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原之戰惠公兵敗被俘,陷君於敗慶鄭甘願伏法

上回說到,晉惠公繼位之後,背棄諾言,對外拒絕割讓河西五城給秦國,對內一舉清除了迎立他有功但驕橫的裡克一黨。

雖然晉惠公依靠權術,不守信義,但還是逐步鞏固了自己的君位。晉國大臣和百姓,雖然大有人不齒晉惠公的背信棄義,但還是逐步開始承認了惠公的統治地位。從驪姬構陷太子申生開始,越來越亂的晉國朝政開始有了穩定的跡象。

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當時正是春秋爭霸的時期,就註定不會有長久的太平!何況,天有不測風雨。

韓原之戰惠公兵敗被俘,陷君於敗慶鄭甘願伏法

韓原之戰

今天要講的是韓原之戰,源於晉國和秦國相繼發生災荒,秦穆公不計前嫌借糧給晉國度過危機。晉國惠公一黨卻像個無賴,既然當初背棄諾言已然是無賴,那麼也不怕壞事再多一樁,於是便再次恩將仇報,在秦國災荒之時趁火打劫。

沒有永遠的夥伴,只有永恆的利益。施恩不圖報,明顯不是一個成熟政治家的所為,秦穆公一心想想向東發展,克成霸業,一而再顯示自己的仁義,但一次次遭到背叛。而晉惠公目光短淺,貪婪無量。終於在兩國之間爆發了戰爭,這就是韓原之戰。

公元前647年,晉國發生嚴重饑荒,倉庫空虛,晉惠公沒辦法只好向秦國請求購買糧食。而此時逃亡在秦的邳鄭父的兒子邳豹建議秦穆公趁機攻伐晉國,以懲罰晉惠公背棄諾言。但是秦國大夫百里奚卻說出了不同意見。

《孟子》“百里奚舉於市”這句話

說的就是百里奚這個人。百里奚本是虞國人,晉獻公借道伐虢滅了虞國,俘獲百里奚之後,用他做秦穆公夫人出嫁時陪嫁的奴隸送到秦國。後來百里奚逃離秦國,跑到楚國宛邑。再後來被秦穆公發現,用五塊羊皮交換並帶到秦國擔任大夫。百里奚是秦穆公時賢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又稱"五羖大夫",是春秋時期一代名相。

韓原之戰惠公兵敗被俘,陷君於敗慶鄭甘願伏法

百里奚

由於百里奚曲折窮苦的經歷,使他深刻認識到百姓生活的艱難,知道天災之年要是沒有糧食,餓死的只會是更多的百姓。並且天有不測風雲,災禍每個國家都會遇到,鄰國之間,互相幫助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所以,面對秦穆公因為晉惠公的食言而肥產生的疑慮,百里奚向秦穆公建議道:“天災隨時都會發生,每個國家狗可能遇到,互相救濟是應該的,何況作為鄰國,和睦相處,也是一個國家應該盡到的道義。所以,我們秦國現在應該賣糧食給晉國,以幫助他們的百姓度過災年!”

秦穆公聽了百里奚的建議,感嘆道:“晉國國君夷吾背信棄義非常可惡,但是晉國的百姓有什麼罪過呢?”於是,秦穆公答應了晉國購買糧食的請求,並派了大量船隻運送糧食,從秦國都城雍城一直至晉國都城絳城,史稱"泛舟之役"

無獨有偶,第二年,秦國便發生了災荒,秦穆公派人向晉國請求賣糧食給他們。晉惠公猶豫不決,召集群臣商議。郤芮等人認為既然當初背棄諾言,沒有按照約定割讓城池給秦國,已經招致秦國的怨恨,現在即使賣糧食給秦國,秦國也不會因此而忘記以前的仇怨,那麼,既然都不討好,何必要買糧食給秦國?

真可謂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是無賴我怕誰的嘴臉!

