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扇子的真正用途可不是纳凉,面子、身份、地位都与扇子有关

酷热难耐,怎能坐等清风?还好,还好,我们有扇子,蒲扇、从村头小河里,收割起当季新鲜的野生蒲苇,经晾晒、蒸煮、浸泡再次出现时,已经变了颜色。女人坐在小板凳上,手指在蒲苇之间灵活地穿梭,草叶子干了,随手在脚边放着的大盆里蘸蘸水。打扇心、镶边、收边、缠房子把,约摸大半天的功夫,一把蒲扇就诞生了。它成本低廉,环保耐用,弧形扇面疏而不漏,扇动时更利于兜风,显示了中国百姓生活的智慧。

古代扇子的真正用途可不是纳凉,面子、身份、地位都与扇子有关

炎炎夏日,何以消暑? (春秋繁露)说,当“以扇逐暑”。此书乃汉人辑录大儒董仲舒的遗作而成,如此看来,扇子在中国的历史起码已有两千多年。而在另一部专门解释古代各类名物的书籍《古今注》里,作者西晋人崔豹,则在舆服”一篇,不经意地记下了可能是中国最早的一把扇子的由来:” 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尧禅,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焉。”想不到吧,最早的扇子居然不是用来搧风的。 相传舜帝有“四明”、四只眼,接受尧的禅让后,特制“五明扇”,好显示自己有广纳贤能的气魄,如同再得“一明”。扇为何与广开视听相连?我们看看东汉许慎《说文》的解释:“扇,扉也,门两旁如羽翼也。”“扇”字本义为“门扇”,像鸟的翅膀可以开合。想来这五明扇大抵状如门扉,由他人手持,意喻广开求贤之门。这种功能的扇子,发展到商周,有了专门的名称“ 翣”箧或“箑”,用羽毛或植物的茎叶做成,是一种仪仗用具。

古代扇子的真正用途可不是纳凉,面子、身份、地位都与扇子有关

大约也是在先秦,扇子的功能出现分化。演变的过程悄无声息,我们无从得知,究竟是谁第一个脑洞大开,在那个扇子还在被帝王拿去装饰棺椁或昭示权威的时代,忽然想到将它握在手里,左右摇摆,生风取凉。到了汉朝,扇子“凉友"的功能就更加明确了。扇子搧风,可加快空气流动,加速皮肤表面汗液蒸发,从而带走热量。这个原理当时人大概是不明白的,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享受伴随摇扇而来的徐徐凉意。为此,班固还特意做(竹扇赋),夸扇子“度量异好有圆方,来风避暑致清凉”。扇子终于成为中国人逐暑散热的必备之物。以至不

知从何时起,坊间开始流行首关于它的歌谣:“小扇有风,拿在手中。有人来借,等到秋冬。”您瞧,暑热难耐的盛夏,扇子真是须臾不可离了。

来风堪避暑

在过去,如何使用扇子是一门学问。有句老话总结得颇为精妙:“文胸武肚轿裤裆,瞎目媒肩奶肚旁,道领青袖役半扇,书臀农背秃光郎。”什么意思呢?“文胸武肚”, 是说文人墨客

喜好风雅,再热也得“hold住腔调”。持一把折扇在胸前,轻摇慢搧,方显风度。而好勇争胜的武夫顾不得这些,个性豪爽的他们,搧起扇子来猛而快,一般多搧腹部。至于轿夫,则因为职业的关系,双腿内侧特别容易出汗,停下来歇息时,总爱掮掮裤裆凉快凉快。

古代扇子的真正用途可不是纳凉,面子、身份、地位都与扇子有关

盲人搧风冲着眼,媒婆搧风冲着肩。富贵人家的奶妈既担心给小少爷捂出痱子,又怕扇子搧多了小孩腹背受凉,只好往腿肚子上搧。出家的道士和尚,道袍僧衣裹得严实,大领口是全身上下唯一能通风的部位。擅作书画人又称“青士”,挥毫之余搧搧袖筒,颇有点“两油清风身欲飘”的意思。“役半扇”就有些可怜了,那些给高门大户当仆役的,成天侯在主人身侧,只前给主子拥扇的机会,偷偷地“留”一半风给自己。至于最后一句, “书臀农背”好理解,“秃光郎”嘛,头顶烈日,裸露的头皮必定酷热难忍,往头上搧风的习惯就是这么养成的吧。说了这么多搧扇子的方式,那么,什么样的扇子最能生风呢?还得数“芭蕉扇” 正所谓:"道高一尺魔千丈,奇巧心猿用力降。若得火山无烈焰,必须宝扇有清凉。”《西游记》里,孙悟空为过火焰山,曾向铁扇公主三借芭蕉宝扇。太上老君在平顶山和金兜山出场时,手中亦持有芭蕉扇。据说这两扇是相辅相克的,太上老君用的芭蕉扇是至阳之物,搧出的阳风勾起火焰山的熊熊烈火,而铁扇公主手中的芭蕉扇乃是至阴之物,一搧熄火,二搧生风,三搧下雨。

