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青龙背 看长城花海 蓟州古长城化身胜境天路


这个周末闲不住,周五去了梨园,周六我们计划徒步蓟州古长城。 长城属于我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建筑奇迹,早在春秋诸侯争霸时,一些侯国便修筑了长城,用来防御敌军。但那时的长城距离都比较短,并且不完全包括在现在的万里长城之内,比如山东、河南、辽宁境内均有长城遗迹。 而现在看到的万里长城,是以秦长城和北齐长城为基础,后世又根据实际控制疆域,进行了增减的结果。

明朝是我国最后一个修筑长城的朝代,所以现在保存比较完整的长城多为明长城,而明长城的走向和位置,则大体划分出了当时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实际控制区域。它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超过6000公里,“蓟州古长城”便是其中一段。

如此庞大繁复的军事防御设施,自清代开始就没有修缮过,几百年来历经风雨,大多已成残垣断壁,有些城墙只有夯土没有城砖,有些已经和山脊融为了一体。 但“蓟州古长城”因为使用了石砖垒砌而变得坚固无比,虽饱经岁月剥蚀,却相对完整的保留下了原始风貌。


这段位于天津市蓟州区境内的古长城,东起赤霞峪、西到黄土梁,如巨龙般蜿蜒盘旋在燕山南麓。尽管残破的外观让它尽显苍凉,但磅礴的气势却令它雄浑依旧。 这样的外观、这样的气韵,在国内并不多见,因此很多游客都慕名前来,只为一睹蓟州古长城的独特风采。我也是其中一员。

去年10月末,我们曾经从黄土梁上到三界碑,再从三界碑走到青龙背。这次准备接续上次的行程,从青龙背上山,走到小口子下山。 与三界碑入口不同,位于青龙背的入口很明显,从津围公路转到津前路之后,再走六公里便可到达。入口处有座山间树下庄园,沿着庄园旁边的路一直走就能登上长城。

这段上山的路没有石阶,但也不难走,而且距离长城非常近,约10分钟便能登顶。尤其路上的风景很美,桃花杏花不凋谢,梨花也含苞待放,嫣红与青白交织在一起,使得暮春山色更加多彩。


越到高处景色越好,各种花树汇集在一起纷纷展露姿容,将山坡妆成了花的海洋。这片花海秀美艳丽却毫无造作,处处都透着原始自然,尽显浪漫与醉人风采,一路走着看着,不知不觉便会沉浸其中。

待登上长城,眼前忽地一亮。远处群山起伏,山坡上铺满花毯,春天的气息化作一片粉红,将绚丽活泼的色彩遍洒人间。 此刻,纵横山脊上的长城不再是防御设施,而像一条通往胜境的天路,分开锦簇繁花,缓缓伸向远方。那边,曾是去年来时路。

不过今天的计划不是重走来路,而是要完成一段陌生旅程,我们沿着长城一侧的羊肠小道慢慢向前行进。 相对去年走过的三界碑那一段,青龙背这一段走起来比较困难,坡陡路滑,间或有坍塌下来的石块堆积,让人不得不小心翼翼。幸好左近风景秀丽、绚烂缤纷,无边春色缓解了紧张的情绪。


听附近村民说过,这条“小路”是当时修筑长城时,民夫们经常走的路。那番场景可以想象:他们肩扛担挑,将打磨好的石块运送到指定位置,来往反复忙忙碌碌,一天又一天。 长期繁重的体力劳动让他们心神俱疲,希望渺茫的日子更令人心生绝望,假如我是当时的民夫,即使面对这无限风光也定会视若无睹。所以,今天的太平生活来之不易,且行且珍惜吧。

向前走了一段,远处峰巅上传来阵阵人声,用镜头将他们拉近,原来是一队户外旅行者。不同于我们,他们走得很快,行走在山脊上如履平地。 看来我们也应该置办一套装备用来应对复杂路况,尤其是登山鞋和登山杖会起到很大作用,平时穿的徒步鞋走这种山路实在是太困难了。

又向前走一段,慢慢接近了刚才看到的峰巅。走到近处才发现,顶端其实是座烽火台,不过早已经坍塌了,与它相连的城墙也是废墟一片,大大小小的石块散落一地,看上去无比苍凉。闻名天下的建筑奇迹竟沦落至斯,确是令人悲叹。


这座烽火台只剩下了方形基座,表面露出的长方形城砖不同于之前见到的城墙石砖,打磨得相对平整,大小基本一致。看得出来,烽火台与城墙不是同一时期的产物,那它是什么时候修建的呢?

