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黑洞密度更大的物質是什麼?

蒲公英的約定數


可以說,黑洞的發現使我們人類對宇宙,外太空的探索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而黑洞作為宇宙中的一種天體,其密度是非常大的,其平均密度可達3Mc∧2/8πGM,就拿我們地球上任一物質的密度與之之相比,都是比不了的。



我們知道,黑洞是由質量很大的恆星發生核聚變反應後耗盡燃料而發生坍塌形成的,在黑洞形成的過程中,其坍塌壓力十分大,將恆星內部的物質全部碾碎,而黑洞不斷地壓縮,再加上黑洞具有強引力場,可以將周圍的一切物質都吸進它的“體內”,連光線都難以逃脫。黑洞不斷地吸收外面的物質,致使其自身質量越來越大,密度也是越來越大,所以黑洞可以說是宇宙中密度最大的物質了。


難道真的沒有比黑洞密度更大的物質存在嗎?當然不是,比黑洞密度更大的物質就是奇點,對,你沒有看錯,就是奇點,宇宙大爆炸的起始點,它是一個密度無限大,時空曲率無限高,體積無限小的“點”,它是宇宙大爆炸前宇宙的形式,大爆炸之前,宇宙中所有的物質都在它的“體內”,它囊括了宇宙中的一切,包括黑洞也在其中,它存在於黑洞產生之前,但這個奇點並不是黑洞內的奇點。因為奇點是宇宙中所有物質的彙總,是宇宙大爆炸之前就存在的。而黑洞的奇點是黑洞中一切物質的匯聚點,是黑洞形成後產生的,所以兩者之間沒有可比性。


所以說,宇宙大爆炸前的奇點是密度最大的物質,其密度是高於黑洞的密度的。你們認為密度最大的物質是什麼呢?


時間史


可能只有一個:宇宙的奇點。宇宙中任何黑洞的邏輯密度應該都不會超過宇宙奇點,這是毋庸置疑的,因為質量“濃縮”的級別的不同。但物理密度就難說了,因為物理上的密度定義在宇宙早期和黑洞奇點上是否還存在很難說,因為關於奇點的性質,我們並不一定能夠用倒推的思維來看。而我這樣的比較或許也不正確。如此終極問題已經超越了我們的知識和認知的極限,討論似乎變得沒有根據。但既然要答這個問題,還是勉為其難吧。

關於奇點

引力奇點(又叫時空奇點或簡單奇點)是時空中的一個位置,其中天體的引力場以不依賴於座標系的方式變為無窮大。用於描述和度量引力場強度的量是時空的標量不變曲率,其中包括物質密度。由於這些量在奇點內變得無限,因此正常時空的物理定律在奇點內不適用(那密度的定義還適用嗎?)。

上圖:引力奇點的二維扭曲表現形式

引力奇點主要在廣義相對論中進行探討,其中密度在黑洞的中心顯然是無限的。而在天體物理學和宇宙學中,奇點是宇宙最早的狀態。物理學家尚未確定對預測的奇點是否存在(或至少在大爆炸開始時存在),而且難以描述在極端密度下的情況。[頭條·小宇堂——未經許可嚴謹轉載]

上圖:奇點和史瓦西半徑(事件視界)的關係

廣義相對論預測,任何物體坍縮超過某一點(對於恆星而言,就是其史瓦西半徑)都會形成一個黑洞,在其中形成一個奇點(被事件視界包圍)。彭羅斯-霍金奇點定理定義了一個奇點,它具有不能以平滑方式擴展的測地線(啊費心通俗地說就是兩點間最短距離)。這種測地線的終點被認為是奇點。



上圖:奇點的模型。

上圖:有角動量的黑洞的內外視界和奇點模型

宇宙的奇點與黑洞奇點的不同

在大爆炸開始時宇宙的初始狀態也被現代理論預言為奇點。在這種情況下,宇宙沒有坍縮成黑洞,因為目前已知的重力坍塌的計算和密度限制通常基於相對恆定大小的物體(例如恆星),因此密度計算方法並不一定以同樣的方式適用於快速擴展的宇宙大爆炸等空間。



