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為什麼安排林黛玉住瀟湘館?

蘋果成長記


曹雪芹用手畢生精力寫就《紅樓夢》,後來刪改多次,將林黛玉安排在瀟湘館中,自然意義不同。按照《紅樓夢》草蛇灰線、伏脈千里的寫法,林黛玉住進了瀟湘館,被稱為瀟湘妃子,蕨有一個暗示,她嫁給了北靜王,成了真正的妃子,但是以淚洗面,淚灑斑竹。林黛玉為何能成為北靜王的妃子呢?有三處暗示:

1 第一處暗示,賈寶玉將北靜王的鶺鴒香念珠送給林黛玉

林如海去世以後,賈璉護送林黛玉第重回賈府。剛一見面,賈寶玉便將北靜王送給他念珠轉贈林黛玉。林黛玉並沒有領情,而是說出了這樣的話:“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他。”賈寶玉這個做法非常奇怪。因為北靜王贈送的是皇上賞賜之物,代表的是皇家尊嚴。林黛玉出生於名門,在賈家長大,又趕上過賈元春省親,對皇家禮儀和規則是應該知道的。對皇家的念珠,擲而不取扔在一邊的做法,應該是假作真時真亦假,是曹雪芹有意為之。

2 第二處暗示,北靜王的雨具

紅樓夢第53回,賈寶玉來看望林黛玉時,兩人說起了北靜王的雨具。原文如下:

寶玉道:“這三樣都是北靜王送的。他閒了下雨時在家裡也是這樣。你喜歡這個,我也弄一套來送你。別的都罷了,惟有這斗笠有趣,竟是活的。上頭的這頂兒是活的,冬天下雪,帶上帽子,就把竹信子抽了,去下頂子來,只剩了這圈子。下雪時男女都戴得,我送你一頂,冬天下雪戴。”黛玉笑道:“我不要他。戴上那個,成個畫兒上畫的和戲上扮的漁婆了。”及說了出來,方想起話未忖奪,與方才說寶玉的話相連,後悔不及,羞的臉飛紅,便伏在桌上嗽個不住。漁翁和漁婆自然是指的夫妻。

3 兩個贈物細節暗示的意義何在?

應該暗示林黛玉嫁給了北靜王。這一點從襲人嫁給蔣玉涵之事就可以推斷出來。賈寶玉和蔣玉涵私下換了汗巾後,被襲人訓斥後,偷偷的將汗巾系在襲人的腰間,暗示兩人成親。在這一章回回末,脂硯齋批語:“茜香羅、紅麝串寫於一回,蓋琪官雖系優人,後回與襲人供奉玉兄寶卿得同終始者,非泛泛之文也。通過判詞和批語可知,襲人最後嫁給了琪官,而寶玉跟寶釵成婚後,襲人有始有終地供奉寶玉。寶玉將琪官送的“茜香羅”給襲人,襲人接受了就可以認為是琪官和襲人成婚的伏筆。同樣的道理,林黛玉最終也應該嫁給了北靜王。

4 第三處暗示:林黛玉的瀟湘妃子雅號

林黛玉住進大觀園之後,因為喜歡瀟湘館門前的一片竹林,所以便住進了瀟湘館,後來大家稱他為瀟湘妃子。妃子這個稱號不是一般女子可以用的稱呼。除了嫁入宮中之外,最有可能就是嫁給王爺,在王府裡當妃子。所以,從妃子一詞判斷,林黛玉不僅出嫁,而且是嫁給了王爺。

林黛玉平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應該很少有人知道她的相關信息。但北靜王卻是個例外。秦可卿出殯的路上,賈寶玉和北靜王相遇相識之後,他不止一次去過北靜王府。紅樓夢第66回,賈寶玉在看林黛玉寫的《五美吟》時曾經說過,自己把喜歡的幾首白海棠詩寫在了扇子上。為了自己平時看著方便。薛寶釵就提醒她,這樣做容易被別人看見。賈寶玉到北靜王府期間,幾大才女的詩詞自然會被北靜王欣賞。薛寶釵是商家之女,林黛玉是書香門第,其餘的女子都是賈府裡的人。北靜王若動了娶妃的心思,自然會選擇林黛玉。