《明史•戚继光传》记载:隆庆初,给事中吴时来以蓟门多警,请召大猷、继光专训边卒。部议独用继光,乃召为神机营副将。。。二年五月命以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总兵官以下悉受节制。 意思是:蓟镇一带有边患,有人就建议召俞大猷和戚继光来此练兵。朝廷经过研究决定只用戚继光就行了,转过年来便让他以都督同知的职官身份,总理三镇练兵。给的权力很大,除总兵之外,他都能管理。

戚继光上任之后成绩斐然,随即趁热打铁向朝廷提了几条建设性意见,并获得了当权者的支持,随后朝廷便以“权分多处不如事总一人”的理由,将他推上总兵之位。 当上总兵后戚继光巡视边关,发现长城上只有小台,没有大型墩台。这种小台连传递烽火都嫌差劲,又怎能储存兵器呢?因此他向朝廷请旨,在长城上遍修大型墩台,并严令重要设施必须包砖,否则军法从事。所以蓟州古长城上的包砖烽火台,都是明朝时戚继光主持修建的。


登上烽火台基座,眼前又是一方崭新天地,这里是附近至高点,周围没有任何障碍物,可以360度观景且无死角。 脚下的长城似一条巨龙,飞旋起伏在峰岭之巅;两侧花开遍野,时不时漫过城墙,显得旖旎妖娆。刚与柔的结合使眼前景物别有一番味道,没想到长城还可以这般柔美。

烽火台北边峰峦叠嶂,片片花毯铺满山坡,平淡无奇的小山包,此刻却变成了一座座风景秀丽的彩墨花山。

烽火台南面便是通往黄土梁的公路,公路两侧群山环抱,周围点点繁花中,又有山村人家。春看桃花、秋赏红叶、夏季避暑,这里确是个度假的好地方。

沿着长城继续向前走,一路美景不断,但这羊肠小道却是越来越难行了。我们相互搀扶着行进,真是步履维艰啊。

当看到第二座烽火台时,计划的行程已经走完三分之二,这座烽火台与之前那座一样,外层包着长方形城砖,都是明代修筑。但要就此认为蓟州古长城是明长城,却也不完全对,这就得说说蓟州古长城的始建时间了。 关于这段长城的始建时间,一直没有明确说法。有人说是隋朝,有人说是北齐,我倒认为始建于北齐是正确的。

历史上北齐为了抵御突厥,修筑了一条从大同到山海关的长城防线,而这条防线所经过的区域就包括蓟州。 《北史•齐本记》记载:天保六年,诏发夫役一百八十万人筑长城,自幽州北夏口,西至恒州,九百余里。天保七年,自西河总秦戍筑长城,东至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余里。 意思是:天保六年修筑了从居庸关到大同的长城,天保七年修筑了居庸关到海边的长城,大约三千里。显而易见,蓟州古长城是北齐天保七年修筑的。

虽然隋朝也修过这段长城,但是修而不是筑。《资治通鉴》记载:开皇元年十二月,突厥与故齐营州刺史高宝宁合兵为寇。隋主患之,敕缘边修保障,峻长城。 意思是:突厥与前朝贵族高宝宁勾结在一起,意图侵犯大隋,隋帝下令修好长城。 这里边用的文字是“修”,主要内容是防患,长城相关信息非常少。很明显,当时已经有长城了,修修就能用。所以,隋朝修的长城是北齐筑造的那条燕山防线,其中包括蓟州段。


下来烽火台继续前行,最后的三分之一段也是最难走的一段,基本看不到路,山坡非常陡,有些地方的坡度目测已经超过60度。没办法,我们只能扶着城墙慢慢向前挪动,此刻唯一的想法是尽快置办装备,否则以后就别想爬小口子到黄崖关那段了,据说那段更难走~

最后终于有惊无险地下了山,出口实在太特别了,不仔细看根本找不到,图片上绿色光斑的位置就是下山的“路”。 从青龙背上山,从小口子下山,再走公路回到青龙背,这一圈才2.55公里,却用了3小时10分钟。其中公路就占了850米,可见这段长城有多难走,所以想来玩的朋友一定要带好装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