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太多,會阻撓我們前行

目標太多,會阻撓我們前行


魯迅先生有過這樣的名言:“不恥最後。即使慢,馳而不息,縱令落後,縱令失敗,但一定可以達到他所向往的目標。”

一位父親帶著三個兒子到草原上狩獵野兔。在到達目的地,一切準備得當開始行動之前,父親向三個兒子提了一個問題:“你們看到了什麼?”

老大回答道:“我看到了我們手裡的獵槍、在草原上奔跑的野兔,還有一望無際的草原。”父親搖搖頭說:“不對。”

老二回答道:“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獵槍、野兔,還有茫茫無際的草原。”父親又搖搖頭:“不對。”

而老三的回答只有一句話:“我只看到了野兔。”這時父親才說:“你答對了。”

事實上,只有明確的目標,才會為行動指出正確的方向,才會在實現目標的道路上少走彎路。漫無目標或者目標過多,都會阻礙我們的前進。

只有明確目標才是成功路上的中流砥柱。


目標太多,會阻撓我們前行



目標太多,會阻撓我們前行


愛因斯坦出生在德國一個貧苦的猶太家庭,中學時學習成績平平。雖然有志往科學領域進軍,但他知道必須量力而行。

在進行自我分析後他總結出自己在其它方面是不及別人的,但對物理和數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只有在物理和數學方面確立目標才能有出路,因而他讀大學時選讀了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物理學專業。


目標太多,會阻撓我們前行


因為奮鬥目標選得準確,他的個人潛能得以充分發揮。在26歲時就發表了科研論文,以後幾年又相繼發表了四篇重要科學論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顯著成就。

由此可見,確立一個明確目標的重要性。不僅目標明確,愛因斯坦對已確立的目標更是矢志不移。1952年以色列鑑於愛因斯坦科學成就的卓越,聲望頗高,加上他又是猶太人,所以當該國第一任總統魏茲曼逝世後,便邀請他接受總統職務,他卻婉言謝絕了,並坦然承認自己不適合擔任這一職務。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無論投身哪個領域都能花去我們短暫的一生。

要想時間荒廢得有意義,我們就應該學會識別出那些能夠優化生活的東西,專注於自己的目標,而把其它許多充塞頭腦,並使之偏離主要目標的東西撇開不管。

一言以蔽之,愛因斯坦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令人矚目的成績,和他一生具有明確的目標併為之奮鬥是分不開的。


目標太多,會阻撓我們前行


目標太多,會阻撓我們前行


很多人都熟知詩人汪國真的那句:“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但是很多人在半途就進入到了迷霧森林,失去了曾經追逐的目標。

我們的人生路,一定要確立自己明確的目標,並持之以恆地完成它。在人生的競賽場上,沒有確立明確目標的人是不容易得到成功的。

許多人並不缺乏信心、能力、智力,只是沒有確立目標或沒有選準目標,所以難以獲得成功。

這個道理很簡單,正如一位百發百中的神射擊手,如果他漫無目標地亂射,是無法在比賽中獲勝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