韓原之戰惠公兵敗被俘,陷君於敗慶鄭甘願伏法

韓原之戰

這個時候,新提拔起來的大夫慶鄭卻不同意這個說法。慶鄭這個人,我覺得是一個可愛的人,在晉惠公君臣之中,也是一個真的明辨是非的人,堅持原則的人。

慶鄭說:“國君您依靠秦國的力量才登上君位,過後便背棄割地的諾言。去年晉國饑荒時秦國還賣糧食給我們,現在秦國饑荒請求買晉國的糧食,給他們就是,有什麼可顧慮的?還在這裡商議個啥呢?"但

韓原之戰惠公兵敗被俘,陷君於敗慶鄭甘願伏法

惠公被擒

是晉惠公的舅舅虢射卻說:"往年上天把晉國賜給秦國,秦國不知道奪取還賣糧食給我們。今天上天把秦國賜給晉國,晉國豈能違逆天意?趁機攻打他們吧。"貪婪的晉惠公聽取虢射的計謀,不給秦國糧食,反而發兵去攻打秦國。秦穆公大怒,也發兵討伐晉國。

公元前645年春天,秦國度過了災荒,為了懲罰晉國一而再的忘恩負義,秦穆公率軍大舉進攻晉國。

晉惠公對慶鄭說:"秦軍已經深入我國境內,該怎麼辦呢?"慶鄭說:"秦國曾護送君王回國即位,君王卻違背割地的諾言:晉國饑荒時秦國援助糧食,秦國饑荒時晉國卻背棄恩義,反而想趁它饑荒進攻它,秦軍攻入國境不也應該嗎?"但晉國實力強大,所以晉惠公也帥軍前往迎戰。

出戰之前,晉惠公舉行占卜,說是應該讓慶鄭給自己駕車和護衛,但他討厭慶鄭的耿直和出言不遜,改由步陽駕御戰車,讓一個名叫徒的家僕擔任車右護衛。晉惠公使用的是一種鄭國送來的小馬,出戰之前慶鄭勸諫惠公,征戰應該使用本國的戰馬,如果使用別國的戰馬,由於不熟悉環境,在戰爭中一旦發生緊急情況,恐怕會發生意外導致災禍。但惠公不聽!

九月十三日,晉惠公與秦穆公在韓原交戰。由於晉惠公所乘坐戰車使用的小馬受到驚嚇,又不熟悉路途,四處亂串,將惠公逮到了泥沼之中,無法行走。

這時,慶鄭剛好駕著馬車經過,惠公趕忙大聲向他呼救,慶鄭不但不救惠公,反而挖苦道:“算卦的話你不聽,現在打敗仗也是活該!”說完便走了。

韓原之戰惠公兵敗被俘,陷君於敗慶鄭甘願伏法

秦穆公

晉惠公又命梁由靡駕車,虢射擔任車右護衛,迎擊秦穆公。秦穆公手下勇士奮力衝擊打敗晉軍,晉軍敗逃,晉軍沒抓住秦穆公,而秦軍卻抓獲了晉惠公帶回秦國。

秦穆公本來準備殺了晉惠公來祭祀,但是晉惠公的姐姐穆姬夫人,穿著喪服傷心地哭泣著向秦穆公求情。秦穆公想到晉國實力尚在,現在還不能攻滅晉國,如果殺了晉惠公,秦晉之間必定爆發大規模戰役,結果只會是兩敗俱傷,漁翁得利。到時候秦國不僅無力繼續向東擴張,反而會被削弱。而留下晉惠公,還可以通過談判獲得一些實際的好處,逐步發展秦國的實力。

於是,秦穆公借水推舟,答應了夫人的請求。於公元前645年十一月,秦穆公放晉惠公回國,晉惠公回國後將晉國黃河以西的土地獻給秦國,使秦國的地盤向東已經擴展到黃河。

韓原之戰惠公兵敗被俘,陷君於敗慶鄭甘願伏法

晉惠公回國之後,商議如何處置慶鄭,部分大臣本來建議寬恕慶鄭,但是大夫梁由靡以"失刑亂政,不威",堅持要殺慶鄭,終於說服惠公殺了慶鄭。晉惠公回國之後,有人勸慶鄭趕快逃亡,慶鄭說:“陷君於敗,敗而不死,又使失刑,非人臣也",故未逃走。

慶鄭在朝堂之上,敢於直接指出晉惠公的不是,在晉惠公遇難之時,放任不管並出言嘲諷,晉惠公回來之後,又因為自知陷君於敗有罪,而選擇甘願赴死!所以我覺得慶鄭是一個可愛的人,但可惜沒有遇到一個有度量的君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