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讀書了嗎? 讀《好好賺錢》有感

曾經看到過洛克菲勒的一段感言:如果把我剝的一文不名丟在沙漠中,只要有一行駝隊經過,我就可以重建我的整個王朝。這是一種對自己財商的絕對自信,而洛克菲勒也的確有底氣怎麼說。同樣的問題擺到我們面前,我們能有這麼自信嗎?不盡然,不可否認,有部分人可以做到,但大部分人無法做到。

財商,不僅僅是一種天賦,還有很多需要後天培養和習得。而中國人的傳統,從骨子裡鄙視商人,對經濟並不看重,因而大多數人都缺乏財商的後天訓練。好在,不管東西方,財商的後天訓練其實都是稀缺訓練,而只要端正態度,全球人都是在同樣的起跑線上。所以,擺正態度,主動學習,還是能在有生之年提高財商,和財富和平共處。

前面這麼一大堆,並非要首推這本書是財商建立的紅寶書,並非如此。看書真的是很私人的事情,每本書都有適合的人,而非適合所有人。只是簡七的這本《好好賺錢》,因為語言風格簡單通俗,而且廢話不多幹貨多,所以挺適合當今社會時間和耐性缺乏的年輕人,畢竟文字不長,實操性也有,看完還是可行的。

說賺錢,首先必須是打通觀念,如何看待金錢,如何正確的和金錢相處,這是很多人需要跨越的第一道門。畢竟金錢是萬惡之源、拜金不可取等很多觀點,將金錢打造成洪水猛獸一般,貌似只有不談錢才能有感情,才能是純粹的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但金錢真的是個貶義詞嗎?不要因為自己賺錢的能力趕不上自己慾望增加的速度,而直接將金錢這個中性詞歸入貶義詞的行列。筆者最喜歡關於金錢的一個看法就是,金錢不是萬能的,金錢只是給了擁有著更多選擇性而已。這觀點裡面,金錢便是中性詞。

同時,簡七還列出了關於金錢中性的其他觀點。比如富人將金錢看成一種工具,當購買一個物品時,富人的思維是花錢買這個東西可以節約更多其他資源,從而從其他方面找補回來此筆購買資金。而同樣一件事在窮人眼裡,就成了花巨資買一個不知道有什麼用的物品,畢竟從物品轉化到其他方面找補回來,鏈條太長腦回路不夠想不到。比如富人思維,從來不講金錢看成金錢,而是將之堪稱一種資源,想辦法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和互換,而窮人,錢啊,活生生的數字,真的就成為了數字。

講完觀念,無法迴避的是第一桶金。除了天生會投胎且有錢父母又願意給的那幫人,大部分普通人第一桶金都是省出來的。敲黑板劃重點,省出來的,節約出來的。所以超前消費、慾望性消費、購買奢侈品等等,這些行為帶來的情感加分是否與付出的金錢價值相當,值得好好考慮。並不是不要進行大額消費,將日子過得緊巴巴,而是要合理高效的消費,既保證小日子滋潤舒適,也保證有積累能細水長流。具體如何做,書中並沒有展開,但很多類似的書都講過相關的操作,隨便找找就能找到,有興趣的小夥伴趕緊去專題學習下。

有了第一桶金,就可以開始考慮保護自己的財產安全和對財產進行保值增值了。於是接下來的章節,簡七從社會保險、商業保險、銀行儲蓄、國債、基金、證券、黃金類等多種方面普及了投資理財的相關概念,真的是良心簡單通俗的文字,讓讀者能對此建立基本的概念和印象。同時也給關於各種投資渠道的合理化建議,但這個建議讀者信或者不信都可以,簡七隻是詳細的說明了建議的由來,讓讀者自己去思考建議的合理性。

既然投資的方式這麼多,自然會涉及投資前究竟要做何準備,從個人心態、資產自我評估、風險承受登記預估等多種方面進行梳理。投資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這是一句爛大街的投資名言,現在還要加上投資無捷徑,投資需時間精力等多種後綴,當然這些後綴是筆者看完後的感想。只是圖簡單,將金錢放在貨幣基金中並不可取:這種行為一方面恭喜,至少沒有丟在活期存款中完全被cpi碾壓,另一方面抱歉,你不理財真的會造成財不理你的局面。

文章的最後,簡七提出五份說明書,讓讀者進行實際操作和自我檢測,挺認可的。通過一本書,絕對不會是慫恿讀者去炒股買券,但如果能讓讀者自我檢查下個人資產,轉變對金錢的看法,養成良好的金錢觀,也是功德大大的。

今天你讀書了嗎? 讀《好好賺錢》有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