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德三國集體表示支持在伊朗的歐洲企業,這對伊朗來說有什麼意義?

戰略忽悠局小助手

伊朗的紅線在於美國退出協議後不會影響伊朗的生意,而歐洲領導人的表態就是要給伊朗定心丸吃。

對於伊朗來說美國的退出不是問題,雙方之間的貿易量微乎其微,哈梅內伊真正在乎的是歐洲和亞洲。



歐洲當然知道伊朗的利益所在,和伊朗維持貿易也符合歐洲的利益。對於歐洲來說,維持伊核協議不僅能讓他們和伊朗進行貿易賺錢,而且還能限制伊朗的核技術,這樣的好事怎能讓他們輕易放棄。



可是想法是美好的,現實卻很殘酷的。美國的制裁歐洲的企業家們不得不放棄和政治家們統一戰線的想法。道達爾、標緻雪鐵龍、空客等一系列歐洲知名的企業宣佈停止和伊朗進行貿易直到獲得美國的制裁豁免,美國的金融觸角已經遍佈了這些歐洲的大企業,對此它們不得不屈服。



這些企業家的反水也讓歐洲領導人的呼籲變成了空口號,伊核協議的未來生死難料!


鐵腕時局

這應該是歐洲對《伊核協議》最後的努力了,就算不為伊朗,也得為了自己!

歐洲一直在努力,伊朗一直在破壞!

特朗普早在競選時就說過:《伊核協議》是全世界最糟糕的協議!並揚言上任後一定會廢了它,同時喊出的還有一大堆諸如“修牆”“禁穆”“遷館”等一大堆看似不靠譜的構想,但全世界都沒把特朗普的競選口號當回事,只當是黃毛老頭為了拉票的瘋言瘋語,但其上任後,所有的任前承諾都逐一被兌現,這個時候,關於《伊核協議》的事,還是沒人重視,包括伊朗,濃縮鈾繼續搞,導彈繼續造,“伊斯蘭革命”繼續輸出!壓根就沒想過大嘴巴老特真敢這麼幹,

一直到了今年3月5號,在白宮與內塔尼亞胡會談時表示:如果伊朗不接受新條款,美國將退出《伊核協議》,並給出了最後期限:5月12號!

隨著時間的逼近,最先感覺到威脅的並不是伊朗,反而是歐洲,默克爾和馬克龍為了這個事,不惜舟車勞頓親自跑到美國,擺事實講道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希望老特改變注意,軟的硬的都用了,但收效甚微!

不管怎麼說,歐洲起碼用各種方式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反觀伊朗,自家的事情,自家卻並不上心,一直拿“強硬”當本事,動不動就是:“如果怎麼樣,,,我就怎麼樣,,,”,用威脅硬扛老特,但讓伊朗沒想到的是,黃毛鬼可沒奧黑子那麼軟弱,時間一到,毫不猶豫地宣佈“退群”,,,伊朗失去了第一次機會!

即使如此,歐洲還是在第一時間表示將要留在《協議》內,支持伊朗的同時,保護在伊朗的歐洲企業,為了一個生意夥伴,不惜得罪傳統盟友兼世界老大,算得上仁至義盡了吧!

但伊朗的態度依然是以“強硬”相扛為主,除了“強硬”,就是繼續向歐洲施加壓力,從克里夫“希望歐洲儘快拿出態度”這句話中我們可以聽不來:伊朗彷彿是訛上歐洲了,而且根本沒有尋求談判的誠意,,,伊朗失去了第二次機會!

彭佩奧的12項新條款,其中只有4項核心內容,如果伊朗有談判的誠意,完全還可以在剩餘條款裡找到損失最小的突破口,但哈梅內伊隨即推出“3項條件”繼續硬扛,這下連普京都看不過眼了,態度急轉彎,表示不支持!,,,伊朗失去了第三次機會

這次“致信”,也許是歐洲最後的努力了!

歐洲的努力不但是顆粒無收,而且挺身而出的仗義,不但沒能感動伊朗,哈梅內伊的3項條件,絲毫不能撼動美國堅如磐石的決心,其真實明顯是在要挾歐洲,繼續希望歐洲為其出頭,為了“反美”的精神不倒,妥協是不可能妥協的,這輩子都不可能妥協的!但伊朗似乎一直不明白一件事:有些事情必須得靠談判才能解決,而談判就是妥協的藝術,無可挽回的事情,只能“死馬當活馬治”,能拿回多少算多少,核彈為你欲也,制裁為你不欲也,甘蔗哪有兩頭甜,世間哪兒有那麼好的事?

