際國內大環境影響,深圳經濟熱潮退去,加上時代變革,傳統行業舉步維堅,人們生活,工作變得困難起來,所以被逼退了。

國內政策原因。來深圳的人中,幾乎都是勞動力人口,婚育人口。他們雙雙來深,把老人小孩留在老家。產生了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的現象。隨著時間的變化,留守兒童出事的越來越多,留守兒童變成了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地方政府部門只能出臺強硬政策,強制要求育齡人口父母必須有一方留家照顧。所以也就回去了。一方回去後,長年分居的另一方也慢慢跟著回去了。

還有很多,其實就是具體的個體原因了。比如深圳房價高了,房租漲了,物價高了,找不到工作了,離家遠了,年齡大了,工廠搬了,掙不到錢了。。。。。。等等等等。具體原因很多很多,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小理由。


深圳城事視角


都說:“來了深圳就是深圳人”,可我來了深圳二十年了,我還是成不了深圳人,非深戶口,沒房沒車,唯一有成就感的就是在深圳找了個不是深圳戶口的老公,生了個不是深圳戶口的女兒。目前最幸福和滿足的是,一家人能天天在一起,我和老公朝九晚五上班,女兒健健康康的成長。

呆在深圳這二十年,目睹了深圳的飛速發展。樓房像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房租也隨著樓層的高度增長。地鐵,高鐵的開通,遠的近的,每天接了又送,送了一接,在改善交通擁擠這塊起了極大的作用。書店,書城,遍佈社區,高交會,文博會的定期盛大舉辦,引起了世界各地的注目。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文化教育和環保綠化這些方面也沒忽略。正因為這些變化,我曾經很喜歡深圳,喜歡他的活力,喜歡他的魄力,奈何深圳發展的速度太快,慢慢的我被遠遠的甩在了後面。



現在,深圳對我而言,每年飛漲的房租,物價的澎漲,就像是一座大山,壓得我喘不過氣來。這兩年,深圳的工資沒漲,房租就漲了幾輪,說白了,我們是在給真正的深圳人打工。每月那丁點工資,交了房租,所剩就不多了,日子過得捉襟見肘,比在農村過日子的都不如。

現在對深圳,沒了喜歡,只有壓力。深圳很好,但已經不適合我了,這幾年撤出深圳的人,還有大公司也不少,從這裡可以看出,深圳的壓力已經讓很多人,很多企業承受不起了。

終結一下:來時與深圳同時發展,可深圳跑的速度太快了,我們追不上,最後只能被深圳拋棄了!這就是我在深圳這麼多年的最大感受。


縹霧季


明天要離開深圳了,正好刷到這個帖子,我來談談我的感受,我是二月份下旬來到這裡的,是出差,說是出差其實就是來幹活的,電子廠的工作模式簡直就是度日如年,同事們沒有一個說好的,整天盼著回去,沒有一點值得留念的地方,這裡上班的無數的年輕人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像機器人一樣的過活著,讓我們這些過慣了閒散生活的同事們很不適應,人們在這裡創造財富帶動經歷,財富卻從來不屬於我們,甚至這裡的空氣都不屬於我們,因為這裡的空氣都摻和著流感病毒,像瘟疫一樣肆虐,錢沒掙到,藥就買了一大堆,工廠沒有任何措施,任憑病毒蔓延,為什麼呢?因為廠裡有藥店啊,你可以買藥啊!重點還是那藥基本是水貨,買了沒有太多作用,質量口碑太差,我感覺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人們在這裡被奴役著卻又無可奈何!


龔承


2013年7月第二次來深,9月有了一個賴以餬口小店,2004年初來深圳時,驚訝於這裡的天藍地綠,滿眼的美麗風光,心內不由嘆道,能在這美美的生活該多好啊!留於腦內的畫面太美太深,所以義無反顧的再次踏上這塊心中“聖土”。

第二年,不想做留守兒童的孩子來到身邊,上了一個私立學校,日子就這麼波瀾不驚的過下去,第三年,生意不見起色,急於求成的我們,傾囊而出投資了一個更大的店,孩子跟著我們換了學校,兩年後,經營不善,店門關閉,血本無歸,輾轉到一個朋友店內合夥做宵夜,孩子自然又跳到了另一個學校。“環保”大運動,外面的攤位全部取締,波及到我們,生意一落千丈,眼看著一家三口難以餬口,房租是要付的,一日三餐是要吃的,孩子學費是要交的,算下來就捉襟見肘了。

最迫在眉梢的事終於來了,孩子馬上要小升初,但是漂泊幾年下來,讀公立學校的條件我們都沒辦到,這就意味著高考是要回原籍考的。雖然小孩強烈要求繼續讀下去,因為他已經熟悉並適應這裡的學習生活環境了。但是好的私立學校是我們經濟望塵莫及的。思來想去,只能讓孩子“忍痛割愛”回老家。

在深漂泊了六年,始終沒有一點歸屬感,搬家就搬了七次,一路跌跌撞撞,身邊縱有萬千繁華,映於眼簾的卻只是淒涼,適者生存,能力低的我自然留不下印跡,沙優拉娜,深圳!




