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再次開啟下鄉模式,三四五線城市的老百姓是時候擦亮眼了

2019年一月份車市銷量報表新鮮出爐,成績卻不像人們對新年期盼諸事順心一樣,2019年開年車市遭遇了新一輪的高寒期。根據官方數據顯示,2019年一月份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36.5萬輛和236.7萬輛,環比2018年12月份下降4.7%和11.1%,同期同比2018年1月份大幅下滑12.1%和15.8%,其中一月份乘用車銷量達202.1萬輛,但同比下降17.7%創下7年最大降幅。結合2018年中國汽車市場大幅銷量下滑的現象,這樣來看2019年的車市依然艱難。

汽車再次開啟下鄉模式,三四五線城市的老百姓是時候擦亮眼了

然而,年初國家發改委等十部門印發的《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中卻提到多項大力促進汽車消費的舉措。

汽車再次開啟下鄉模式,三四五線城市的老百姓是時候擦亮眼了

結合《方案》內容來看,我們不難發現多項內容與汽車市場息息相關如:有序推進老舊汽車報廢更新、持續優化新能源汽車補貼結構、促進農村汽車更新換代、尾部推薦方框皮卡進城限制範圍、加快繁榮二手車市場、進一步優化地方政府機動車管理措施等等,其中“促進農村汽車更新換代”,則讓人更加肯定“汽車下鄉”的政策或將實施。

而距離上一次“下鄉”政策的實施已經過去十年之久。

2009年1月,國務院公佈的《汽車行業調整振興規劃》就正式推廣了這項惠農政策:在2009年3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購買1.3升及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車,以及將三輪汽車或低速貨車報廢換購輕型載貨車的,給予一次性財政補貼。同期一系列的“家電下鄉”活動也逐漸在全國展開,2009年2月財政部聯合各部正式發文,全國家電下鄉活動全面展開(包括,空調、電腦、熱水器、微波爐、電磁爐等一系列產品)。此“下鄉”政策的推出大背景則是受美國金融危機影響,我國一系列外銷產品訂單銳減,從而通過擴大內需來替代外銷缺口,在下鄉政策開展的幾年間,我國經濟確實得到穩步發展,不過同樣也出現了一些弊端,在後面的內容中我們會有詳細的介紹。

而當下開啟“汽車”下鄉,我們同樣能想象到它帶來的好利,但同時我們也沒有辦法忽略其存在的缺陷。

2019年汽車下鄉的好利與疼痛

汽車下鄉的大方向是好利,回看2009年汽車下鄉確實為消費這帶來了很多便利,2009年國內微型車市場增長100萬輛。2010年初“汽車下鄉”政策實施延長一年,這一年車市的整體銷量增幅高達32.37%。2019年的汽車下鄉同樣會再一次刺激消費,但新一輪的下鄉未必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績:

從消費者角度看

汽車再次開啟下鄉模式,三四五線城市的老百姓是時候擦亮眼了

首先汽車在農村的第一輪普及基本完成,汽車下鄉效果想要超越2009年成績恐有難度,下鄉政策是否能一躍逆轉2018年車市頹勢現下也沒有十足的把握;另外“買得起,養不起”已經成為農村購車後的常態,農村大量年輕人進城務工,老齡化嚴重,幾個月甚至半年不會開的家庭不在少數,這導致車輛閒置汽車成了真正的擺設。

汽車再次開啟下鄉模式,三四五線城市的老百姓是時候擦亮眼了

除了以上幾點外我們根據三四五線城市實際情況來看,一二線城市限號已成常態,對於三四線城市來說,城鎮限行也在這幾年逐漸展開,就拿筆者來說,老家處於四五線小城市,卻也在幾年前開始了城鎮限行,如今老百姓也習以為常,這樣來看,下鄉於限行從某種意義上來看是非常矛盾且可笑的;其次,農村道路能否滿足大規模汽車行駛,道路壓力同樣是一大難題,相對的事故率同樣會有大規模的上升;另外,下鄉後的汽車質量是否合格,監管又如何確保這些車輛不是低端產品,如何避免再次出現2009年下鄉弊端,別再讓下鄉政策成為低端產品的生長地,最終還是要靠消費者買單。

從車企角度來看。

面對政府政策的風向標,車企大佬們就是嗅覺敏感的獵犬,在“下鄉政策”還未正式頒佈的當下,長安、一汽-大眾等汽車品牌都搶先一步自掏腰包開啟了“下鄉”活動。

汽車再次開啟下鄉模式,三四五線城市的老百姓是時候擦亮眼了

如長安歐尚率先開啟“購長安歐尚 享下鄉補貼”的主題活動:歐尚科賽、歐尚科尚、歐尚X70A、歐尚A600、歐尚CX70T、歐尚A800、歐尚EV、歐力威EV、尼歐Ⅱ等車型都可享受相應的補貼政策,

最高廠家補貼高達2.2萬元

此外,一汽-大眾推出“萬元報廢補貼 一成首付購新車”政策:消費者可購買的車型包括捷達、2018款寶來、全新一代寶來、蔚領四款車型。其中,捷達報廢享受2200元報廢補貼,購車首付3888元起;2018款寶來享受2500元報廢補貼,購車首付7888元;其餘車型根據不同優惠方案,可享受4000元至9000元不等的報廢補貼,全新一代CC的報廢補貼則高達12000元。

然而,我們結合2009年的下鄉活動來看,當年的汽車下鄉政策是與購置稅減半一起實行的,現如今已經無購置稅減半政策。另外截止到目前,線下的4S店並沒接受正式文件,這就是說,優惠政策雖然是推出了,但還未被落實。

從市場的角度來看。

汽車再次開啟下鄉模式,三四五線城市的老百姓是時候擦亮眼了

回望2009年家電下鄉是一個家電行業豬都會飛的年代,一年多的政策推薦的確是讓不少企業尤其是地方中小企業獲得了好利拉動內需政策,同時也已經透支了家電行業未來幾年的增長空間,這也導致了後來家電行業的後五年疲軟。最近幾年家電行業更是舉步維艱,政策沒了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市場也逐步趨於飽和,家電逐漸成為夕陽產品。如今仍有不少業內人員調侃:“珍愛生命,遠離家電圈”。相對的汽車下鄉活動結束後,是否會迎來下一個汽車市場疲軟的現象?到何種程度?是否會成為下一個“家電行業”?這類想象要能否避免或者是否可以採用某種手段減弱“下鄉”後遺症。

結合以上內容來看,如何避免“汽車下鄉”政策走進死衚衕還是非常重要的。當然車企也不能過度依賴政策,仍需要提高自身的產品力和品牌力才能俘獲消費者,對於消費者而言,“汽車下鄉”的好利並不能同日而語,但仍需要我們擦亮眼睛,切忌盲目追求低價。對車企而言,下鄉政策確實能帶動汽車銷量,雖然遠不能和2009年相比,不過車質仍需要有所保障,切不可丟了西瓜撿芝麻。對市場而言,政策的好利過後必然會出現市場疲軟額現象,要如何避免減軟才是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