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坐在1.5T奔馳E級裡哭嗎?

隨著排放法規的越來越嚴苛,全球各廠商在中國都紛紛開始使用小排量渦輪三缸發動機或者小排量渦輪+48V輕混方案來應對。面對愈發嚴苛的排放法規,各個車企可以說使出了渾身解數。使用小排量渦輪發動機不僅僅能滿足嚴苛的排放法規,還能進一步拉低豪華車型的最低起售價,例如2.0T的奧迪Q7、2.0T的寶馬7系等等的小排量渦輪,他們雖然排量小,但是身小力氣大,在使用感受層面開起來實際也是不錯的。


你想坐在1.5T奔馳E級裡哭嗎?


百年大廠的奔馳也不例外,不久前奔馳就在E級轎車上推出了1.5T+48V的輕混動力系統方案。改款之前,E級分為搭載2.0T四缸渦輪增壓低/高功率發動機的E200/E300,以及採用3.0T V6渦輪增壓發動機的E320。改款之後,變為搭載1.5T+48V的E260,還有2.0T的E300,另外還有一款2.0T高功率+48V的E350,並全部滿足國六標準。

改款前E200尾標版本,發動機參數為184馬力、300牛米,改款後與之對應的E260尾標版本,發動機參數為184馬力、280牛米;改款前E300尾標版本,發動機參數為245馬力、370牛米,改款後與之對應的E300尾標版本,發動機參數為258馬力、370牛米;改款前E320尾標版本,發動機參數為272馬力、400牛米,改款後與之對應的E350尾標版本,發動機參數為299馬力、400牛米。今天車叔就來幫大家解析一下這套1.5T+48V輕混動力系統的工作邏輯和搭載在C級車上到底夠不夠用!


你想坐在1.5T奔馳E級裡哭嗎?


在E級上的這套1.5T+48V的輕混動力系統其實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因為他同樣的搭載在自家的C級轎車上。動力系統內採用了代號為M264的1.5T渦輪進氣的內燃機+48V電動機匹配一臺9AT變速箱。這套動力系統與傳統的混動系統有著很大的差異,他在車輛行駛時的參與度沒有傳統日系混動那麼高。僅僅會在按下汽車啟動按鈕式,你會發現他是悄無聲息的,這時候你才會知道他是一輛混合動力車型。

這臺電機輸出10Kw 160Nm,它更多的是輔助內燃機,彌補內燃機的低扭輸出。雖然它的發動機排量減小了,但是他增加了48V的電動機作為動力輸出的彌補。與之前的低功率2.0T相比,它的最大功率和扭矩都是有所提升的。因為48V輕混系統並不具備傳統混動系統可維持一段時間純電行駛的能力,電池容量也相對很小,說白了也就是對動力輸出幫助不大。可在特定條件下在車輛低速時關閉發動機,從而降低5%-10%的油耗,帶來更好的燃油經濟性。不過若是你用傳統混動車型的眼光去看待這套48V輕混系統,從行駛方面來說它確實沒什麼能感受到的功勞,這裡也包括平順性。

如上述所說,這套動力系統對動力和能耗方面一定是有提升的,但是我們並不能很明顯的發現它的存在。


你想坐在1.5T奔馳E級裡哭嗎?


這樣的動力系統裝備其實無可厚非,因為廠家要面對嚴格的排放法規。在動力參數上,比以前提升了,而且由於電動機的加入,使得他有了更豐富的扭力輸出。在日常駕駛的時候並不能很明顯的感覺到電動機的存在,因為電動機不能單獨驅動車輛。但是48V電器系統帶了的不僅僅是這一點好處,全車所有的電器都換為48V後,可以在不啟動發動機的情況下讓車輛的所有電器系統都正常的工作,比如空調系統、剎車、轉向系統等等,也就可以實現在滑行狀態下實現發動機熄火關閉。

目前來看這一套1.5T+48V的輕混動力系統在日常駕駛情況下會比以前的2.0T低功率發動機更流暢,同時也更節能環保。可以很明顯的看出,技術一直在不斷地更新迭代,混合動力最終的發展方向一定是純電動,各個廠家也在用混動技術為將來的純電動做技術積累。好了,車叔今天的解析到這裡就結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