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旅行指南:只要文案寫得好,哪有景點火不了?

這裡有標誌建築,趕快合影留念,那邊有景區牌子,排隊也要合影留念,對於現代人來說,旅行這件事,更像是組團去景點打卡。

然而,古代的文人雅士就不同了。那時候,車馬很慢,晃晃悠悠且行且看,天空很藍,走走停停無限享受。暮春之初,在小溪邊曲水流觴大會賓客,就是快樂;寒冬之時,在庭前觀賞落雪煮酒品茶,就是幸福。

更有甚者,在旅行之外,心生感觸,還要揮毫落墨,留下優美的詩詞歌賦,繼而悄無聲息地帶火一個又一個景點。

古人旅行指南:只要文案寫得好,哪有景點火不了?


《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黃鶴樓:三國時期吳國修建,為古代名樓,舊址在湖北武昌黃鶴磯上,俯見大江,面對大江彼岸的龜山。傳說三國時期蜀國的名臣費禕於此登仙,駕著黃鶴翩然離去,故稱黃鶴樓。原樓已毀,現存樓為1985年修葺。

崔顥的詩作不多,但是這首《黃鶴樓》卻是被“詩仙”李白蓋過章的佳作。李白曾經登上黃鶴樓,看到周圍湖光山色,詩興大發,剛準備題詩,卻發現上面已經有別人的作品,凝神細讀之後,太白只感慨一句:“眼前有景題不得,崔顥詩篇在上頭。”後來李白寫作的《鳳凰臺》,也模仿了這首詩的格式。

古人旅行指南:只要文案寫得好,哪有景點火不了?


《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廬山:又名匡山,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位於今江西九江市北部的鄱陽湖盆地,在廬山區境內,水流在河谷發育裂點,形成許多急流與瀑布,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

李白寫這首詩作的時候,他剛被賜金放還不久,玄宗認為他這個人愛山水多過愛政治,對於這一點,李白也沒有什麼好反駁的。畢竟他這一生,是仗劍走天涯的一生,所到之處,大概有18個省,206個縣,看過山水風景更是數不勝數,詩人中的旅行家非李白莫屬。

古人旅行指南:只要文案寫得好,哪有景點火不了?


《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錢塘湖:杭州西湖的別稱。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因為有西湖這顆明珠而熠熠生輝。一年四季,四時景不同,春天的西湖顯得婉約而柔美,湖水和新長出的嫩葉一樣,都散發出惹人喜愛的綠意,和風一過,只想醉倒在西子湖畔。

遊湖的時候,最愛吟詠的便是蘇軾的那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而一踏上斷橋白堤,兩邊綠水浮動、楊柳依依,張口而來的已變成了“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一遍一遍,彷彿只有這首詩才能最恰切地表達此刻的心情。

古人旅行指南:只要文案寫得好,哪有景點火不了?


《滕王閣詩》

唐·王勃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滕王閣:中國古典建築的巔峰代表,始建於唐永徽四年,為唐高祖李淵之子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創建,為南方現存唯一一座皇家建築。歷史上滕王閣多次被毀,多次翻修,現存閣樓位於江西南昌。滕王閣規模宏大,唐朝時文人雅士觀賞歌舞的地方。

永徽年間的那次文人集會,讓王勃這位二十歲出頭的青年一戰成名。在眾多名士風雲際會為滕王閣的落成而高歌慨嘆之時,一貫“任性”的王勃矇頭大睡了起來,醒來後大筆一揮,寫成駢文佳作《滕王閣序》,凡773個字,文不加點、一氣呵成。一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成為千古絕唱。王勃的詩並序也讓滕王閣成為文化名勝。

古人旅行指南:只要文案寫得好,哪有景點火不了?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楓橋和寒山寺:楓橋在今江蘇省蘇州市虎丘區楓橋街道閶門外。寒山寺在楓橋附近,始建於南朝梁代。相傳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在今蘇州市西楓橋鎮,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楓橋寺。比起很多香火鼎盛、人來人往的寺院,寒山寺確是個清修的好去處,山環水繞、古樸清幽,一聞檀香便知世間自有清淨處。

古人旅行指南:只要文案寫得好,哪有景點火不了?


張繼和張若虛、崔郊等人給人的印象差不多,都是有一首特別出名的詩作,奈何詩人本身的生平卻湮滅在浩浩史海之中,難以確切考證。於是人們只能吟誦著他們的詩作,在零星的辭藻中去琢磨那時那地詩人的一點兒小情緒。姑蘇城外,鐘聲悠悠,送來的並非寧靜,卻是那數不盡的思鄉之愁。而今,楓橋景區到處都是這首詩作,遊客們也慕名前往,這首詩作無疑是景區最好的名片,這或許是當時愁苦的張繼不曾料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