现实中的芭蕉扇远没有小说里写的那么神奇。按照元代人陆友在《研北杂志>里的说法:“蒲葵也,乃棕扇耳。以其似蕉,故亦名芭蕉扇。”说白了,芭蕉扇就是许多人小时候家里必备的蒲葵扇。它份量轻,搧出的风量大,价格还很低廉。在物质匮乏的时代,这么一把便宜的蒲葵扇也得爱惜着用,女人们往拿布条针线给蒲葵扇包一道边,一用好些年。

古代扇子的真正用途可不是纳凉,面子、身份、地位都与扇子有关

廉价的蒲葵扇在晋代还曾经是一种时尚。据《晋书.谢安传》载,名士谢安有一位同乡在罢官还乡前去拜访他。谢安好心地问他回去的路费够不够,同乡不好意思明说自己身上已无余财,但又希望谢安可以帮他一把,于是抖了个机灵,说:“ 如今我身上只有五万把蒲葵扇。”谢安何等聪明,自然心领神会。他从对方那里取了一把蒲葵扇自用,但凡出门会客,便拿着它在朋友面前摇来摇去。过一阵子,京城中人不分男女老少都纷纷效仿起谢安来。不用说,那五万把蒲葵扇很快便倾售一空。据说摇扇子也是一种锻炼,需要手指、腕、肘和肩关节肌肉协调配合。在夏天多摇摇扇子,消暑之外,还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和各关节协调配合的灵活性。对于长期伏案工作的人来说,搧扇子能有效预防肩周炎,缓解颈椎、腰椎和手部关节疲劳。这么说来,谢安也算是带动了一股全民健身的热潮吧。

古代扇子的真正用途可不是纳凉,面子、身份、地位都与扇子有关

除了人手一把短柄蒲扇,有段时间还流行用大扇子摇风取凉。传为东晋葛洪所作的笔记小说集《西京杂记》载:西汉时,“长安巧工丁缓作七轮扇,连七轮,大皆径尺,相连续,一人运之,则满堂寒战。”看这描述,“七轮扇”颇有些人力电风扇的意味,只是形制如何,如今已无从可考了。比较能确定的是,有一种长柄大团扇。前面说过,仆人给主人搧扇子是“役半扇",这种扇子往往体量不小。五代王仁裕写的(开元天宝遗事)上说,杨贵妃体胖,一到夏天,就要让身边侍儿交扇鼓风来散热。周昉的《挥扇仕女图》生动描绘了类似的一幕,画中女官手中所执的就是长柄大团扇。

手中的道具

男士们常用的扇子,还有一种用细竹篾编制的“便面”。“便面”又称“障面”,顾名思义,不仅可轻摇出风,还用来掩面遮容。1982年初春,在湖北沙洋县十里铺镇马山砖厂一号战国墓的椁室里,考古人员惊奇地发现了一把保存完好的短柄竹扇。扇面略近菜刀状,又如古代的单边门扇,用极薄的红、黑两色篾片编就,靠近手柄的一侧,有两个长方形孔,周边夹以较宽厚的竹片。无独有偶,二十多年后,江西靖安县李洲坳古墓,又出土了一把距今约2500-2600年的春秋晚期竹扇。扇柄长37厘米,扇面宽25厘米,同为菜刀形。专家说,这是我国出土时间最早、保存最完好的扇类实物,史书称其为“便面”。

古代扇子的真正用途可不是纳凉,面子、身份、地位都与扇子有关

有一则关于便面的趣事,记载在《世说新语.品藻》。说是西晋末年衣冠南渡之前,晋室大将军王敦每回见到武城侯周顗,都会用便面遮一下脸。南渡之后,王敦再见周顗,却不再以扇障面。王敦自叹道:”不知是我有长进,还是伯仁(即周顗)退步了?”以扇障面主要是遮掩自己的羞涩。此时的王敦和周顗在朝廷的地位调了个个,王敦成了辅助晋元帝的大功臣,大权在握,自然也就没了当年初人官场的那份羞情。

不仅士人喜欢以扇障面,女子更是如此。同出自《世说新语》的“假谲”一篇,写晋人温峤的堂姑母委托温峤为她的女儿物色夫婿。数日后,温峤回复堂姑母说,他已物色好人选,此人门第与身世绝不低于他本人。成婚之日,新娘以扇遮面,待亲友散去,才用手拨开掩面遮羞的纱扇,竟然发现新郎就是温峤。由此引出了“却扇”一词。

南北朝时期的庾信有诗《为上黄侯世子赠妇》,诗中有“分杯帐里,却扇床前”一句。此处的“却扇”,也是用了温峤娶妻的典故。“却扇”即退却扇子,类似于掀盖头,到唐代成了婚礼中的必要环节,新郎欲见娘子芳容,还得献上一首“ 却扇诗”。

