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都為什麼被稱為文化縣

在茫茫的青藏高原東部,湟水河中游,鑲嵌著一顆閃閃發光的寶石,這就是河湟歷史名城--樂都縣。樂都是一個文化底蘊比較深厚的地方,境內的山川秀美,長期勞動、棲息、繁衍在這裡的廣大人民群眾,孕育了樂都璀璨、悠久的河湟谷地文化。故樂都素有文化名縣之美譽。

樂都為什麼被稱為文化縣

早在4600多年前,先民們就在樂都這塊富庶的土地上繁衍休息。樂都曾是南涼國的首都。那是東晉末年,鮮卑禿髮烏孤在廉川堡(今樂都縣東北連城)稱王,399年遷都於樂都,直到414年南涼滅亡,樂都基本上是南涼的都城。

樂都是青海省內文化氣息較為濃厚的地區,人文薈萃。早在公元前989年,周穆王西遊時就曾經過這裡。《穆天子傳》雲:“乙丑,天子西濟幹河,愛有溫谷樂都,河宗氏之所居遊。”西漢時在縣東境的老鴉城設破羌縣。唐朝在這裡設隴右節度使,唐代的許多名將,如哥舒翰等人曾駐守在這裡。在宋代是角廝羅政權的邈川城,宋軍攻佔河湟後先後改為湟州、樂州。明朝在這裡設碾伯守禦千戶所,清代改設碾伯縣。1928年,青海建省,恢復古地名,改為樂都縣。

樂都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先民們在改造自然,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創造了絢麗多彩的人文財富。柳灣彩陶、漢“三老趙椽之碑”、古南涼都城遺址、明瞿曇寺的古建築藝術、壁畫及附屬文物、西來寺古建築藝術及寺藏明代水陸道場畫和縣城明代建築關帝牌坊等,都是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尤其是瞿曇寺的建築藝術、館藏文物和壁畫被專家學者稱為“文化瑰寶”。還有樂都書法在全國也有一席之地,被稱為書法之鄉;瞿曇“花兒會”、七里店“九曲黃河燈會”和“南山射箭”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下面引入王克軍的花兒一首《讚樂都》

樂都是青海的文化縣,

家裡面從不唱少年;

小娃娃教育從小兒嚴,

出掉了不少的狀元!

樂都是青海的文化縣,

出掉了不少的狀元;

悠悠的湟水河繞城邊,

當地人推下的舒坦!

峰堆有名的紅皮兒蒜,

辣辣兒能打個攪團;

軟兒沙果子比蜂蜜甜,

帶動了當地的發展!

二層的洋樓四合院,

紅磚倆砌下的瓦房;

地膜的洋芋連成片,

擋羊娃成哈了廠長!

悠悠的古剎數瞿曇,

山根裡修哈的寺院;

當年的皇上題金匾,

現如今空前的發展!

瞿曇寺背靠的大南山,

尕阿哥看,

搖坡山它就在眼前;

修路指揮部斜溝裡建,

左右兒看,

綠化兒搞上了荒山!

白雲彩繞著青山轉,

犛牛犢吃草的悠閒;

山頂的積雪瀑布泉,

形成了當地的奇觀!

蓮花洞進去大雪山,

一山兒比一山好看;

冬蟲草滿山鋪銀氈,

這們的景觀們少見!

家鄉的美景誇不完,

受到了文化的限制;

點一根指煙在不喧,

希望朋友們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