該說的說了,該做的做了,但政府的意志根本無法與企業的利益“協同作戰”,如果企業遭到制裁,損失的就是真金白銀,歐盟競爭力又將遭到削弱,隨著90天期限的逼近,繼道達爾,安聯保險,馬士基等歐洲大型企業紛紛退出,法國標誌也在4號宣佈退出伊朗,從利益的角度出發,他們只能選擇美國,而不是伊朗!

都這個時候了,伊朗居然把前幾天哈梅內伊提出的:繼續生產提煉濃縮鈾的離心機和核燃料!作為通知發到了國際原子能機構,法國當即表示:伊朗增加鈾濃縮能力已經觸及了“紅線”,,,

其實,於其說是觸及了“紅線”,倒不如說是觸及了“底線”,我在努力,而你在拆臺,這事能辦成嗎?內塔尼亞胡也不失時機地親赴歐洲,展開了對歐洲的外交攻勢,希望歐洲放棄協議,,,

歐洲現在面臨美國的制裁壓力,以色列的戰爭壓力和伊朗退出協議的3方壓力,如果歐洲不能在三者之間找到平衡點,最後受傷的就是除了伊朗,還有歐洲!


從開始到現在,歐洲就有意無意地將自己綁在了伊朗的戰車上了,眼看事情已經無可挽回,騎虎難下之時,只能以致信的方式,希望美國不要制裁歐洲企業,從雙方交流者的級別和方式,我們不難看出,歐洲政府對《協議》已經失去信心,只能以務實的態度,將企業損失降到最低,而實際上,歐洲此次所推出的《阻斷法案》,只能最大程度上保護自己的企業,對伊朗將要面臨的制裁,起不到任何作用!通觀整個事件的過程,我們發現:伊朗其實是自己將自己逼到了死角!

冷兵器TILLLINDEMANN

簽署《伊朗核協議》,伊朗經濟取得快速發展

巴列維王朝時期的伊朗是中東經濟發展最好的國家,在20世紀60、70年代,年均經濟增長率超過10%。但到了1979年,霍梅尼革命推翻巴列維王朝以後,伊朗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權;1980年,美國總統卡特宣佈對伊朗進行經濟制裁,同年,兩伊戰爭爆發。經過9年兩伊戰爭的消耗及美國的經濟制裁,伊朗經濟一直髮展緩慢。伊朗擁有世界第二大天然氣儲量、第三大石油儲量的伊朗,可謂得天獨厚。2013年,溫和派魯哈尼當選為伊朗總統以後,尋求與西方國家和解。終於在2015年,伊朗與美國、中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六方簽署了《伊朗核協議》,並在2016年得到了安理會一致同意,正式取消對伊朗經濟的制裁。取消經濟制裁以後,伊朗經濟迅速發展,當年經濟增長率超過了13%!伊朗簽署伊核協議、放棄發展核武計劃目的就是為了發展經濟。

簽署伊核協議代表合影

英法德三國制裁歐盟在伊朗企業是在挽救伊核協議

目前,數十家歐盟大型企業在伊朗有數百億歐元的投資!歐盟在伊朗的企業是維繫歐盟與伊朗關係的紐帶,也是雙方維護伊核協議的經濟基礎。6月4日,根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英法德三國表示會繼續留在伊核協議內,三國外交部長和財政部高級官員,致信美國,要求美國不要致信在伊朗的歐盟企業!

歐盟為了挽救伊核協議、保護歐盟在伊朗投資企業的利益,甚至起動了“阻斷法令”!按照“阻斷法令”,一旦美國因為對別國的制裁而影響到歐盟企業,則無需遵守美國的制裁規定!根據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計劃,將於2018年8月6日重啟對伊朗的經濟制裁,歐盟的“阻斷法令”也將在同一天生效!

