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徒會”邪教組織如何控制成員?

“門徒會”邪教組織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傳播以來,雖經公安機關多次打擊,但在部分農村地區仍有活動。

筆者在深入走訪一些“門徒會”邪教人員之後發現,他們一旦陷入其中,就會受到方方面面的控制,想擺脫都不容易。

進一步深入研究該邪教教義和相關案例後,筆者發現,“門徒會”邪教組織控制成員的方式主要有四種。

“門徒會”邪教組織如何控制成員?

組織控制

“門徒會”邪教組織在發展過程中,建立了嚴密的組織體系,上線對下線控制嚴格,形成較強的人身依附關係。

所謂“七七建制”是指“門徒會”邪教組織設有總會、大會、分會、小會、小分會、教會、聚會點等7級機構,分別用英文字母A、B、C、D、E、F、G代表7級組織機構。總會為最高組織,下設大會7個,大會下設分會7個,依次類推,形成所謂的“七七制”。

所謂“三肢體”,是指“門徒會”邪教組織小分會以上組織均由主執、配執、慈管組成“三肢體”,即領導核心。各級均建立秘密聯絡點、活動點、保守點,彼此單線聯繫、暗號接頭。

這種“七七建制”“三肢體”的組織體系,加上“異地任職”“晉級考試”等管理措施以及一系列不斷完善的管理制度,使“門徒會”邪教組織內部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小社會”。

成員一旦陷入其中,一則形成相對封閉的小圈子,二則“對上負責”,成為“門徒會”邪教組織的一部分。

比如,“門徒會”邪教組織主要頭目許明朝出獄後,全國各地大會頭目先後前去看望,送錢送物,可見控制力之強。

“門徒會”邪教組織如何控制成員?

精神控制

“門徒會”邪教組織大肆宣揚各種“見證”“神蹟”,刺激群眾的好奇心,吸引群眾加入;要求加入者學習“門徒會”歪理邪說,做各種“禱告”,強化對“門徒會”人員的思想控制;動員“門徒會”人員外出“傳福音”“開新工”,教唆他們與家庭隔離;鼓吹“災難論”“末日論”,強化“門徒會”人員的恐慌心理,威脅他們不得中途退教等等,以此從精神上控制 “門徒會”人員。

一旦接受其歪理邪說,就會把人生歸屬於“門徒會”邪教組織,用“門徒會”歪理邪說解釋自已、他人和社會,最終成為一名痴迷者。

2014年3月,湖北襄陽痴迷“門徒會”的劉宗保夫婦,在短短一個月內雙雙跳河自殺,引起媒體廣泛關注。

因為常年時不時不吃不喝,劉宗保臉色蠟黃、形如枯槁,很難集中精神,跟人聊天的時候眼神總是直愣愣的,給人一種迷離的感覺。

據媒體披露,劉宗保偶爾也會心生怨念。劉宗保抱怨過:我餓也餓過,死也死過,為什麼“神”還不放過我?可見,痴迷“門徒會”歪理邪說的劉宗保,已經被徹底洗腦,在精神上完全失去了自我。

“門徒會”邪教組織如何控制成員?

利益控制

“門徒會”邪教組織自傳播之日起,就非常注重用經濟利益控制成員,並且收到很好的效果。

近年來,“門徒會”邪教組織推行“虧補賺交”的斂財模式,瘋狂地聚斂錢財,數額相當巨大。

據掌握,僅在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門徒會”邪教組織通過“虧補賺交”模式,2011年至2014年期間,斂財數額高達4000多萬元。

在巨大經濟利益的驅動下,部分“門徒會”人員以此為業,成為謀生的一種手段。

“門徒會”的利益控制主要集中在兩個層面。

第一,對於骨幹分子而言,他們鼓動外出“傳福音”,並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助;如果骨幹分子被公安機關查獲服刑後,他們還會給其家屬一定的經濟照顧,從而誘導骨幹出獄後繼續從事“門徒會”非法活動。

第二,對於一般人員而言,他們積極幫助,或送米送面,或送錢送物等,用小恩小惠控制底層貧困的“門徒會”成員,讓部分貧困的信徒深陷其中。

“門徒會”邪教組織如何控制成員?

情感控制

“門徒會”邪教組織傳播之初,就大力推行“賙濟法”,幫助有困難的“門徒會”人員,對家庭貧困的群眾給予小恩小惠,後來又發展到對外出“傳福音”的骨幹進行“照顧”和“補貼”,對被依法處理的骨幹進行重點“看顧”,現在又積極推行“精準扶貧”,與黨和政府爭奪人心等,不僅擴展了拉攏人員的方式,同時也增強了凝聚力。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中國人非常注重感情,特別是在困難的時候有人幫助,當事人容易感恩戴德,形成強烈的報恩意識。

“門徒會”邪教組織通過這種情感投入,刺激並引導成員的效忠意識,成功地將其牢牢控制。

筆者在工作中發現,一些“門徒會”人員即使認識到“門徒會”邪教組織的邪惡,但在感情上仍不願意擺脫,給幫教工作增加了難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