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的後四十回與曹雪芹的構想有哪些本質上的區別?

萬象觀


通行本《紅樓夢》的後四十回,是高鄂程偉元后來補的。《紅樓夢》的續書有很多。補寫的最好的,還是高鄂的。

優秀的文學作品,都是作家獨立完成的。中外文學史上,還沒有一部兩個人合作完成而成為名著的小說。高鄂的續書雖然是所有續作中最好的。但也免不了有與前邊不相符合的地方。

優秀的小說能成為經典名著的,一般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深刻的思想性,二是高超的藝術技巧。《紅樓夢》成為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也是這個原因。而高鄂的續作與原著不相符,其具體體現,也是這兩個方面。

高鄂違背曹雪芹原意的第一個方面,是思想的差距。曹雪芹生活在封建盛世,但他從自己家族盛衰的命運過程中,敏銳的體會到盛極必衰,物極必反的自然和社會規律。於是,他以愛情故事為主線,寫了一個貴族家庭的衰落史。因此,《紅樓夢》是一個人生與社會的悲劇故事。所以,在第五回的《紅樓夢曲子》中,曹雪芹就寫了“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是燈將近”的預言。最後的結局,必然是“落得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由於高鄂的人生經歷與曹雪芹完全不同。曹雪芹是從鐘鳴鼎食之家,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的生活環境,一下子跌落到“舉家食粥酒常賒”的地步,所以,他的心境是悲涼的。魯迅說過,“悲涼之意,遍被華林”。所以,曹雪芹能在盛世的繁華中,看到最終敗落的結局。所以,他寫的《紅樓夢》是個大悲劇。

而高鄂的人生不是這樣的經歷,他能夠進士及第,進入仕。心境一定是平和的,甚至是得意的。以得意的心境續寫人生悲劇,其意味必定大大減弱。

另外,在婚姻與愛情的主線中,曹雪芹提出了一個遠遠超越於時代的愛情觀,把男女相愛的基礎,從傳統的“戀才愛色”,提升到了“心靈契合”的水平。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中,就是這種心靈契合基礎是超越於時代,超越於世俗,不被社會所理解。也就註定是悲劇的結局。而他們愛情的悲劇,一方面能體現出命運的無助,同時也反襯出社會倫理道德,主要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道德的不合理。

曹雪芹的這種思想觀念,是具有很強現實批判意義的。也正是因為這種思想的存在,讓他註定不可能在那個時代興旺發達。但是,高鄂不一樣,他的續書中,寶黛愛情,以及曹雪芹體現愛情觀念的大觀園一眾紅顏,金陵十二釵的愛情故事,的價值評判,都轉向了當時主流的婚姻觀念。其原因也很簡單,曹雪芹是批判現實的,高鄂是認同現實的。

上面說的是思想性的方面,因為文學功力的差異。高鄂在拉低了《紅樓夢》的思想高度的同時,也拉低了《紅樓夢》的藝術水準。因為他的續書不能和前八十回完全相符,他又回過頭來修改曹雪芹前邊的內容。這一做法,又大大損害了《紅樓夢》的藝術價值。

也正是因為《紅樓夢》出版中這種複雜的原因。使得人們對《紅樓夢》的解釋出現各種分歧。有人認為,後四十回,是清朝內務府有意識篡改《紅樓夢》消除它的批判性。這種說法其實是高看了續書者。在我看來,這種前後矛盾的現象,完全是續書者,力有不逮所造成的。因為曹雪芹是文學天才,天才的作品,別人無法複製。也因此奉勸想續《紅樓夢》的有志者,還是算了吧。

因為上述原因。續書中每個人的結局,都是似是而非的。並非只有某一人某一事不對。真正的情況應該是,每一個人都似乎有對的地方,細想想,都有漏洞。下面我們簡單的說一下,寶玉和黛玉的情況。其它各人,限於篇幅,就不一一細說了。