歐盟為了挽救伊核協議,已經發出了最強音!接下來,看美國如何應對、伊朗如何回應。


美國觀察室

英法德已經不是第一次表態了,但在伊朗看來這只是緩兵之計,光喊話對伊朗沒有一點實質性的意義,歐洲希望通過外交手段來影響美國的幻想註定破滅,面對美伊各自的底線歐洲處於近乎無解的尷尬局面。


歐洲在不斷的喊話,企業卻在不斷的撤出。殘酷的現實擺在企業面前,美國市場和伊朗市場你要哪個,我想這是一道送分題,只要在美國有經濟利益的企業都會選擇美國。法國標緻雪鐵龍集團,丹麥航運巨頭馬士基、法國能源企業道達爾、德國保險公司安聯等均已做出了選擇,都明確表示如果面臨美國的制裁將撤出伊朗。所以歐洲各國的喊話只是表明立場,對面臨經濟金融再遭封鎖的伊朗毫無用處

伊朗寄希望於歐洲保障核協議,歐洲寄希望於通過外交來影響美國改變決定,染並軟沒有一點用處。伊朗希望施壓歐洲讓歐洲影響美國達成保障伊朗利益,而歐洲一直在祈求在掙扎,希望通過外交來影響美國,但現實是特朗普在利益面前是“很有原則”的人。馬克龍的電話被慫回來了,梅姨的通話勸解也被直接無視了,昨天英法德又聯名上書,要求美國豁免進入伊朗的歐盟企業,結果可想而知不會被採納。歐洲希望通過祈求和外交,來改變美國的制裁決定,其結果註定是慘淡收場幻想破滅。


伊朗認為自己受到損失是由於西方的原因,伊核協議迄今並未為伊朗經濟帶來太多起色。面對制裁伊朗與的金融匯兌將無法通過銀行系統正常進行,企業來了又走,使伊朗的經濟無法穩定,失業率仍居高不下。美國的再次制裁將徹底擊垮伊朗的經濟影響伊朗的社會安全,而伊朗需要歐洲直接解決這些問題。但歐洲確只是喊話和勸說伊朗讓步,在協議到期後伊朗核活動的監督、伊朗彈道導彈研發計劃以及伊朗的軍事勢力外擴問題上雙方不發達成共識,幾乎處於無解的局面。

英法德對美國退出伊核協議的決定持否定態度,為了挽救伊核協議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但現實是在美國的強大制裁手段下,歐洲的企業難以頂住制裁的壓力,而在同伊朗30億歐元和美國1700億歐元的貿易選擇上,歐洲也沒有過多的選擇餘地,所以最後成功的機會可能十分渺茫。關注留言,查看更多!


對於伊朗肯定是大好事,因為這意味著進一步的歐洲資本湧入,相當於伊朗的被動的改革開放和招商引資。境外發達國家的資本湧入,會帶來大量的產業轉移,勞動力需求以及貿易綜合,也就是說,歐洲未來可以藉助伊朗,拉到更多的什葉派國家市場,這對於雙方都是好事。


歐盟繼續釋放信號支撐伊朗

雖然這不是領導人級別的重磅表態,但是這已經是歐盟陣營第三次在細節級別側面體現對於伊朗的支持了,之前的一次可能諸君不一定來得及關注,那就是北約秘書長公開表示,北約不願意介入任何形式的伊朗與以色列衝突,而一旦爆發了戰爭,北約也不會採取任何形式保護以色列。北約的這一則表態還是比較打臉以色列的,畢竟此前內塔尼亞胡剛剛進行了歐洲遊,試圖說服歐洲國家放棄伊核協議。


美國有沙特,歐洲要伊朗

歐洲不像美國,歐洲可以說,基本上是沒有原油開採的,所以歐洲的原油依賴度,基本上是85%以上的,天然氣依賴度,也是高於百分之70%,這導致從能源安全的角度考慮,歐洲首要考慮的就是能源供給安全,而供給安全的優選是誰呢?當然是俄羅斯和伊朗。

去年美國製裁俄羅斯,許多歐洲國家也不得不上船,而這樣的結果是東歐許多國家冬天一度斷氣,沒有暖氣的12月和1月讓歐洲國家吃盡了苦頭,而英國則是從芬蘭挪威緊急進氣的情況下,才敢和俄羅斯硬碰,度過了這個冬天。在敘利亞戰事吃緊的情況下,歐洲的地中海油路基本上除了利比亞以外是中斷的,而要從沙特和伊拉克進口,則需要遠繞好望角或者蘇伊士運河,這種能源成本是得不償失的。在美國擁有沙特,以及美國逐漸不帶歐洲玩的情況下,歐洲開始了自己油庫的打造,而從當前的局勢來看,就是伊朗了。


