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曾經號稱「天下之中」,爲何現在連省會都不是?爲何古今差別如此之大?

華夏上古歷史探幽


這個邏輯很有意思。“天下之中”就一定要政治地位很高?你有錢就一定長得帥?

作為我國八大古都之一,洛陽的歷史可謂極盡輝煌,是名副其實的“十三朝古都”。

但是,洛陽的輝煌和長安是分不開的,在陸上絲綢之路極其繁榮的唐朝以前,長安和洛陽是帝國統治核心的雙子星,武周時期甚至是地位極其高的“神都”。

但是,當陸上絲綢之路走向衰敗,長安和洛陽也隨之水落船低。但長安的命運明顯要比洛陽好太多,在西安宋朝以後作為西北重鎮到今天的西北第一城,西安的發展雖然大不如前,但是終歸還是陝西省的省會,西北地區的中心城市。

而洛陽,不僅失去了國都的身份,政治地位更是一落千丈,成為河南省一個普通地級市,經濟地位更是掉到3線以下!

同樣是曾經的鑽石,為何西安只是掉到了白銀,洛陽就掉到了青銅以下了呢?為何古今反差如此之大?靜夜史認為有幾個原因:

1、地形不好

地形不好直接影響城市的發展,而歷史上城市發展直接影響今日城市的規模。洛陽就是吃了地形的虧!

在先前的文章中,靜夜史曾經分析過地形對於城市發展的重要性,即:

好的地形如同如同臥鋪,對於長途旅行的乘客不是必需,但是有了會更好!

而洛陽不行!

洛陽的三面阻山,西有中條山、崤山,南有熊耳山、伏牛山,東有嵩山。唯有北面沒有大山阻擋,不過有黃河橫亙於北。

洛陽和長安一樣,是典型的四塞之地,這種城市地處山地平原中心,四周有關口扼守,比如“洛陽八關”,可以形成非常有效的防禦態勢,這是洛陽能層位長安陪都甚至國都的最大優勢。

但是,由於洛陽平原的面積遠遠小於關中地區的“八百里秦川”,導致洛陽一旦被周邊勢力圍困,勢必很快陷入困境。因為洛陽盆地面積狹小,不足以支撐洛陽的消耗。

因此,歷史上洛陽必須和長安聯袂,才能形成穩固的局面,長安和洛陽互為後方,可以有效支撐帝國核心的穩定。

不過因為洛陽盆地狹小,意味著洛陽經濟腹地面積狹小,對洛陽城市的發展形成了巨大的掣肘。尤其是和平年代,洛陽的地形和東部平原上的城市相比明顯後勁不足。

省會的選擇,要麼是本省最大的城市,要麼是最具有潛力的城市,洛陽因為地形的限制,特別是長安的隕落,從此徹底掉出一線城市的序列!

2、區位不好

一般而言,一省的省會基本都靠近本省的自然中心,這樣對周邊各地區的距離相對均衡,有利於拉動周邊各地區的發展。

洛陽雖然靠近“天下之中”,但是對於河南省而言,位置確實太靠西了。

一般來說,如果河南平原東部沒有大的城市,洛陽還是有機會成為河南省省會的,畢竟相比於地理位置的居中,帶領全省經濟更上一層樓才是主要目標。

但是洛陽的東邊,實在都不是些等閒之輩。

我國有八大古都,分別是:北京、南京、西安、杭州、安陽、洛陽、鄭州、開封。河南省佔四個!所以洛陽並不孤單。

不孤單帶來的是沒機會,因為洛陽做過國都,鄭州和開封也做過國都,特別是開封,在北宋時期是全世界最繁華的城市,哪一點比洛陽差了?

唐朝滅亡後,長安和洛陽隕落,開封成為封建王朝的都城,伴隨著政治中心的東移,經濟重心也開始向南移,東南地區成為經濟最發達的區域。在這樣的條件下,誰更靠近東南,誰的經濟發展潛力就越大。很明顯,開封最明顯。

北宋時期,大運河不再經過洛陽直通長安,而是在開封中轉,開封成為全國的交通樞紐,成為河南最發達的城市!

元朝創立行省制度後,開封一直是河南的首府直到建國以後。

近代以後,隨著平漢鐵路的修建,鄭州開始成為新的交通樞紐。隨著鄭州的崛起,開封也逐漸衰落,屬於洛陽的機會徹底失去!

概括起來,洛陽的興起,和長安緊密相關,和帝國的主要進取方向密不可分,所以洛陽成為“十三朝古都”。而洛陽的衰落,則是和河南省的全省發展大局相關,因為洛陽位置較偏,所以難以成為河南省省會!

