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与风险同在:拓斯达2018年财报连连看

增长与风险同在:拓斯达2018年财报连连看

拓斯达这家公司的业务模式说起来也很简单,虽然工艺越来越复杂,但他的业务模式无非机器替代人工,至于后面的高端智能制造,暂时不想太多,这不是他现在要想的事情,更不是投资他要考虑的事情。从他所处的行业以及自身的进取、激进的营销策略看,风光和风险常相伴。结合2018年年报说说基本面的情况,仅供参考:

一、投资的主要逻辑。

几乎没有什么太多好说的,中国从上到下对制造业重要性的认识都是很高的,保持制造业的强盛并不断往上攀登是我们一致的选择。而持续持续发展制造业,即便不考虑人口数量的因素,就人工工资和人身安全负担、工艺的复杂程度、良品率等因素来看,机械替代人工都是必然的。这就是最直接的逻辑。

而从空间看,我采用公司在招股说明书和年报里都提到的数据为例:根据IFR统计数据,2017年,我国每万名产业工人所拥有的工业机器人数量仅为97台,远低于发达国家及国际平均水平。韩国、日本、德国、美国每万名产业工人所拥有的工业机器人数量分别为710台、308台、322台、200台。客观来看,整个行业至少是有数倍以上的空间的。

从当下看,我们公布的3月份制造业PMI指数为50.5,而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PMI分别为52.0%、51.2%和51.4%,均明显高于制造业总体。在经济探底回升的情况下,高端制造更呈现出加速的态势。

二、主要财务数据保持高速增长

从公布的2018年年报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9,809.8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6.7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7,182.64万元,比上年度增长了24.4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521.47万元,比上年度增加1482.94%阶段性大幅改善。销售毛利润稳定在36.11%,且工业机器人的营收占比进一步上升到60.28%,具有重要意义的智能能源和环境管理系统,营收占比上升到20.13%,公司全力发展工业机器人的决心、方向、速度,都没得问题。

三、公司经营情况。

从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到公司的年报来看,吴丰礼创立的这家公司具有很强烈的进取心,从注塑机器人到工业机器人,从3C到汽车、新能源等不同应用领域的拓展,从硬件到数据,从华南到华中华东,野心有,这很好。

1、、激进的营销策略。从一贯的数据看,公司的应收账款的增长速度可以说是突飞猛进,2018年4.99亿的应收账款是2017年1.69倍,2016年的2.93倍。

增长与风险同在:拓斯达2018年财报连连看

除了这个行业自身需要提前交付、分期付款外,拓斯达本身也是行业里的激进者。比较好的证据,2019年1月28日,公司公告:通过融资租赁模式为客户提供回购担保总额度合计不超过人民币 5,000 万元,买方融资租赁回购担保业务项下单笔信用业务期限不超过 36 个月,余额额度可循环使用。

在业务拓展方面,拓斯达进展也非常快,2018年完成1.2亿收购野田智能,2018年10月9日抛出了拟募集资金 8 亿元,用于"江苏拓斯达机器人有限公司机器人及自动化智能装备等项目",目前还在受理中。

我之前有一个观点:经济下行周期看现金流,经济上行周期看营收增长,我认为目前情况下,这是好事情。

2、相对公道的股权期权激励方案。2019年2月27日公告,公司公告了2019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拟向激励对象授予权益总计300万份,约占本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总股本的2.30%。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公司拟向激励对象授予200万股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公司拟向激励对象授予100万份股票期权。本股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22.61元/股,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为38.29元/股。业绩考核以2018年净利润为基数,至2022年,正好年复合净利润增长20%,这个还是很靠谱的。

3、布局工业数据业务。2017年拓斯达就出资占比51%成立了深圳市拓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这一两年,业务进展突飞猛进,2018年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同比增长134.13%,营收达到了2.36亿元, 占总营收的20.13%,这为未来公司业务拓展到不同的工业领域创造了数据基础。

4、核心技术有突破,但并无绝对优势。工业机器人发展到今天已经是成熟的产业了,核心主要是减速机、控制器、驱动电机三大关键零部件,其中减速器是我们国家都没有能够突破的核心技术,伺服电机也只是刚刚开始突破。公司在控制器方面还是取得了进展的,拓斯达的控制技术,具体包括运动规划、直线圆弧插补算法、PID控制算法、电机控制技术、驱动器控制技术、分布式IO控制技术、远程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机器人动力技术等,按照公司自己的说法,其中部分技术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再来公司研发的投入,2016年、2017年及2018年研发投入分别为2,019.08万元、4,345.90万元、6,795.81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4.66%、5.69%、5.67%,研发投入金额逐年增长,难能可贵的是公司这些费用都没资本化,全部当期消化。至少可以预期,公司在技术上确实在不断突破。

三、财务数据

总得来看,公司的财务数据并没有造假的嫌疑,各方面的数据跟公司的激进的营收策略是对应起来的。可以见如下:

增长与风险同在:拓斯达2018年财报连连看

而存货方面,2.89亿比2017年的2.47亿只增长了17%,相当不错。

四、技术图形及估值

增长与风险同在:拓斯达2018年财报连连看

从技术图形上,在经过上市初期的热捧之后,公司跟这一时期发行的次新股一样,都回归价值,最低跌至27.71元/股,在2019年的牛抬头行情中,表现中规中矩,近2周的时间呈现出缩量震荡的行情,股价并没下跌多少。从估值上看,取2019年营收净利润30%增长,现价25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