握手什葉派

在奧巴馬時代,歐洲當了多年的急先鋒,法國出面領頭收拾自己後花園利比亞,強勢出兵馬裡,英國則負責在歐債危機之中擺平所有的疑美勢力,德國則負責花錢收買東歐搖擺國家,但是在地中海系列運動之中,歐洲卻沒有換來實質的利益,反而法國英國還遭遇了恐怖襲擊和難民潮水一直得不償失。在美國通過貿易戰問題顯露出自私自利丟棄歐洲的情況下,歐洲開啟了自己明面上不和美國掰手腕,但是私底下自找出路。相信這也是給特朗普上一課國際政治博弈,讓他學到並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靠軍事能力和政治影響力解決。隨著歐盟和什葉派頭羊伊朗的親近,此後在什葉派陣營之中,相信歐洲也能獲得更多更大的禮包。


畢竟,現在不和美國做朋友,獲利更多。


七師弟

現代國家交往最重要的就是國家利益,英美德三國支持其在伊朗的歐洲企業,目的就是在維護歐洲企業的利益,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對伊朗的支持。英法德三國致信美國,要求美國不要制裁在伊朗的歐洲企業,實際上也是在維護本國企業利益不受損。

現在伊朗為了獲得對自己最有利的條件,也在不斷向歐洲國家施加壓力,如果歐洲國家不能說服美國取消對伊朗的制裁,伊朗很有可能會退出伊核協議。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曾表過態,伊朗不會既遵守伊核協議放棄研發核武器,又接受美國的嚴厲經濟制裁,這對伊朗不公平。

據伊朗國家電視臺4日消息,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當天宣佈命令,要求伊朗原子能組織立即提高鈾濃縮能力。伊朗這是在向美國和歐洲國家施加壓力,要麼繼續履行伊核協議取消對伊朗制裁,要麼伊朗將退出伊核協議,然後重啟核武器計劃。

歐洲國家雖然在盡力斡旋,即使不能令美國完全放棄對伊朗進行制裁,至少可以放過跟伊朗進行貿易活動的歐洲企業。但是,對於英法德三國的苦苦哀求,能不能放歐洲企業一碼,還要看特朗普政府的心情。這些年,歐洲國家一直跟隨美國,現在在美國眼裡已經沒什麼地位了。

對於伊朗來說,必須要做好迎接美國製裁的準備,按照特朗普政府的做事風格,很有可能不會放過在伊朗的歐洲企業,接下來伊朗將會面臨更加糟糕的經濟形勢。


銘蘇先生

奧巴馬政府時期簽署的伊核協議從大方向上改變了伊朗所面臨的西方制裁困局,按照協議的規定伊朗擁有發展民用核技術的權利,承諾不會發展武器方面的核技術。同時允許國際原子能機構對有懷疑的設施進行核查,在核查沒有問題後聯合國、美國、歐洲將逐步解除對伊朗的各項制裁。若確定伊朗違反了該協議,制裁將會自動生效。

伊核協議本身就是解決伊朗核問題的重要舉措,特朗普上任後覺得伊核協議無法達到自己的某些特殊需求,決定退出伊核協議並且同時要求自己的歐洲盟友英法德也要退出伊核協議。

到目前為止伊核協議的執行意義已經很小了,因為伊核協議當中最大的締約方美國選擇退出,英法德再堅持下去與伊朗保持合作的意義已經不大。目前伊核協議更多的是歐盟與美國之間博弈的一張牌而已,歐盟無法左右美國的對伊政策,只想通過這件事在其他方面的談判中獲得些許砝碼。

歐洲企業在伊朗牽涉的利益遠比美國巨大,如果美國開始重新全面制裁伊朗,那麼這些歐洲企業必將遭受巨大損失。為了使在伊朗經營的歐洲企業得到伊朗政府的配合,英法德必然會要有所表態,那就是支持歐洲企業在伊朗的存在。