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都不能描述宇宙大爆炸的最早時刻,但總的來說,量子力學不允許粒子存在於比自己波長更小的空間中。但或許這只是理論體系的限制。

神總結

看來只有腦洞的密度可能比黑洞的大了…🤣


小宇堂


黑洞的密度,是一個有趣的值,主要有兩種不同的物理學定義,而且兩種答案都不是很完美,而且會讓你覺得不可思議。

第一種黑洞密度,就是經常能看到的關於黑洞的一般定義裡“黑洞是一種體積無限小,密度無限大的強引力天體”說的那樣,黑洞的密度趨向於無窮大。

實際上,這種說法更準確的是指它的奇點密度,但實際上作為包裹在視界之內的神秘中心點,我們對它的物理性質一無所知,並且認為在那裡的所有已知物理學定律都將失效,所以用已知物理學定律說的“密度”去談不符合已知物理學定律的一種奇異點的密度,是不妥的。


第二種黑洞密度,說起來其實是“黑洞的平均密度”,這種密度的說法,是把黑洞的體積認為是事件視界包括的整個部分,然後用黑洞的質量/體積=密度,這樣算出來的密度有大有小,大的也是無窮大,小的趨向於0(接近真空)。

為什麼會這樣?黑洞的質量根據史瓦西半徑公式(r=2GM/c^2),簡單移項後,你會發現黑洞的質量和黑洞的半徑成正比,但是黑洞的體積和它的半徑卻是成三次方比(黑洞是一個黑球,球體的體積=4/3×πr^3),而密度=質量/體積。這樣算下來,黑洞質量越大,密度成平方下降,黑洞質量越小,密度成平方增大!

這意味著,當黑洞的質量趨向於無窮小時,黑洞的密度無窮大;當黑洞的質量趨向於無窮大時,黑洞的密度趨向於0!

比如我們地球質量的黑洞,史瓦西半徑只有8㎜,密度可想而知有多大,自己算算,而銀河系中心的黑洞有400萬個太陽質量,史瓦西半徑大約為1200萬㎞,這個的密度卻只有水的1000多倍,這密度不升反降!


最近發現的M87黑洞,質量為太陽的65億倍,用史瓦西半徑公式求解出它的半徑,再計算出體積,最後用質量/體積=密度,你會發現這個值跟空氣密度差不多。

上面兩種物理定義的黑洞密度,答案都匪夷所思,無窮大的東西也只有數學裡才會出現,真實的宇宙裡怎麼可能會出現呢?而趨向於真空的黑洞密度,更加匪夷所思,黑洞這種質量越大,密度反而更低的特性,使得我們都懷疑宇宙本事是不是就是一個包裹在巨大的黑洞視界之內呢?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談論黑洞的密度,根本沒什麼意義。

而且科學家認為的黑洞“三毛定律”,只有質量,電荷,角動量,根本不管密度。


擋不住的熵增


目前看來,只有奇點,而且這個奇點是宇宙大爆炸發生時的奇點!

準確地說,奇點並不是一種物質,奇點具體是什麼,目前人類理論都無法得知。根據廣義相對論的推測,奇點是一些極限值存在方式,體積無限小,密度無限大的存在方式,你能想象出是怎樣一個東西嗎?

你肯定想象不出,任何人目前也想象不出!

不過我們想象一下,一個體積無限小的奇點竟然蘊藏著如今我們看到的所有物質,這是何等的不可思議?

說白了,宇宙大爆炸時的奇點就是宇宙的一切,它為什麼會急劇膨脹至今沒有一個明確的詮釋。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宇宙奇點是密度最大的“物質”!

那麼宇宙大爆炸的奇點與黑洞的奇點有什麼不同,它們的密度一樣嗎?簡單說,不知道,但我們可以去猜測!

宇宙大爆炸的奇點是一切的總和,而黑洞奇點是黑洞形成的,宇宙奇點沒有因果關係(起碼目前如此),黑洞奇點有因果關係!

不過有科學家猜測,宇宙奇點和黑洞奇點或許是一個東西,宇宙奇點是某個超級黑洞吞噬過多物體後達到一個臨界值,然後突然爆炸膨脹,形成宇宙!如果真的是這樣,意味著宇宙肯定不止一個,會有多重宇宙的存在!