寶黛愛情,最後肯定是悲劇結局,大概沒有人會懷疑這一點。因為曹雪芹在第一回的故事架構中就說明白了。絳珠仙草下凡就是用一世眼淚來酬報神瑛侍者的,眼淚流盡之日,緣分就盡了。但林黛玉是怎樣死的呢?大約是病死的。死的時候是一個什麼情況呢?這就很難想象了。高鄂對此是這樣處理的,王熙鳳用掉包計,讓薛寶釵假冒林黛玉與寶玉成親。林黛玉聽到寶玉結婚的消息後,悲痛絕望,傷心而死。

這個情節叫“黛玉焚稿”,是後四十回中最感動人心的精彩之筆。這個情節曾經賺取了多少人同情的眼淚。在我不得不遺憾的說,“掉包計”的情節設計,與曹雪芹的原作處處不符,處處衝突。

第一回中,曹雪芹借空空道人與石頭的對話,對明清以來的“才子佳人”小說的套路化模式化的創作方式進行了批判。這種小說的一個基本套路就是“誤會法”,男人主人公情感的波折,都來源於小人或壞人的挑撥。曹雪芹說,這一部書是絕不落此俗套的。可是,掉包計不就是明顯的壞人干預造成的嗎?曹雪芹這樣寫不是在打自己的嘴嗎?此其矛盾之一。

掉包計有個很大的漏洞是,把林黛玉換成薛寶釵之後,沒有那麼容易騙過賈寶玉的。畢竟二人之間的差別還是很明顯的。一個環肥,一個燕瘦。從體態步履上,也是很容易分別的。另外,二人身上有明顯不同的體香,林黛玉是“奇香”,薛寶釵是冷香。寶玉與黛玉從小耳鬢廝磨,沒有不一眼看穿的道理。

高鄂當然知道這個漏洞,於是,他為“掉包計”設置了一個前提,在結婚的時候,賈寶玉因為丟了玉,而變得痴痴傻傻的。這種精神狀態,自然就不會反應靈敏了。但問題又來了。賈寶玉為何會痴痴傻傻的?高鄂給出的原因是丟了玉。為什麼丟了玉就就這樣了?這就牽扯到《紅樓夢》的藝術架構了。原來賈寶玉的前身是神瑛侍者,神瑛侍者又是女媧煉石補天時餘下的石頭。因此,賈寶玉與通靈寶玉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通靈寶玉是賈寶玉的靈魂,而賈寶玉丟了玉,就失去了靈魂,因而變得痴痴傻傻的了。

關於《紅樓夢》的藝術架構,紅迷們常常爭論一個問題。賈寶玉和“通靈寶玉”是什麼關係?神瑛侍者與賈寶玉是什麼關係。通靈寶玉是石頭的化身,賈寶玉是不是石頭的化身?有的人認為,賈寶玉就是石頭的化身,石頭後來做了神瑛侍者;有的人認為,賈寶玉不是石頭,石頭是賈寶玉身上的通靈寶玉,它只是隨神瑛侍者一起下凡,是賈寶玉愛情故事的見證者。是賈寶玉的隨軍記者。這兩種意見哪種對,那種錯?我和答案是,都對。之所以出現兩種意見,是因為讀者看到的紅樓夢版本不同。比較早的現代版本中,如果你看的是嶽麓書社版的。你可能得出第一種結論,如果你看的是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版本,得出的就是後一種結論。為什麼會這樣,原因很簡單。前一個版本是被高鄂、程偉元修改過了。而後一個是曹雪芹的原來的設計。

