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就算全世界对你嘲笑,我会给你怀抱

孩子,就算全世界对你嘲笑,我会给你怀抱 | 写在那纵身一跃后

孩子,就算全世界对你嘲笑,我会给你怀抱 | 写在那纵身一跃后

这个星期,二宝爸正带儿子在日本玩。路上一不小心在几个群,都刷到了那条视频,心头一沉,直到现在还觉得心里堵得慌,很难受。

一辆白色轿车打着双闪灯停在大桥中间。一名母亲崩溃地跪在马路边,绝望地用拳头捶打着地面。一只运动鞋掉落在她的身边。

孩子,就算全世界对你嘲笑,我会给你怀抱 | 写在那纵身一跃后

5秒钟之前,她的孩子从桥上纵身跃下。她拼命阻拦,却只抓到一只鞋子。

孩子,就算全世界对你嘲笑,我会给你怀抱 | 写在那纵身一跃后

我不想也不愿用“跳桥少年”放在标题里,因为心里很痛。做父母的,根本见不得这样的惨剧,想想就肝肠寸断。

但我还是在哄睡完儿子后爬了起来,敲打着键盘,想写点自己的心里话。

孩子,就算全世界对你嘲笑,我会给你怀抱 | 写在那纵身一跃后

教育心理学的大道理我也不懂,但混迹在一群老父亲群里,我们对这个唏嘘沉重的话题,聊了许久。

我觉得我们这些爸爸的视角和观点,虽是粗线条,却值得参考。话糙理不糙。

孩子,就算全世界对你嘲笑,我会给你怀抱 | 写在那纵身一跃后孩子,就算全世界对你嘲笑,我会给你怀抱 | 写在那纵身一跃后

我对一位老父亲铿锵有力的六个字总结,不能认同更多——好死不如赖活。

也许,给孩子灌输这般理念,有些简单粗暴——但不管如何,我们只想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是tmd如此美好,去尼玛的轻生念头。你还有那么爱你的爹妈,有问题了,来找我们,只要不做伤天害理之事,老爸一切都替你扛。我们一起好好活着,不好吗?

孩子,就算全世界对你嘲笑,我会给你怀抱 | 写在那纵身一跃后

你们知道的,二宝爸算是个情感比很多妈妈还细腻的人。

撇开老父亲的视角,如果站在妈妈们的角度,我想说,如何用春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和孩子对话,真的是我们一生要学的课题。

我总觉得,我们父母容易在和孩子沟通时,不知不觉犯下两种类型的错误,包括我自己也概莫能外:

1、自以为权威,为孩子指点人生

很多父母,会用那些固执的自我的方式,去爱着孩子。当孩子有一丁点行为或者话语,不符合他们的教育方式/规划的既定路线时,轻则苦口婆心教育谈话,重则拳打脚踢。

可问题是,这大千世界,有无数种活法和可能,我们父母也不过走过三两种路线,又如何能居高临下给孩子做人生导师?

2、把坏情绪,留给最亲密的人

这也是我常说的,因为不会说话或不注意说话方式,犯了最得不偿失的错误:把坏脾气留给身旁最亲密的人,反而对外人客客气气。

这里就不展开说了,我曾写过三篇旧文:

《致我的带娃战友:既然豆腐心,何必刀子嘴》

《蹲下和孩子说话不难,如何把我们父母高高在上的内心一并放下?》

《你尊老爱幼,你疼爱老婆/老公,但你真的不会说话哎》

和亲人尤其是孩子沟通,真的是一门说话的艺术。

因为表达方式的合理性欠奉,而抹杀了你发自肺腑的爱,这样的损失,不光是遗憾,甚至可能抱憾终身。

跳桥少年斯人已逝,最撕心裂肺的,是他的母亲。再去讨论孰是孰非,教育是否得当,未免太残忍。

二宝爸只想再补充一句,也许会让我们都能发自内心地自我警醒:

作为父母,如果你不确定是谁对谁错时,那就先不要去忙着指责你的孩子。这不是一种袒护,更不是一味的溺爱,而是一种智慧。

孩子,就算全世界对你嘲笑,我会给你怀抱 | 写在那纵身一跃后

我曾在感恩节写过一篇文章,表达了自己对于妈妈的谢意。

彼时大三,因为专业课难度扶摇直上,加上自己不够努力,出现了人生前所未有的挂科。心如死灰的我,不敢回家,甚至动了一了百了逃避人生的念头。

我妈妈旁敲侧击从别处了解到情况后,到学校掘地三尺,找到了俨然行尸走肉的我。她什么也没说,只是紧紧抱住我,在我耳边柔声细语地说道:

