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對於文學的影響是什麼?

Apologize5716673


老子貴柔守雌的思想或許在而今競爭激烈的社會乍看起來很有侷限性,但是我個人覺得其本質上闡述了不為人知的自然規律,不僅僅是浮於表面那麼簡單,個人的獨立思考和領悟很重要。

當年孔聖人向老聃先生問禮,老聃告訴他,那些人的骨頭都已經腐爛了只有他們的話還在,禮這種東西是禍亂之首,人們失去了道才會講德、伸張正義、約於禮。富人贈言,智者贈言,我充當智者送你幾句話吧,大概是說,生逢亂世君子可以作為就走馬上任,不能作為就捲鋪蓋走人。善於做生意的商人不顯露自己的財富,好像沒賺到錢似的;君子厚德載物,容貌若愚(訥於言而敏於行),去掉你的嬌氣和過多的慾望,去掉你的自以為是的姿態和過高的志向,這些都是對你沒什麼好處的!臨走前,問孔子,舌頭還在嗎?

孔子回去後,開辦私學,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從而使中華文化得以流傳至今,造就了無數人才和輝煌。

而老子本身並沒有太高成就,在我看來他僅僅是不得已而留下寥寥五千言,然後就不知所終。看來他個人也是遵道而行,功成弗居啊。之所以我們推崇老子的思想,其根本就是因為他的思想對於中國人、對於中華文化有啟蒙作用,是我們與血共融的文化基因!

以上只是個人淺短認知和大言不慚,希望有大師指導!謝謝



奉天法古


文學史本來就是“文學為皮,思想為骨”。所以《老子》這種對思想影響巨大的哲學作品,對文學影響是巨大的。

挑最重點的來說,受《老子》思想最重要的魏晉的清談和玄學,而清談和玄學,可以說是第一次文學“世俗化”的嘗試。代表性的作品比如《世說新語》,整個精神是建築在老子思想之上的。隨便舉個例子

梁王、趙王,國之近屬,貴重當時。裴令公歲請二國租錢數百萬,以恤中表之貧者。或譏之曰:“何以乞物行惠?”裴曰:“損有徐,補不足,天之道也。”

這裡就是魏晉清談中最流行的行為,引用老莊的原文來講梗。當然魏晉的這種清談文化後來衰弱了,但總體來說仍然是文學史上濃墨重彩的一段篇章。


煙花巷陌染千塵


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時期楚國人,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哲學家,其著作道德經對後世有著巨大的影響,現代早就被反譯成許多國家語言,對世界上也有不小的影響。

其以古體散文的形式,表達了作者對當時社會的理解,和自己心中對當時階級的看法。

道德經,道字開頭,其中間三十八章第一句中有個德字,且這一章有十個德字,而謂之道德經,此書雖短僅八十一章,五千言包含了無數之規妙義,上到宇宙自然,下到人之德行事理,大可治國小可安民益生。

老子以為世間萬物皆有一定的自然規律而尋,是以為道,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一生以清靜無為為主張,以聖人之道為不爭,的思想影響了二千多年,到現在也有一定的影響。(據統計道德經己被譯成50多種語言,1500多個版本,對世界的影響也顯而易見)




守護者84780757


老子即西周御史大夫伯陽父,國語稱其為史伯,曾被稱作西周時期”盡知天下第一人”,他和關尹子協作佈道,徹底批判了夏商周所謂“以有道伐無道”的虛偽性,指出周文王姜尚等人的智者偽善行為在歷史上造成的惡劣影響。留下《老子》《關尹子》兩書,同時也已經把天下的大道之理基本都說出來了。他們都是空前絕後的偉大歷史聖人。

老子自身對文章說話的要求也是極高的,是每一個熱心於思想工作者的語言典範。所謂“善行無轍跡,善言無暇謫……” 是也。因此,五千言在文學方面也展示了令人仰望的出神入化的超級大師水平。

五千言是在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事件中,老子面對怒火沖天“將欲取天下而為之”的諸侯王們所言,目的是避免諸侯反叛的行為引發戰禍蔓延成災,這是諸侯們自己沒想到的。但老子卻以超級的語言藝術不戰而屈人之兵,挽狂瀾於既倒,救大廈之將傾,完成了破迷解惑止亂救世這一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關尹子》萬餘言,全書九章。老子五千言,全文八十一章,應九九歸一,有著深刻的哲理。原文為與齊莊公對話的形式,因為時局所禁故隱去了容易暴露布道底細的內容,故為後人所不知。

孟子說,讀其書,頌其詩,不知其人,可呼?清史學家張學誠更說“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論古人之文詞也;知其世,不知古人身處,亦不可遽論其文也。”可惜的是,近代人都把道德經當成是一部懸在半空中的理論說教,甚至是當做老子收集的座右銘來解讀,根本看不出五千言層次分明邏輯嚴謹的文章結構和宗旨。因此,五千言對思想文學等各方面還沒有發揮出它應有的實際影響和作用,所以目前來看這還是一件很難評估的事情。


古始之道


老子是道家思想創始人,提出無為的思想。無為不是不作為,而是不強為,一切順其自然,道家思想是中華文明一顆璀璨的明珠。

天地是萬物之門。天行天道(天行健,而自強不息)地行地道(地勢坤,厚德載物)。萬物就產生了。

老子告訴我們一個人要向天地自然學習。像天一樣勒奮,像地一樣厚德,你就能立於不敗之地。做任何事情都要順其自然。無為而無所不為。


寶塔796


老子教會了我們,先懂道,再思考,先懂道,再說話,言簡意賅,如庖丁解牛,直指要害病灶,而不是一大堆修辭語法亂七八糟的,想說什麼卻一頭霧水,屁都不懂。


真福君


ta的突出貢獻恐怕不在文學,主要是哲學與人類社會…


lzz170405233


孔子對於後世最突出的貢獻:

1.推廣教育,使更多的人接受教育,學習文化,使得中國文字流傳至今。

2.孔子的儒家思想文化對社會發展的貢獻。

若沒有孔子對於文字的傳承和發展以及儒家文化形成和普及,就難說文學和文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