當然,關於黑洞的一切只有兩個字:猜測!那麼不妨大膽說出你的觀點!


宇宙探索


理論上是沒有了,超級黑洞或是還沒發現。黑洞其實一秒種就塌縮無數米。黑洞兩極發出的純能量束叫伽馬射線暴,能摧毀幾十光年外的一切。


黑洞也是星體,黑洞是密質最高的,但超級黑洞更高,最高級就是兩極發出純能量束的黑洞(銀河系中間的那個), 黑洞的產生—舉個例子:一個比太陽大40以上倍的恆星,當恆星的氫碳原子(燃料)用完,這顆恆星就會變成白矮星,然後白矮星的碳原子用完,白矮星內就會產生鐵(鐵可以吸收能量),最後白矮星萎縮,最終變成黑洞!(白矮星可以吸收其他恆星的氫原子,繼續變化升級成為黑洞。


其實黑洞的密度都不一樣,有大有小,這取決於他形成的條件和它自身的類型。至於奇點,目前還沒有科學依據說黑洞內一定存在奇點,奇點可以存在宇宙任何時空,其次關於奇點的定義,奇點是一切物理定義無效的點,所以奇點不是天體

目前物理學描述黑洞奇點是,密度無限大,體積無限小,而且無法觀測,是根據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方程的一個解而推導得出的奇特星體,所以假如奇點存在,現有的物理學正確,那麼比奇點更緻密的天體不復存在,當然民科除外。


比黑洞更緻密的天體,就是宇宙大爆炸那個蛋一一奇點,沒有比這更緻密的天體了。這是宇宙大爆炸理論的根源,來之於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有對立就有統一 ,宇宙在擴張膨脹,脹到無限大就是收縮,最終演變成一個奇點,這個未來的奇點集全宇宙的物質能量,緻密的奇點沒有空間,沒有時間,這個熟透了的宇宙蛋一一新奇點,再來一次大爆炸,一個新宇宙誕生了,空間和時間繼續無限延伸。


宇宙歷史大揭密


其實黑洞是什麼物質至今科學還沒有定義,比黑洞密度大的物質怎麼可能知道。

現在只能用一種假說,說明黑洞,黑洞裡面的元素都是“超物質”,如果有類似鐵銅鉑等金屬元素在黑洞裡早就被“合成其它元素“,不斷的吞噬,合成,硬度非常大,無時無刻地反應,還原等化學反應,且有非常多的現象,裂變,聚變,捕捉,再裂變聚變,不斷地反應,形成了密度非常大的黑洞,引力大得可怕,一切靠近黑洞的物質全被吸引捕捉,無一例外的能逃脫。

所以黑洞是宇宙的極端,是否還有比黑洞密度更大的物質,那是人類自己的定義。


ZZH晴陽藍天風和日麗


黑洞只是質量大,不是密度大,大黑洞的密度甚至比空氣還要小。


令狐令狐令狐


按照唯物論觀點:比黑洞質量更大的物質應該是大爆炸理論中的那個奇點。如果大爆炸理論成立的話。


勿入局


黑洞是星系的心臟,星系中的黑洞從積吸盤兩側方向發送高能粒子和從積吸盤盤面方向吸收低能粒子,使星系中形成能量循環,能量介質形成環流。能量介質從積吸盤盤面方向流回黑洞,為星系中的天體提供向黑洞方向運動的能量,加強了星系內部引力,使星系內部的引力變成強相互作用力。

黑洞裡的物質都轉化為高能粒子,從積吸盤兩側釋放出去,黑洞是中空的,沒有密度,任何物質的密度都比黑洞的物質密度大。


太上邪神


能夠形成黑洞而言都是恆星級,只有恆星質量巨大坍塌而才能形成黑洞,恆星質量越大密度也越大,形成黑洞也越大。例如鋼體形~地球~岩石行星密度比流體形~木星~氣態行星密度大。洪荒時期大爆炸形成中心質點密度比黑洞密度都大,現在先進天文望遠鏡可以探測到大爆炸中心質點周圍附近所有天體空間中星系星球包括黑洞都被吸引過來圍繞大爆炸中心質點旋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