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為何要打造“更好的電視”?根本原因還是緊盯消費需求變化

儘管2018年以來彩電的平均價格一路走低,很多消費者已經對2、3千元甚至幾百塊的主流尺寸電視不再陌生,但在這個消費兩極化日趨明顯的時代,低價並不能反映中國消費者全部的需求。而這或許也是國產彩電巨頭之一的海信在2019年喊出要做“更好的電視”的主要原因之一。

海信為何要打造“更好的電視”?根本原因還是緊盯消費需求變化

4月15日,海信正式對外發布2019電視新品陣容,包括重新定義全面屏的超畫質電視U8、更好的OLED電視A8、AI圖搜智能電視U7等4款新品,此外,一款號稱具有顛覆能力的社交電視也向外界正式公佈,讓人頗有耳目一新之感。

加上此次正式發售的首個OLED新品線,目前海信已經完成包括液晶電視(LED & ULED)、OLED電視、激光電視在內完整而全面的電視品類佈局。從品牌層面看,加上此次重新復出江湖,主打線上的“VIDAA”子品牌,海信的品牌矩陣也變得更加全面。海信通過產品、品牌全面發力,繼續引領2019彩電市場的決心顯露無疑。

● 首次發售的OLED產品主打差異化競爭

2019年3月,海信正式對外界公佈將進軍OLED市場的消息。首款4K OLED產品A8包含55吋和65吋兩個尺寸,也是當前OLED市場上最受歡迎的兩個規格。

海信為何要打造“更好的電視”?根本原因還是緊盯消費需求變化

A8雖然是海信的首款產品,在技術上卻有著頗為深厚的積累,包括採用的多重防殘影技術基本解決了困擾業界多年的OLED燒屏、殘影難題。而通過整合東芝在圖像控制領域的技術,海信OLED電視在暗場細節、動態畫面流暢度這些關鍵性能指標上並不遜色於那些已在OLED市場耕耘多年的對手,或許這也是海信敢於稱自己的OLED電視為“更好的OLED電視”,以差異化的技術和其他OLED玩家競爭的底氣所在。

● 液晶產品充分瞄準市場需求變化

液晶作為一個相對成熟的產品線,近年來在技術上的創新日益乏善可陳。海信的做法是通過對芯片、AI算法、背光技術的全面整合,將U+超畫質引擎在液晶產品線上全面鋪設,把畫質作為全面提升液晶產品力的突破點。針對當前消費者審美的變化,外觀也成為海信2019新品的一個亮點。

海信為何要打造“更好的電視”?根本原因還是緊盯消費需求變化

以2019 液晶新品U8為例: 這款電視擁有全球最窄的3.5mm BM區,屏佔比達到了驚人的98.74%。相比之下目前大多數普通電視的BM區為9mm。海信U8電視將BM區做到只有普通電視的1/3。零框感、全視野的U8也憑藉在全面屏工藝的創新突破獲得“屏幕邊最窄電視”的基尼斯證書。

● 彩電“新物種”體現創新能力

這款被譽為“新物種”的“社交電視”模糊了電視和手機的界限,可滿足當今消費者對隨時隨地社交的需求。例如它可以同時進行6路視頻通話,實現發朋友圈、邊看邊聊、邊聊邊玩等功能,具體上市時間雖然待定,但很有可能比華為的電視產品還要早。

● AI技術突破行業傳統想象空間

此前AI技術在彩電領域的應用主要在VOD方面,例如通過對用戶畫像實現精準的內容推送。但海信將AI技術進一步擴展,利用AI圖像識別技術結合電視機“顯像”的主功能點,實現了很多傳統AI電視無法實現的應用場景。

以此次發佈的U7新品為例,就基於圖像識別和大數據技術打造了小聚識圖功能,用戶通過遙控器的圖搜鍵就可以做到0.1秒識別當前電視機上的圖像和生活場景、並對圖像中的明星、商品進行識別(識別準確率超過95%),用戶可以通過對圖像內容的識別進行後續相關操控,無論是尋找相關視頻還是通過大屏購物都成為可能。

● “VIDAA”子品牌迴歸 品牌矩陣擴大

“VIDAA”作為海信智能電視系統,目前已經為超過4000萬用戶提供了服務。此次海信重新將“VIDAA”作為電視子品牌推出,則是希望這個具有互聯網基因的品牌可以通過電商平臺為年輕用戶提供擁有更出色外觀、更好畫質、音質表現的產品。並配合定位為國內高端電視第一的“Hisense”主品牌,通過雙品牌戰略更為完整的覆蓋整個彩電消費市場,為用戶提供更有個性化、更好的選擇。

綜合而言,海信此次的新品集中亮相透露出的信息已經非常完整,那就是通過技術推動產品力的提升,通過創新滿足市場最新的需求變化,通過品牌矩陣繼續保持當前的市場龍頭地位。在當今中國家電消費市場兩極分化日趨明顯,消費主力軍向90後、95後群體轉移的背景下,通過“更好的產品”滿足消費者對品質和價格的追求,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低價格和“紙面上的高質”。對於彩電行業而言,也為如何打破那種以產品為中心,真正實現“以用戶為中心”、“以體驗為導向”提供了一個具有實戰價值的借鑑和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