在美國以決定製裁伊朗的情況下,歐洲企業在伊朗繼續經營顯然使非常矛盾的。況且英法德並沒有與美國進行實質對抗的實力,至於三國集體表示支持在伊朗的歐洲企業,更多的是出於一種策略上的需求。畢竟胳膊擰不過大腿,到關鍵時候該撤還得撤。


異域邊緣

如果有英法德三國支持,又有中俄二國的堅定支持,象徵著伊朗代表世界正義一方得到多助,對伊朗來說也意義重大,這樣伊朗就減輕了來自美國的沉重懲罰,美國的經濟封鎖那是非常糟糕的。有5國支持這樣伊朗需要的一切產品,比如:客機,武器等基本上都能在5國中購買所要的需求,伊朗的石油等資源也能賣給5國。這樣美國的制裁就對沖輕了很多,伊朗也可以鬆一口氣了。問題是英法德三國能堅持多久,不會被美國的壓力壓垮,到時又不敢支持伊朗了,伊朗最擔心的就是這個了。


烏龜比兔子好

在美國真正實施對伊新協議之前,此舉對於伊朗來說沒有任何的意義。

在伊朗嚴格遵守伊核協議的前提下,美國總統特朗普5月8日單方面宣佈退出伊核協議,準備對伊朗執行更嚴厲的制裁。英法德三國因考慮歐洲局勢的戰略利益因素希望特朗普依舊遵守伊核協議的願望破滅後,開展了對伊朗進行安撫,對美國進行磋商的政策。眾所周之,無論英法德如何的舉措,最後做出決策的都是美國。而美國決定的協議不管英法德如何對抗,都會有效地得到執行。伊朗一旦被美國製裁,將會造成伊朗國外經濟受挫國內社會不穩,而伊朗唯一的抗衡手段就是研發核武器,但且不論伊朗是否能研發出核武器,都將面臨美以戰爭的威脅。
對伊朗來說,美國在不久的將來是否能實施新的對伊制裁協議;如果有新的對伊制裁協議,英法德能多大程度消除美國的制裁影響才是對伊朗有實質意義。


山合水

我覺得不能光看英法德三國說了什麼,更要看伊朗說了什麼以及伊朗現在的處境。歐洲三國的表態主要是衝著美國說的。說難聽點,給我的感覺是英法德三國在拿“伊核協議”做籌碼與美國談條件做交易。並沒有真心關注伊朗的利益。為什麼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會在4日當天表示,已要求伊朗原子能機構就提高鈾濃縮能力作準備?為什麼哈梅內伊說:“一些歐洲人在討論限制我們的防禦性導彈項目,我要告訴這些歐洲人,‘限制我們發展導彈是永遠實現不了的夢’。”?在哈梅內伊的話裡透露出歐洲國家在維護“伊核協議”的立場上已經有了微妙的變化。把此前不屬於“伊核協議”內容的導彈問題又拿出來與伊朗討價還價。這種做法恰好是美國一直希望看到的。英法德三國重複強調要維護“伊核協議”,但維護協議就要有實際行動。這一邊美國製裁的效果已經顯現,而另一邊歐盟除了表態以外實際上對於伊朗的經濟損失卻無能為力。從某種程度上說如果這種現狀維持下去真正的輸家是伊朗。正是歐盟這種態度和實際行動上的不一致讓伊朗很是惱火。


英法德三國集體表示支持在伊朗的歐洲企業,這種論調有什麼實際意義嗎?從道達爾集團、馬士基航運公司等歐洲大型企業的撤資行為中就能看出,歐洲很多企業在美國有龐大的業務和金融關係,這些企業不可能因為政府的一句表態而無視企業的經濟利益。如果政府要求這些企業回到伊朗,要麼歐盟說服美國法外施恩,要麼歐盟就要對企業做出相應的政策性補償。不過到目前為止至少是伊朗方面沒有看到歐盟的具體措施和明顯效果。現在的局面是,美國對伊朗打出了制裁的拳頭,英法德三國是站在邊上只動嘴不動手力挺伊朗留在“伊核協議”內,而伊朗是拿著歐盟的白條挨美國的拳頭。所以目前伊朗採取在呼籲歐盟加強同伊朗經貿合作的同時,也不斷對歐盟釋放出強硬的信號。這就是為什麼哈梅內伊公開表示,已要求伊朗原子能機構就提高鈾濃縮能力作準備的原因。伊朗對歐盟的不滿溢於言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