在《紅樓夢》第一回中,說起此書來歷的時候,曹雪芹虛構了一個女媧補天餘下一塊石頭的故事。這塊石頭偶爾聽到一僧一道說起神瑛侍者下凡之事,便求跟隨一同下世享受人間富貴。於是,一僧一道便答應了。第一回中,石頭求一僧一道的對話情節,有幾百字。通通被高鄂刪掉了。本來曹雪芹沒寫石頭成了神瑛侍者。是高鄂加了一句話說,石頭後來成了神瑛侍者。這樣,石頭和神瑛侍者就成為一個。高鄂這樣修改,都是為了使得他續寫的寶黛結局更加合理。

問題是,曹雪芹的藝術架構是貫穿全書的。前邊改了,後邊書中還有許多自然流露,總是難以自圓其說。為後來紅迷們的爭論留下了地步。

高鄂在結構上的這個小小修改,看似不起眼,但卻把《紅樓夢》原來藝術架構的格局拉低了。在曹雪芹的設計中。石頭是故事的見證者,故事的主人公,不是石頭。故事的主人公是賈寶玉,賈寶玉的前身是西方靈河岸上赤霞宮的神瑛侍者。赤霞宮是個什麼所在,書中沒說,留下巨大的空白。林黛玉是西方靈河岸邊的絳珠仙草。石頭是大荒山無稽崖下女媧補天時丟棄的一塊石頭。西方靈河岸邊赤霞宮,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再加上專管人間風情月債的太虛幻境。曹雪芹為我們設計出一個非常立體化浪漫神話世界,這個世界無論是向內向外都給人無限的想象空間。

神仙是管人間事的。太虛幻境是分管人間談戀愛的。神瑛侍者與絳珠仙草如果不是想談戀愛了。只是在仙界中,各自過自己的生活,他們是不受太虛幻境管轄的。可是,他們要下界去,而且下界是去談戀愛的,他們就要到太虛幻境去辦下世的“出入境簽證”。而通靈寶玉,就成了神瑛出入境時攜帶的物品。這就是曹雪芹的結構設計。

經過高鄂的修改,赤霞宮不見,大荒山無稽岸青埂峰也不見了。仙界之中,只剩下一個太虛幻境了。格局自然就少了。

高鄂只所以這樣改,是因為他的才力駕馭不了大場面大格局。

我們上邊說的是掉包計。這個情節的安排,比如林黛玉的怨恨而死,死前直著嗓子說的:“寶玉,你好……”無論怎樣解釋,都是對寶黛愛情的損害。寶黛之所以相愛,就是因為性情上的吸引,互相的欣賞。這種欣賞是建立在相互全面瞭解之上的,是心心相印的。人死了,愛還在。一生一世,互不相負,互不相疑,卻不能走到一起去。這就是愛情的悲劇。如果賈寶玉變心了。成了渣男。林黛玉只不過又是一個杜十娘而已,悲劇的意義就減弱了。

掉包計還有一個最大的漏洞是它的描寫不符合薛寶釵的性格特點。現在許多人把薛寶釵演繹成心機女,和高鄂續書掉包計的情節有直接的關係。毫無疑問,薛寶釵是當時社會道德的維護者與自願服從者。但掉包計的情節,就算在當時,也不具有道德上的合理性。在曹雪芹的情節中。賈寶玉的婚姻走向中,應該沒有誰是道德上的壞人,一切都是自然走來,順理成章。但高鄂雖然找不到這條路。於是,只能弄出一個很俗套的掉包計來。這裡邊是有壞人的。出主意的鳳姐,以及拍板定案的家長們,都難逃悠悠眾人之口。因此,這個情節中,薛寶釵一下子從原來的精明強幹,變成了任人擺佈的木偶。薛寶釵是被作者譽為“停機德”的。她的順從,必然循德,若有違德之處。她是斷斷不會順從的。