5 林黛玉出嫁的結局

但是林黛玉是為了還淚而來,並非是為了嫁人。甄家被抄家之後,其餘暗示了賈元春在宮中失寵,賈府大廈將傾,只能再借助女孩子們的力量。通過南安太妃,實現賈探春遠嫁,是一招棋。同樣,通過將林黛玉嫁給北靜王也是一招棋。賈探春是奇女子,能為賈府捨身遠嫁,林黛玉受了賈府的養育之恩,自然會犧牲自己嫁給北靜王。但是林黛玉終究不是世俗之人。她嫁給北靜王之後,仍會義無反顧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

從林黛玉的判詞“玉在林中掛”判斷,林黛玉選擇了上吊自殺而亡。百年賈府敗落,雖有自身原因,但本質上賈府所在時代已經過去。北靜王對賈府再好,也不可能阻擋這一趨勢,眼看賈府沒落,自己的犧牲也沒有任何意義。林黛玉活著也就失去了意義。所以最終選擇淚盡而死。但是她的死對於自己來說是一種解脫,對於賈府來說,卻是雪上加霜。宮中勢力此消彼長,林黛玉死後,北靜王徹底與賈府之間維繫的關係徹底喪失,而賈府失去了北靜王這棵大樹的庇護,被皇帝抄家也就再所難免了。

抄家過後,賈府沒有象秦可卿死前交辦的那樣,在祖墳邊上多買田地,也未早建讀書的書房,最終財產全部抄沒,百年賈府也落入了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小涵讀書


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妙。

竊以為作者這樣安排至少有“四重”用意。

第一:隱喻了黛玉的愛情悲劇與特色。

文本第三十七回(秋爽齋偶結海棠社,衡蕪苑夜擬菊花題)

探春興起詩社,眾人結社,未作詩詞,先起別號。探春自號“樵下客”,黛玉以“樵葉覆鹿”之典打趣她。

探春以雅趣擊之,送其雅號“瀟湘妃子”。又向眾人笑道:

當日娥皇女英灑淚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他住的是瀟湘館,他又愛哭,將來他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變成斑竹的。以後都叫他作“瀟湘妃子”就完了”
我們知道作者一貫的筆法“草蛇灰線”,此處以娥皇女英的故事預示黛玉的情感之路,註定三人同行。黛玉亦註定如同娥皇女英以淚灌溉愛之花朵。

第二:是指黛玉暗喻黛喻之人品習性。

文本第十七到十八回(大觀園識才題對額,榮國府歸省慶元宵)

賈政帶寶玉及眾人賞大觀園中景緻,見一處,文中這樣寫道:“忽抬頭看見一帶粉垣,裡面數楹修舍,又千百竿翠竹遮映”。眾人都道:“好個所在”。

胭脂齋批語:此方可為顰兒所居”。

賈政則笑道:“這一處還罷了。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讀書,不枉虛生一世”。說畢,看著寶玉。

此處雖是教訓寶玉之語,卻與胭脂齋之批語暗相呼應。阿顰居此間甚堪合,意指阿顰詩書滿腹,高雅之極。

此間寶玉亦題聯:“寶鼎茶閒煙尚綠,幽窗棋罷指猶涼”。

這是品性上的相配。

這是作者第二個用意。


第三:是顰兒在大觀園中寂寞淒涼的處境。

文本第七到十八回,

脂批:“尚綠”“猶涼”四字便如置身於森森萬竿之中”。

就是這一“涼”字,寫出顰兒處境之悽苦。

後來顰兒葬花詩言:“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群芳競豔,溫暖如春的大觀園,我們的顰卿過的是讓人無限憐憫的寂寞清寒之境,顰卿真實的處境,與竹之微涼暗相契合。

文本里詩言:“雖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瀟湘妃子是神話了的傳說,世外仙姝與之吻合。

這是作者第三個用意。


第四:此處伏筆黛玉之婚姻以及悲慘結局。

瀟湘館最初的名字是什麼?

