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家長或未成年的孩子角度,你如何看待上海盧浦大橋「母親批評孩子後孩子跳橋」這件事?

隨心品格


巧得很,就在去年的一個晚上,我在家裡跟我媽閒聊,說過這個問題。

起因是她隔壁班上的一個孩子,在學校闖了禍,回家被家長罵,然後半夜偷偷摸摸起來,跳樓自殺了,鬧得整個學校沸沸揚揚。

我媽的反應和上一代的很多家長如出一轍:“你說你們現在的小孩,心理承受能力怎麼這麼差?我們當年沒吃沒喝,被你外婆打大的,不照樣活得好好的。到了你們現在好了,吃飽喝足,啥都不缺,結果一點小事就動不動尋死覓活的。”

我想了一會,跟她說:“不是現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變差了,而是因為社交媒體變發達了。以前小孩被逼得喝農藥自殺,沒有新聞能上。”

然後我又補充了一句:“而且趕上計劃生育。以前罵死一個,好歹還有一個,父母就知道珍惜了,不把小孩往死裡逼。現在罵死一個,就全沒了。”

=====================================================

其實很多事情不是誰對誰錯,而是兩代人之間的互相不理解。

子女無法理解,父母說出那麼兇惡絕情的話,其實只是成年人世界的氣話,過了就消散了。他們當真了;

父母也不會相信,子女會因為兩句氣話就真的自殺,可能直到他們跳下去的前一秒,父母還對著他們大吼“你跳啊,有本事你跳啊!”

我們這一代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大部分或多或少都有過一些自殺的念頭吧。

所以才會在看到這條新聞的時候,這麼心有慼慼焉。

因為我們看到的不是一條陌生生命的逝去,而是看到了當年差點走到這一步的自己。

我小學五年級,從蘇北老家跟著父母轉來南京,剛過來的時候,人生地不熟,很多小縣城裡的習慣、鄉音和衣著打扮,都成了身邊同學們指指點點的笑料。

父母當然不會當做一回事,他們身上的壓力更大,家裡貸款買了一套房子,對於那時候的我們家來說,每個月的還款像是天文數字一樣,壓得他們都喘不過氣來,父親每天都是10點之後才能回家,母親剛來的半年裡,檔案關係沒轉過來,找不到工作,在家裡天天做家務,偶爾打打零工,卻因為賺不到錢而更加焦躁。

在他們眼中看來,孩子應該是無憂無慮的,他們大人才有壓力才對。

可是不是的,孩子的壓力絲毫不比他們小,可孩子的抗壓能力遠遠沒有他們的大。

那個時候雖然被嘲弄欺負,可我有兩個優點,一個是成績好,一個是能打。成績好姑且不說,在打架方面,從小在徐州街頭巷尾跟同齡孩子打群架打得塵土飛揚頭破血流的我,到了南京之後,發現即使是所謂最混混的班上同學,打起來也跟軟腳蝦一樣。

不行啊。

那時候家裡的窮困讓我過早的懂事了些,知道不能給家裡添麻煩。被欺負了幾次,能忍則忍,實在忍不了了,我才動手反抗。

小學的一年多還算平靜,等到升到初中之後,班上的男生們開始陸續步入青春期,那個年紀的孩子們總有一種天真的惡毒,我的髒亂和家鄉話就成了他們重點攻擊的對象,直到後來忍無可忍了,我跟他們打了兩次架。

現在想想,那個時候的我真的很能打。

第一次,硬生生踢折了一個嘲笑我的同學的胳膊。那時候班上的同學都開始流行穿運動鞋,我沒有,我只有家裡的三雙白色的“doublestar”,12塊一雙的小白鞋。我不敢跟家裡提要求,母親也並不知道這些事情,她給我買雙星小白鞋的原因很簡單,省事,家門口的批發市場,30塊錢直接拎三雙回來。那一次他們在體育課上,圍著圈嘲笑我,說我只有一雙鞋,我就漲紅了臉解釋,說不是的,我有好幾雙,只是都是一樣的而已,他們就嗚嗚地起鬨,我急了眼,衝上去踢為首的那個,他就用手去擋,可我踢著踢著,就紅了眼,跟發瘋了一眼拼命踢,什麼都不知道了,等到被體育老師拉開的時候,才發現他倒在地上,捂著右手,後來去醫院檢查,結果我到現在都記得:“部分軟組織挫傷,輕度骨裂”。

第二次更簡單,他們嘲笑的是我的褲子,初中的時候我開始長個子,母親秉持著傳統能省則省的觀念,直到我的舊衣服穿不下了,才會去給我換新的,以至於我常常穿著緊繃的衣服和褲子去學校,有一次早上,進班的時候,幾個男生當著同班女生的面,指著我褲子因為小了而緊繃著的某個地方,開始說一些羞辱性的詞。具體的我就不闡述了,結果是跟我扭打在了一起,被我一肘打到了其中一個男生的嘴角,後來去醫院縫了七針。

第一次打完架後,母親知道原委,態度還算好,帶著我去賠禮道歉,回來後雖然生氣,但還是耐著性子教育了我,讓我以後不準跟同學打架;、

到了第二次的時候,她帶著我去醫院給人家賠禮道歉,賠了錢之後,回來的路上一句話都沒跟我說。

到了家裡,奶奶心疼我,煮了雞湯,看我進門後就趕緊幫我拿書包,要給我盛一碗,我媽忽然一瞬間爆發了,把包惡狠狠地砸在我的腳下,說你還有臉喝雞湯,你還有臉吃飯,你給我滾,你現在整天除了學人打架你還會幹什麼?我們家沒你的飯吃,你滾!

我愣在了那兒。

奶奶連忙在中間勸著,我媽坐在沙發上,罵了好久好久,我其實已經記不得她後來說了什麼了,我滿腦子都只有那句話“我們家沒你的飯吃了,你滾”。

那天晚上,我真的偷偷摸摸收拾了小包。

我沒帶衣服,沒帶錢,我覺得這都是“他們家”的,我拿了就算是偷。我只裝了兩本書,帶了一點吃的,我想我能去哪兒呢?

我想回老家了。

現在想想很可笑,可我當時的想法,就是揹著包,往老家的方向走,能走到算運氣好,走不到,死在半路上,我也認了。

可是第二天一早,我準備偷偷摸摸走的時候,卻發現我媽起得更早,給我把早飯都做好了,看到我起床,就像是昨天沒罵過我一樣,匆匆忙忙地說,你趕緊吃早飯,吃完去學校,我先去上班了。

然後就風風火火的真的走了。

我當時呆站在家門口好久好久,眼淚刷地一下就下來了,默默回到自己房間裡,把書和吃的換成了課本和作業,吃完早飯,去了學校。像是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一樣。

其實,如果當時我媽沒有給我做早飯,沒有匆匆忙忙地比我還早地趕去上班,讓我覺得她特別特別辛苦,特別特別不容易的話。

也許那天我真的就走了。

我後來想過很多次,如果我真的走了會怎麼樣,會被人販子拐走嗎?會被人搶嗎?會被警察帶回來嗎?還是會有什麼別的事情發生?

所以當我看到視頻裡這個跳下去了的十七歲的少年的時候,我的耳邊轟地一下就懵了。

我忽然想起了很多很多年前,那個還是小孩子的,揹著書包站在門口,準備離開這個“沒有你的一口飯吃”的了家的心情。

我為什麼會離開?

因為那時候我當真的。

我真的覺得,他們不要我了。

這個家也不要我了。

我猜他跳下去的時候,心情應該和我那時候的一模一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