兔子的八哥生活


15年到深圳,18年走,三年整。深圳非常好,藍天白雲,氣候宜人,交通便利。深圳是互聯網、金融、地產的天堂。我進過兩個企業。

1、金融公司(世界50強金融公司全資子公司)2、文化產業公司(做網絡劇和網絡電影,上市公司投資的創業公司)

這兩個公司都倒閉了,後來去了一家4A廣告公司。

在下才疏學淺,薪資三年從7K-15K,做不到各位年薪百萬。還交了個深圳的女朋友,膚白貌美胸大,還有一個有趣的靈魂。我選擇離開,是因為我感覺不到希望和未來,我掙的錢,基本都開銷掉了,三年了,一文不名。唯獨收穫了一些見識和成長。現在回到鄭州,薪資還是那個薪資,但是我現在不用交房租,天天中午能回家吃飯,沒事朋友小聚。因為靠北京更近,工作發展前景更好了,也不用擔心失業問題。(深圳文化沙漠不是黑深圳)我自己算了一下,三年我交了十萬房租(不說了,都是眼淚)。最主要的是家人都在這裡,我能照顧到家人。人活一輩子,最重要的其實是開心。


YLQQ1892771


來深圳十多年了,總是想著回老家,因為在深圳除了工作,其它什麼也沒有,沒車沒房沒親人,像個機器一樣運轉,壓力山大,過年回家感覺真好,真想回去了就不再來了,還是喜歡農村慢節奏的生活,我說要回家買房,同事笑我說別人都在想法留在大城市,你卻往家跑,說的也有道理呀,回家是不是就是逃避現實?沒出息沒上進心的表現?可是這樣的生活真不是我想要的,活的太糾結了,深圳的房子想都不敢想,連惠州都只能勉強付個首付,我也不想過被房子綁定30年的人生,每天都有還貸的壓力,不敢失業不能生病,生活處處要節省,等到還完貸款都六七十歲了,我始終還是想著總有一天我會回到老家的,就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能下定決心回去,人啊想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太難了


古田雨月


2002年底大學畢業分來深圳實習來到了深圳,見識了深圳的發展腳步,可惜自己沒那個眼光沒跟著城市發展而發展自己。認真算起來2003年開始算,至今2019年,在深圳呆了快17年,在深圳認識了老公,結了婚有了娃,娃都今年中考了,雖然有了房有了車,但還是沒有歸屬感,加上父母年紀大了,父母不習慣深圳的氣候和生活習慣,一過來各種呼吸道疾病和腸胃疾病就來了,回去不用看醫生自己就好了。所以身為獨身子女的我只能回去,陪伴父母萬年生活,等娃讀完三年高中考個成都的大學,就回成都去了!雖然回去了也不知道可以以什麼為生活,但還是決定回去了!!!


用戶5865951243096


來說說我的經歷吧,我從2003年就開始來深圳打工的,也正是非典那一年,到現在已經十多年了,倆孩子也都在這裡上學了,這期間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工資也比那時候漲了很多,但是依然買不起房,現在租住的房子也面臨著收購,裝修,漲房租,也是在是走是留就在一念之差,有時候想想也挺可悲的,在深圳經歷了這麼多年,現在卻早快支撐不下去了,可能跟個人的能力也有關係吧,一直是在工廠上班,現在國家的政策越來越好,不知道以後會怎麼樣~


丫丫46646


無意刷到,倍感心酸!

來了就是深圳人,這是每個深圳呆過的人最熟悉的一句話,它是影響了很多人,也同樣感動過很多的人。是不是深圳人也許只有自己心裡有數,不過真的很感謝這句話,當時給了我很多溫暖。

09年暑假第一次來深圳,當時一號線只通到世界之窗,所以對世界之窗印象深刻。

12年6月份正式來深,幾個月後又回去了。

13年初再次獨身來深,每每難受時就跑到世界之窗問問自己為什麼一定要來這裡???

一晃,六七年都過去了,人生該經歷的都經歷了。突然發現,來了就是深圳人是一句善意的謊言,我也騙了自己。所以決定要離開啦!

不問為什麼?

落葉歸根算不算是一個藉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