儿子,不管你的成绩如何,你在我和爸爸眼里都是最棒的。只要自己努力了,我们永远不会怪你。下一次考试,会比这次更好的。

我泪如雨下,身体松弛瘫软了下来。我知道,自己又活了过来,而且会活得更好。

孩子,就算全世界对你嘲笑,我会给你怀抱 | 写在那纵身一跃后

二宝爸在辞职回家带娃前,曾是上海某日报头版编辑。在我职业生涯里,最让我刻骨铭心的痛苦回忆,是我曾在短短时间内,连续编辑了两条中学少年跳楼轻生的新闻。

更让人不忍卒读的是,两起事件都发生在虹口同一所中学,原因都是因为家庭学业和父母施压下,孩子的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

我们媒体人心酸地称之为“xx中学二连跳”。而我也是从那时起,开始深入地了解到当下的现状:

现在的孩子,相比成年人,他们更敏感、脆弱,抗压能力弱。


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要开始慢慢学会承受来自学业、社会、家庭以及人际关系等多重的压力。


有人这样形容处在青春期的孩子——

“他们经历着从毛毛虫到蝴蝶的蜕变。这个过程充满潜力,又很脆弱。”

所以,一旦压力超过了阈值,他们容易情绪化、走极端。

全国卫生统计资料表明,自杀是5-24岁人群主要死因,占自杀总人群的19%。

孩子,就算全世界对你嘲笑,我会给你怀抱 | 写在那纵身一跃后

“一言不合,就死给你看。”

这句话,真不是开玩笑。

关于自杀,从心理学家“自尊的恐惧管理理论”的角度,更容易理解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会如此冲动地走向极端:

人的自尊,用来对抗面对死亡的焦虑和恐惧。自尊水平的降低,会抵消对死亡的恐惧。

简而言之:一个人的自尊被摧毁后,他/她极容易产生自杀的念头。

孩子,就算全世界对你嘲笑,我会给你怀抱 | 写在那纵身一跃后

而孩子的自尊,因为年龄的关系,更容易构建于感性的基础上——往往家人朋友同学老师的一句话,就会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当孩子们视为生命真谛的“价值感”,遇到一次意外的无情打击时,就很容易促发冲动性的自杀行为。

血淋淋的案例,网上太多太多,我不忍心再列举了。

所以,作为我们父母来说,目标只有一个:

努力成为孩子倾诉情感的“同道者”,

而不是那个打击孩子自我价值感的“破坏者”。

不管是人际关系上的痛苦(被老师冷暴力,被同学霸凌等),还是学业上的重压,抑或青春期情感上的纷扰,我希望我的孩子始终把我当做第一个倾诉的对象,值得信任,永远温情。

“就算全世界都抛弃了我,我的爸爸妈妈不会。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啊。”

最后,二宝爸贴一点干货。

美国的中学会为家长准备预防青少年自杀的简明手册。

当有以下信号时,家长就应该提高警惕:

·有直接(如,我想死)或间接的自杀威胁表述(例如,我希望我睡着了再也不要醒来)

·写自杀便条、计划或网上发帖

·做最后的安排

·专注于死亡问题

·把值钱的东西送人

·谈论死亡

·突然出现的无法解释的快乐

·进行高风险的活动

·重度服用药物/酒精

当得知孩子有自杀倾向时,父母应该这样做:

·保持镇静,不做任何评价,认真倾听。

·直接询问关于自杀的问题(例如,你想自杀吗)

·将注意力放在你对他们的平安的关心上

·避免指责性的话(如,不要说:“你不会做蠢事的,对吧?”)

·跟他们保证你会帮助他们

·提供持续的监控。不要让年轻人单独一人

·移开自我伤害的工具,尤其是武器

·寻求帮助!绝不要把自杀的想法当成秘密。父母应当尽快寻求学校或社区的精神健康支持。

祝福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你们的笑容,是全天下最温暖心田的存在。

孩子,就算全世界对你嘲笑,我会给你怀抱 | 写在那纵身一跃后

- END -

往期推荐 点击题目即可跳转

永远谨小慎微的二宝爸

没错,当了爸爸后,我就是那么怂》

一个全职奶爸的深度调查:儿童游乐场的隐患知多少?》

写在天津大悦城坠楼悲剧后:这是一篇痛心的盘点,如果这些安全隐患,我们都能意识到……》

别再盯着宜家的“杀人衣柜”了,家里还有很多“雷区”,你都扫了吗?

为人父母后,何止是变怂,我还有被害妄想症呢!

◁今日话题▷

你会怎样和孩子

对话交流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