“有鳳來儀”。

文本中兩次提及北靜王與黛玉千絲萬縷的關係。

第一次,寶玉欲轉贈鶺鴒香串珠。黛玉擲而不取,並言:什麼臭男人帶過的,我不稀罕。

第二次,是北靜王贈予寶玉的蓑衣,寶玉說也給她弄一套,黛玉亦說不要。

首先我們研究一下鶺鴒是一種什麼鳥。

《詩·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後以“鶺鴒”比喻兄弟。

詩經小雅裡這樣解說鶺鴒鳥。此處應埋伏了寶玉後來遭難,北靜王一定出了大力營救寶玉。

甚至被捲入賈府後來的漩渦之中,而鶺鴒香珠本是皇家之物,黛玉拒收此珠,或許喻示後來必有皇家逼親之事。具體對象是不是北靜王,不敢妄測,但必定後來八十回之後的故事裡面,與北靜王一定有大關係的。

但有一個結果可以肯定,就是黛玉必定未屈服而夭亡。

因為竹,是氣節忠貞之物,絕不會因為任何原因而改變這一特質。

這也是顰兒為什麼住瀟湘館的第四個原因。

曾情住紅樓十六載。深愛其間幾位女子。願以輕淺的筆力,聊一聊她們的故事,讓更多世人知道她們的美好。

歡迎大家留言指教和交流。


燈見居士


《紅樓夢》中的文學意象與人物性格一致,就居所來說,寶釵在蘅蕪宛,李紈居稻香村,寶玉住怡紅院等,莫不一一對應其人特點,黛玉的瀟湘館更是如此。


瀟湘館原名叫"有鳳來儀”,為寶玉題名,後元春貴妃賜名而更名。大觀圓完工後,賈政父子一行人去參觀,一邊題匾對聯。

因園中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又有梨花兼著芭蕉,賈政嘆其不俗道:若能月夜坐此讀書,不枉虛生一世。寶玉題聯曰:寶鼎茶閒煙尚綠,幽窗棋罷指尤涼。可見最合才情第一的林妹妹居住。

而元妃省親後,令寶玉和眾姐妹入園居住,而瀟湘館是黛玉自己選的,她對寶玉說:

我心裡想著瀟湘館好,我愛那幾竿竹子隱著一道曲欄,比別處更覺幽靜些。

寶玉拍手稱好,正合其意,又道己往怡紅院,兩個又近又清幽。可見曹公認為瀟湘館,確為黛玉的詩書氣質定製。竹的神韻外形與她弱柳扶風,清高孤傲相合。一片翠竹環繞的瀟湘館,只有林妹妹配住的。

不僅如此,黛玉因居瀟湘館,起詩社時,用了極當的別號瀟湘妃子。湘雲言道:當日娥皇女英淚灑斑竹上,斑竹有淚斑又名湘妃竹,黛玉住瀟湘館又愛哭,將來那些竹子想來也是要變成斑竹的。

湘妃竹的傳說暗含黛玉的命運,瀟湘意"消香",起因斑竹一支千行淚,而黛玉為情所傷,還淚而生。

眼空蓄淚淚空垂,暗灑閒拋更向誰?窗外亦有千杆竹,任它點點與斑斑,"寒煙小院轉蕭條,疏竹虛窗時滴瀝",更情景相融,無限哀婉動人。

在瀟湘館黛玉住到死,終落得淚盡而亡,紅消香殞,所有的愛與哀愁,盡化作森森鳳尾上斑斑點點了。


而寶哥哥知後心痛難忍,唯有偷偷來瀟湘館走走,睹竹思人盡在不言中……

一花🌸一世界,金沙江的小閒魚🐠元元,期待你的關注點評。

元元的天下


十二釵中,也只有黛玉配住瀟湘館。為什麼呢?我的理由如下:

一是典喻,瀟湘喻“斑竹一支千滴淚”,舜帝妃子淚灑斑竹,黛玉還淚說,與此典故有異曲同工之妙,瀟湘館也有許多竹子,喻黛玉與寶玉的千古愛情。

二是昭喻,喻黛玉有多層身份,作者寫《紅樓夢》有昭傳幾個女子之旨。以前沒注意這個“昭”字,有光明彰顯之意,一般人是用不得這個字的,只有在歷史有大作為或大氣節的人才可用。從這個“昭”字可以認定,黛玉有前朝皇后的氣節,作者有紀念之意。

三是詩喻,瀟湘館有詩意。鄭板橋專門畫竹,黛玉是詩人,以竹明志。竹有氣節,喻黛玉有氣節。有人硬要把黛玉嫁給北靜王作妾,太俗,沾汙了黛玉的聖潔。寶玉寫《芙蓉誄》實贊黛玉,出汙泥而不染。


朵朵佬爺


作者安排黛玉住在瀟湘館,符合黛玉的心願,也合了寶玉的心願。寶玉的心願,也是將黛玉安排在瀟湘館,寶黛兩人在大觀園選擇住處時的想法不謀而合。黛玉入住瀟湘館前,對寶玉說:“我心裡想著住瀟湘館好,愛那幾杆竹子隱著一道曲欄,比別處更覺幽靜。”

黛玉被作者安排住瀟湘館,當然不只是他對寶玉說的那麼簡單。第十六回,賈政帶著清客相公、寶玉等眾到大觀園題對額,大家參觀第一處就是瀟湘館,賈妃省親時。第一處遊幸的也是瀟湘館。

瀟湘館確實很不錯,賈政等眾人進去之後,無不稱讚。

眾人道:“好個所才!”