古代扇子的真正用途可不是纳凉,面子、身份、地位都与扇子有关

此处新娘使用的扇子是团扇,又称官扇、绢扇、纨扇,可说是女性夏日必备的随身之物。《西京杂记》载,擅在掌中曼舞的大美人赵飞燕,被汉成帝册封为皇后,妹妹赵合德送去许多珍宝作为贺礼,其中就有“云母扇”、”云母屏扇”、“琉璃屏扇”等造价昂贵的团扇。美人对团扇的追捧,使得从西汉至宋代,团扇流行了一千多年。即便后来折扇从东洋传人中国,也没能抢过团扇的风头。

汉成帝曾经的宠姬班婕妤写过一首《团扇歌):“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这合欢扇就是团扇,口彩虽好,也逃不开秋扇见捐的命运(编者注:“秋扇见捐”,意为秋凉以后,扇子就被抛在一边不用了。比喻女子遭丈夫遗弃)。热恋就好比热夏,一旦时令过去,终究难免遭遇被捐弃的结局。从《团扇歌》开始,美人的失意、感慨都不免同团扇发生联系。

便面也罢,团扇也罢,作为扇子,搧风取凉的功能都被严重弱化了,甚至连搧的动作有时都要刻意省略,蜕变为一种易于携带的可遮羞、可寄情、更可标榜身份的道具。

国人历来讲究物尽其用,且善于以不同材质、不同造型、不同工艺,实现功能最大化,涉及到“身份”问题就更是如此。譬如在团扇之前出现的羽扇。

古代扇子的真正用途可不是纳凉,面子、身份、地位都与扇子有关

今人所能想象的关于男子摇扇的最经典画面,恐怕还是一千年前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勾勒的那个美周郎~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周瑜好用羽扇,神机妙算的诸葛孔明也好用羽扇,晋代大才子陆机更是提笔做了一篇《羽扇赋》,似乎那个时代的名士,手中若没有一把羽扇,简直于己有亏。名士追求的,是羽扇在手时,自己由内而外发散出的那种翩翩风度。 如同名表不易得,好的羽扇也并不多见。因为制作工艺相当考究:采羽、选羽、刷羽、洗羽、理毛、修片、缝片、装柄、整排、饰绒……工序繁琐。羽毛通常以纯白者为上,羽片排列必须两边对称,只能在一只禽鸟身上拔取左右两翼同一位置的翎毛配对成型。扇柄选材也很讲究,奢华者甚至会选用象牙。无需赘言,如此大费周章做一把扇子,并不是为了招引清风。 然而,在名士中流行颇久的另一风雅趣事、画扇,却的确与扇子消暑的基本功能有些关系。据说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时,有人递来一纸诉状,告发一个卖扇子的店主拖欠二万钱迟迟不予归还。苏东坡找来店主,问其因由。店主说自己并非故意不还钱,只因现在天气转凉,又连着下雨,自家的扇子卖不去,实在没有钱还。苏东坡一听,让店家拿来二十把素面扇子,在上面挥笔画上枯木竹石。结果,名人效益之下,东坡题画的扇子都以一千钱的价格卖了出去,店家的债务难题迎刃而解。

古代扇子的真正用途可不是纳凉,面子、身份、地位都与扇子有关

只不过,时间一久,名士们的游戏又必然会沿着高大上的路子走下去了。南宋人邓桩写的画论《画继》载:“政和间,微宗每有画扇,则六宫诸邸竞皆临仿一样,或至数百本。”这数百本扇子,又有几个是拿来掮风祛暑的呢?

回头再看,当扇子还被称为“翣”时,是一种彰显王权的礼仪用具,而这一效用在扇子分化出逐署、障面、遮羞、寄情等功能之后,其实并没有消失。 有一种“仪仗扇”在唐代人阎立本画的(步辇图)上国看到原貌。周礼规定,天子八扇,诸侯六扇,大夫四扇,士二扇。其中周天子使用的仪仗扇“雉尾扇”最是华丽,一般用彩帛制作,通常绘有云纹,扇子外边以雉的羽毛作装饰。到了唐,一度改用孔雀羽毛来做故又称“凤尾扇”

古代扇子的真正用途可不是纳凉,面子、身份、地位都与扇子有关

据《唐会要》记载,开元时期,唐玄宗的亲家翁萧嵩上疏建议:为强化皇帝权威,每月朔、望日即初一、十五受朝时,在上座前,可令侍从将长柄的雉尾扇障合起来,俯仰升降,如此一来,朝臣便不可随意看见圣容。等到皇上坐定御座之后,再令人撤去雉尾扇。唐玄宗核准了萧嵩的上疏,后来这套索扇制度就成了朝仪的一部分。王建《元日早朝》诗云:“左右雉扇开,蹈舞分满庭。” 据说“仪仗扇”除了能彰显身份,还起到遮挡太阳、遮蔽风尘的作用,故而又有“障日”之名。只不过,在皇权这个堪比天大的问题面前,一切琐碎的实用功能都得为之让步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