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走出翻倍行情的“K线”走势,一经发现,马上建仓,后市必有大幅拉升行情

(本文由公众号越声投顾(yslcw927))整理,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如自行操作,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自负。)

主力建仓技术形态有许多,手法也有很多,在这里,经过老股民长期的研究,有如下五种建仓技术形态一般都会走出翻倍行情。

1、三重底建仓

三种走出翻倍行情的“K线”走势,一经发现,马上建仓,后市必有大幅拉升行情

三重底一般是双重底的延伸,大多数出现在行情不好的情况下,由于大盘不好,两次探底都难以拿到充分的筹码,故而再多做一次底;三重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逐步抬高式三重底,一种是头肩底

必须要注意的是:如果个股在绵绵跌势中突然出现放巨量的涨停(或者拉出长阳线),此时就更要结合成交量和资金性质来判断了。如果明显属于老庄自救,则万万不可随意入场;如果成交量放大过猛,更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底部放量,相反,极可能是主力对后市没有信心以致在半山腰仓皇出逃,后市仍然有较大的下跌空间。总而言之,从底部脱颖而出的第一个涨停板既不能是巨量,也不是缩量,温和放量的涨停板才是最完美的量价配合。

2、双脚探底式建仓

三种走出翻倍行情的“K线”走势,一经发现,马上建仓,后市必有大幅拉升行情

双脚探底式建仓,就是双重底建仓,也称为W底;是指股票的价格在连续二次下跌的低点大致相同时形成的股价走势图形。两个跌至最低点的连线叫支撑线。它的形成是这样的,在下跌行情的末期,市场里股票的出售量减少,股价跌到一定程度后,开始不再继续下跌。"双重底"图形的特点是,两个低价支撑点位置相当,而且整个股价走势中,股价的变动与成交量的变动向同一方面变化。

3、急杀式建仓(挖坑)

三种走出翻倍行情的“K线”走势,一经发现,马上建仓,后市必有大幅拉升行情

急杀式建仓,是打压式建仓的一种,在庄家建仓的过程中,庄家运用早期吃进的一部分筹码,不计成本的大幅度向下砸盘,使市场处于处于极度恐慌性状态,从而抛出廉价筹码,主力再快速吃进。这样的建仓手法凶狠,泼辣,可以让主力拿到更低价的筹码。当主力快速打压股价,挖完坑之后,拿到目标筹码量之后,就会选择快速拉升进行填坑。

4、拉升式建仓

三种走出翻倍行情的“K线”走势,一经发现,马上建仓,后市必有大幅拉升行情

拉升式建仓是一种利用散户惯性思维逆向操作的一种典范。由于市场人士大多会认为主力为了降低成本会采取打压股价进行建仓或主力建仓往往在低位的习惯性思维而采取的逆反手段,把股价推升至相对高位建仓的一种方法。

建仓条件:

1、股价相对历史价格比较低(近两年到三年,跌幅超过60%最好);

2、公司后市有重大利好或大题材做后盾;

3、有足够的资金控盘,具备中长线运作思路。

股市底部特征有哪些?

1、长期下跌后横盘,稍微有反弹,带来少许希望,又突然破位,大家开始更加悲观恐慌。在营业部里则表现为:人员恐慌,打来电话咨询语无伦次,现场客户极度抱怨。

2、股市底部特征有哪些?新股开始持续跌破发行价格,新股上市首日收盘涨幅极低,有的在不久后就跌破发行价格,或开始有股价跌破净资产值的个股出现。

3、前期看多的机构开始悲观和开始实际作空。多头由前期看多开始悲观看空,一直看多的分析师或在媒体上主流的咨询机构开始悲观看空,对前景开始谨慎对待。

4、股市底部特征有哪些?股民散户到大中户均大幅亏损,突然有一天普遍大跌,股民开始加大亏损额;大部分股民已经亏了很长时间和亏了很多,连一些有经验的分析师也开始悲观起来。

5、大跌后又大跌,关键阻力位及重要心理位破了一个又一个,跌跌不休。前期放量的各股又跌破前期平台,舆论一边倒看空,对宏观面和政策利好变得麻木不仁,熊市思维极其严重。

6、股市底部特征有哪些?大盘下跌末期,板块联动脉冲放量及轮换现象加剧,但大盘指数波动区间并不大。

7、市场一片哀歌,跌势加剧,全部人已经失望并丧失方向感。众望所归,大盘需要一个反转的契机。往往此时政策面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新的举措或各类创新题材。

8、股市底部特征有哪些?基金折价现象普遍,尤其是市场主流基金,基金的操作理念受到普遍质疑,主流基金似乎也失去方向感。

股市见底的八条规律

1、市盈率。

股票市场永远在超跌和超涨中循环往复。15年沪指最高曾到5178点,到现在已经跌去47.5%,此时A股到了底部吗?从数据来看,2000年以来,沪深300市盈率均值约18倍,在15年8月份,沪深300个股平均市盈率仅仅13倍,在经济企稳的基本面下,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现在似乎距“底部”不远。

2、下跌时间与空间。

数据显示,一轮牛市之后,大盘下跌时间较长,一般在3个月以上;指数下跌幅度也较大,一般在40%左右。下跌中不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散户,均处于亏损状态,市场亏损面达70%以上。从这一角度看,目前沪指下跌时间和空间已经达到了。从5178跌下来已经半年多了,下跌幅度也有47.5%。

3、破净与破发。

历史大底来临的时候,起码有30%的股票跌破每股净资产,70%的股票的市净率在1-1.5倍之间。现在市场破净的股数量还远远没有达到,上周部分银行股破净,可能算是阶段底部的征兆。至于破发,目前数量也比较少,最近1年内次新股,平均涨幅也在280%左右。

4、成交持续低迷。

2005年沪指在998点附近时,沪市一日成交量仅仅40多亿元。当前股市虽调整较大,但市场交投仍活跃。俗话说,多头不死,空头不止。一般底部来临时,绝大多数人都对市场绝望了,该斩仓出局的人大多都已经退出,剩下的是一些零星的卖出盘,也没有什么人愿意买入,所以较小的卖盘也能让个股,甚至指数下跌。不过,下跌的速度也不会很快,毕竟卖盘有限,所以指数呈现出连续阴跌,在成交量方面则表现为成交持续低迷

5、利好失效。

市场若接近底部,大盘既不会因利空而加速下跌,也不会因为利好而大幅反弹,而是保持自己匀速下行的趋势。此时,绝大多数投资者对市场彻底绝望而选择了离开。7月以来市场密集推出利好,包括IPO暂停、鼓励股东增持、暂停熔断等等,但市场整体表现欠佳。

6、大盘习惯性大跌。

在接近底部之时,大盘往往在敏感时间窗或固定日习惯性大跌(惯性跳水),如2008年股市经常会出现“黑色星期一”,每逢周一股市会莫名跳水。

如果您喜欢以上文章,想了解更多股市投资经验及技巧,关注公众号越声投顾(yslcw927)),干货很多!

声明:本内容由越声投顾提供,不代表投资快报认可其投资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