總之,《紅樓夢》後四十回中,每個人物的結局中,都有這種與前邊的性格不相符合的情況。其原因都是相似的。說一個總體明顯的證據。一部小說的結局,故事一定會有新發展,新情節。後四十回人物的結局全部與前八十回的線索有關。這中續書的最大漏洞。比如王熙鳳的結局,她最後的結局全部與前八十回相關,比如弄權鐵檻寺,害死尤二姐等相關。現實的邏輯不是這樣,一個人一直做壞事,不可能無原無故的不做了。王熙鳳的結局,一定要新的情節引發。導致賈璉將其休棄。而其背景也與賈府的完全敗落有關。其它的命運也與此相關。


七月流火140400643


八十回後,按時間順序將要寫到下列事件一一

乾隆三年九月,馮紫英與李紋結婚(指原型,下同)

乾隆三年臘月初二,香菱在藕香榭自溢。

乾隆四年清明前,探春出嫁,南安太妃在瓜州擺宴送行,未婚夫是福建水師提督。

三月二日,探春在廈門自刎。

三月初,二玉的婚房佈置完畢。

三月十五日,元春和抱琴在御花園被絞死。

四月初四,史湘雲和衛若蘭結婚。

四月上旬,曹頫在北京接受調查。

四月上旬,惜春在南京棲霞山出家為尼。

四月中旬,寶玉回家,和黛玉一起給元春、探春燒紙祭奠。

四月中下旬,小紅出嫁。

八月三日,賈母含恨離世。

中秋前後,黛玉服虎狼藥而亡。

中秋前後,總督府來人點名要襲人和鴛鴦,鴛鴦自殺。

十月,寶釵、寶琴、岫煙、平兒先後結婚。

十一月,寶琴、小螺、柳湘蓮逃亡海外。

臘月,賈家被圈禁,鳳姐掃雪拾玉。

臘月,薛家被滅門。

臘月,金陵市民反抗屠殺失敗,馮唐將軍率義軍退守蘇州。

除夕,梅家被滅門。

乾隆五年正月,賈家人被押往北京。

正月中旬,義軍失敗,李紋為報仇被殺,蘇州燃起大火,直到元宵節才熄滅。

二月,賈家人到達刑部大牢。

三月,紫鵑立站籠折磨而死。

四月,賈赦、賈珍斬立決,寶釵和兩人的妻妾共七人絞立決。

四月,小紅通過茜雪聯繫上了北靜王。

四月,妙玉在越南境內投沼澤自盡。

四月或五月,王夫人病死獄中。

五月,寶琴等三人回國。

七月七日,巧姐被賣。

八月二十五日,劉姥姥將巧姐贖回。

八月,賈璉、平兒頭插草標發賣。其餘人遣回原籍。

九月二日,鳳姐死在回家的船上。

十一月,寶琴生下女兒不久,悲傷而亡。

十一月,寶玉和湘雲約定在麝月家會合後逃跑,事洩,湘雲被抓回。

乾隆六年八月,寶玉女扮男裝救出湘雲。

乾隆七年冬,襲人表妹在板兒家放火燒死了賈菖,自已也同歸於盡。

乾隆九年,曹雪芹動手創作《紅樓夢》。

主要事件雖如此,但曹公如何巧妙構思實在難以推測。以上事件的推測也不一定都對,只供大家參考、討論,歡迎指正。


gaotzy


《紅樓夢》前80回,作者要表達的是,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紅樓夢》後40回,作者要表達的是,蘭桂齊芳,雖經磨難,但死而復生!前80回,作者在描寫賈寶玉的同時,塑造了詩一樣優秀的女性形象林黛玉,她用生命譜寫的戀愛悲劇,令人迴腸蕩氣。寫薛寶釵,充分展示了她的美麗與才能,穩重和大度。作者悲金悼玉,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後40回,把寶玉與黛玉和寶釵的關係,寫成充滿奸詐和血腥的宮庭劇!賈母、熙鳳則醜陋無比,與前80回䢛然不同。


大展宏圖3329


最本質的區別就是賈寶玉的結局。現在看到的後四十回賈寶玉考取功名是違背曹雪芹的原意的,原意是寶玉出家,賈家從此敗落,落得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