所以,洛陽出現了從一線到四線的巨大落差!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西周初年,周成王時期的青銅器“何尊”上有銘文,其中有一句,“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餘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意思就是武王剷除殷紂,告祭於天,武王表示要在中原建都,施行自己的統治。

《史記*周本紀》記載成王時期,王在豐京,讓召公經營洛邑,以完成武王的心願。周公反覆讓人占卜,沒有不吉之兆,於是營建新邑,遷移九鼎,並且說“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里均。”

下圖:洛陽,天子駕六博物館

所以說,曾經天下之中的是“洛邑”,而不是“洛陽”。

看看周成王時期營建的新邑是在什麼背景之下:成王年少繼位,周公輔助惹群弟生疑。殷紂之子武庚叛亂,管叔、蔡叔隨之作亂。新邑落成之後,成王遷殷遺民於此。召公為保,周公為師,接著東伐淮夷,掃滅東夷勢力,滅了奄、薄姑,重封太公於齊、周公於魯。

周王朝的豐、鎬舊京都在陝西,現在西安附近,是西來的政權。而殷商的舊勢力在東夷。建成的洛邑在豐鎬與東夷舊地之間,差不多就是中間。這是周王朝加強統治的策略。武王的理想就是在天下之中建都,讓四方的諸侯朝貢時所走的道路幾乎是均等的。在當時西周的統治情形下,洛邑確實是天下之中。

下圖:西周地域圖

不過看事情不能一成不變。當時的地域地形洛陽是天下之中,不見得永遠都是天下之中。這個“天下”如果泛指全國,在不同的時期也範圍不同。

宋代李格非《書洛陽名園記後》寫到洛陽的地理位置,“洛陽處天下之中,挾崤澠之阻,當秦隴之襟喉,而趙魏之走集,蓋方必爭之地也。天下當無事則已,有事,則洛陽先受兵。予故嘗曰: ‘洛陽之盛衰,天下治亂之候也’。”洛陽有崤山、澠池之險,是川隴的咽喉。不僅趙、魏嚮往,也是天下諸侯的必爭之地。天下太平無事就罷,有戰事洛陽先被塗炭。洛陽的興衰是天下太平或動亂的徵兆。

下圖:漢魏洛陽城遺址

西周到漢魏再到現在兩三千年過去了,無論政治、經濟、地理、社會環境,都發生了太的鉅變。如果說洛陽的地位沒有從前那麼重要,只能說這個不重要是基於人為不可控的社會發展基礎上。但洛陽的文化歷史地位還是很重要的。


沅汰


洛陽,在中國版圖的位置確實處於中心部位,天下之中的稱號不虛。洛陽被稱為九朝古都,許多帝王在此建都,可見其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後來,修鐵路的緣故,鄭縣悄悄崛起,成為京廣和隴海的交通樞紐,改名為鄭州,就此成為何南省會,取代了洛陽的政治地位。洛陽就此沒落,不過沒關係,洛陽還是河南省的第二大城市,歷史底蘊仍然厚重,經濟規模可觀!


用戶4803514999754白


洛陽,以前也不是省會。

天下之中,一般形容的是河南。

真正的地理位置的天下之中在駐馬店。

當然,鄭州以及嵩山更是天下之中,這主要是地理位置和政治地位考慮。

洛陽是古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文化。也是天下之中的一部分,號稱天下之中,只是相對而言,跟省會不省會沒有特別大關係。

洛陽是中原第二城,目前的地位,暫時沒有城市能撼動。


吃遍河南


洛陽,中國四大古都之一、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之一、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古代中國的核心城市之一。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之美譽!

時過境遷,歷史滄桑!隨著歷史的變遷,洛陽自唐宋以後,被汴京、北京、南京所替代,但洛陽在中國曆上的地位永留史冊,留下光輝燦爛的一頁。

山上的不要看不起山下的,山下的更不要看不起山下的……





淡泊清雅Li


因為洛陽天下之中的地位是周王室奠定的,那時南方大部分沒有開發,政治中心在西部的關洛,現在誰都不敢說自己是中心,至於為啥連河南省會都不是,主要因為現在的南北交通動脈被京廣線取代,成就了鄭州,東西向的隴海線隨著長江沿線的不斷開發,地位也不斷下降,所以交通上已經沒有了天下之中的地位,地理上我認為還是比較重要的。


西方巍巍大哉崑崙723


這是一個腦殘的問題,希望大家查一查,這是誰提出來的?大家都想看一看這個腦殘人士到底長的什麼樣?像這類問題在這裡換著花樣的題,不知提過多少回。

誰也別牛?不管是多牛都現在都不是國都。現在的首都是北京。你也不是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