賈政笑道:“這一處還罷了,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讀書,不枉虛生一世。”

瀟湘館所處的位置以及周邊的環境、房舍佈局、建築格調、房舍裝飾、曲折遊廊、床几案椅、石子甬路、梨花、芭蕉、翠竹、等,一花一木、一石一山、一竹一水、鸚鵡大雁、等等,都暗合了林黛玉原型人物的身份、個性、才情、命運等。

黛玉的原型是順帝的妃子董鄂妃,董鄂妃還好一個族妹叫貞妃,也是順帝的妃子。因此,探春組建詩社時,借舜帝的娥皇女英的傳說,特給林妹妹取名為瀟湘妃子。寶玉在題對額時,曾給瀟湘館提匾“有鳳來儀”。

寶玉道:“這太板腐了。莫若‘有鳳來儀’四字。”〔庚辰雙行夾批:果然,妙在雙關暗合。〕批語提示:黛玉的原型人物與元妃的身份暗合。


夜舞風花雪夜


這種安排實在是匠心獨運、巧奪天工。瀟湘,有幾層意思和黛玉暗合,一是黛玉來自南方,瀟湘亦指南方;二是黛玉有還前世滴水之恩的緣由,湘妃流淚也是暗合;三是瀟湘有文雅之意,黛玉靈動好詩文,也是暗合;四是湘女多情,暗和黛玉少女之純淨之愛情,了無絲毫暇眥;五是湘竹見氣節,湘妃之悲哀,暗合黛玉之情不能得願,最後清白清淨而逝。寫至此處,想黛玉之無助可憐,之悲慘命運,之青春美好,之情傷而死,再想起陳曉旭之芳華不存,一時悲傷鬱積,幾欲淚流!想人生之同學少年,風華正茂,今日都在校園讀書,而那時黛玉她們卻已步入人生如朝露的歲月,見醜陋醜惡,見大廈將傾,悲哉,或許這就是紅樓夢的經典純淨之美,仿如春天之意境!


仁義


林黛玉在虛幻裡本來就是瀟湘妃子的身份(記得不太真切了,如果不是,請勿噴)。瀟湘館因瀟湘竹而得名,瀟湘竹是因為瀟湘妃子的淚灑在竹子上,被灑過淚的竹子就留下了斑斑點點的淚痕,從此這些代淚痕的竹子,就被人們稱作瀟湘竹,林黛玉和瀟湘妃子,都是被情所累所困所傷的女子。

曹公為什麼要安排林黛玉住在瀟湘館?恰是應人,應情,應景了。





淡然686868


原來是取名為鳳來儀,後來改名瀟湘館,黛玉又稱“瀟湘妃子”,曹先生把黛玉安排到這裡住,有點預示她的命運。瀟湘妃子,最後沒有愛情,也沒了性命。再說, 瀟湘館的環境周圍種的是竹子,竹不與群芳為伍,清秀質樸,與黛玉清高孤傲的性格契合,可見曹雪芹的獨具匠心。


谷水堂


夢裡紅樓,瀟湘綠館,秀竹長為誰青?

孤鴻照影感飄零。

牽惹起、新愁舊恨,終負了、公子深情。

百般緒,萬千清理、爭奈難平?

玉籠鸚鵡,窺燈梁鼠,忍淚堪聽!

月落星棲後,花碎銀瓶。

香玉殞,樓空人去,雙燕歸來淚巢傾。

明花落,誰人有意,重續葬花情?😭😭😭



國產姑娘萌萌噠


斑竹一枝千滴淚。瀟湘館斑竹森森,幽暗沉靜,正符合林黛玉多愁善感,內向多思的性格,環境和人物都很匹配。正如李紈入稻香村,寶玉入怡紅院,寶釵入蘅蕪院都是和人物相匹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