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能夠分擔家務,婚姻才會幸福

01.

家務永遠不僅僅是家務,它代表一個象徵的意義:我是家庭的一員,我為自己享受家庭生活而需要主動參與家庭生活。

——題記

男人能夠分擔家務,婚姻才會幸福

01.

婚姻裡:夫妻衝突除了第三者、錢、孩子、老人等問題以外,還有一個看似很輕,實則挺重的問題,就是家務活兒。

幸福的婚姻,一定是人格獨立的兩個人共同經營的結果,這樣的婚姻才能更幸福和長久。

但事實上,大多數妻子的感受是這樣的:所有事情,女人都要自己去考慮,讓他乾點什麼事,也是撥一撥轉一轉,指到哪兒幹哪兒。男人在家裡就像一個隱形人,家裡的事、孩子的事彷彿都跟他無關。丈夫身上那種“不叫堅決不動”的淡定讓妻子很惱火。

有些時候,女人是心甘情願承擔所有家務的,但是前提,男人是能看得見她的辛苦和犧牲,並且是懂得感恩的。

做飯燒菜,這種需要每日重複的單調勞動,有了丈夫的認可,就變成了幸福婚姻裡的“洗手作羹湯”;而缺了丈夫的陪伴,做飯不過是我們填飢果腹的必要生活流程罷了。

當一個女人要求男人做些家務的時候,也不是使喚一個勞力,而是想要感受到伴侶是和自己在一起的。

婚姻裡,大多數妻子,她們不怕辛苦去為家庭操勞,最怕的是身邊男人什麼都看不見。

若丈夫能看懂妻子的這份希冀,適時讚揚或幫忙一起做,回應妻子的熱情,就不會讓她們因愛而生的付出冷場。

其實,身為男人,所有刻意的逃避家務,也是一種沒有擔當行為,更是對自己責任的逃避。

要知道,有時候女人讓男人做家務,其實是想讓你陪她一起,參與和分享她一天的生活。特別是全職太太,自己在家帶娃真的很孤單,雖然有孩子陪伴,卻沒有一個有共同話題的家人。

男人能夠分擔家務,婚姻才會幸福

02.

我覺得,無論婚姻還是事業,只要把一個人固定在一個位置上,只做固定的事情,都會對這個人造成或多或少的傷害。

尤其是在婚姻裡,如果一方長期不在家庭生活裡面,也不參與家務,另一方就缺失了實際的通道來感知和對方的連接。這當然就會引發對方的不安,抱怨其實是為了將對方從家庭的邊緣位置拉回來。

男人能掙錢,難道不就是家庭的一份子了?什麼時候掙錢的多少,與自身的責任和義務扯上了直接的關係?

我負責在外賺錢,你負責在家帶孩子做家務,這是中國男人和女人很認同的明確分工。

可是這種分工在現在這個時代,毫無疑問已經無法滿足家庭功能的發展,甚至會損害家庭結構,破壞夫妻關係了。

塗磊說,真正的責任是要在乎你所愛的人的每一分每一秒的感受。

為人母,最想聽到的情話不是我愛你,而是當哄娃睡著、一身疲憊時,聽到老公的一句:

衣服都洗好了,地也拖了,明天我會搞定孩子上輔導班的事,你也抓緊睡吧。

對於女人來說,因為愛,因為家,所以讓她心甘情願一力承擔所有家務,但是時間長了,她也會抱怨,也會委屈,就好像一個人撐不起兩個人的天空,所有的負面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就一定會爆發。

在婚姻裡,女人要有意識的去培養你的老公做家務,不要讓他覺得,家務就是女人天生應該要做的事情。也不要讓他覺得,在這個家裡他只負責賺錢就好。

一個眼裡有活的男人,不僅能主動承擔家務,懂得媽媽的辛苦,更能看到生活的瑣碎和壓力,擔起家庭的責任。

男人能夠分擔家務,婚姻才會幸福

03.

一個人的家務活兒,不叫家務。家庭成員共同參與,才能稱為“家務”。單單是妻子承包所有家務,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家務”。

如果一個家庭的家務正常運轉,基本上這個家庭的整體情感功能不會有太大問題。

一個男人要是會幫妻子做家務,兩個人共同打理這個家時,才會有歸屬感。

有些時候真正讓女人受不了的,真正壓垮女人的,不是家務,而是男人的態度。

有愛就會分擔,分擔即是體貼,體貼才能讓愛。

眼裡有活的男人不僅能主動承擔家務,懂得妻子的辛苦,更能看到生活的瑣碎和壓力,擔起家庭的責任。

夫妻關係是平等的,家庭家務是對等的,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兩個人共同承擔和維持,就好像我可以多愛你一點,但你絕不能認為那是我應該的。

主動做家務的男人,顧家,有擔當,有責任感,日子自然也會越過越好,相反,從來不做家務的男人,也不見得對妻子有多愛。

總之,幸福的婚姻背後,都有一個愛做家務的男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