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離職的成本等於年薪的213%,要幫機構校長算清這筆賬

機構校長最關心的主題一般有兩個:

1、玩命招聘

2、死防離職

往往結果總是不盡如人意,招聘往往少有合適的人才入職,離職就像水龍頭打開了一樣,嘩嘩嘩的走。誰都知道留人才是解決這一系列問題最好辦法,但關鍵是留不住人啊!

員工離職的成本等於年薪的213%,要幫機構校長算清這筆賬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計算一下,一個人的離職到底會給培訓機構帶來多大的財務成本。算清楚成本之後,你就知道留人有多重要了!!!

1、不衡量流失率會產生的問題

大多數培訓機構並沒有仔細盤算怎麼降低員工流失率。因為他們無法衡量員工流失的影響。

很多企業管理者沒有意識到:

  • 明星員工的流失,打擊了同事的士氣;
  • 受人尊重的員工跳槽,衝擊了企業文化;
  • 關鍵崗位上的員工的離開,會讓其他同事累成狗。


人們會傾向於優化可以量化的東西。早在18世紀醫生就認為香菸有害健康,而且關於吸菸和肺癌之間關係的科學研究早在1920年代就出現了。但是儘管人們知道香菸並無益處,卻也無動於衷。在20世紀上半葉,美國的吸菸率飆升。


怎麼解決呢?在1964年,外科醫生首次將吸菸與肺癌以及心臟病聯繫起來。這個報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奠定了接下來的50年裡公眾教育的基石,成效顯著。


員工離職的成本等於年薪的213%,要幫機構校長算清這筆賬


接下來的幾十年裡,他們告訴大家吸菸會折壽多少年,可能會得怎樣的疾病,患病風險會增加多少,二手菸對親人又有什麼害處。

要幫助人們做一些困難但有價值的事情,第一步就是幫助他們瞭解這件事的成本和代價。

所以告訴你的領導,瞭解員工離職的危險性和代價,是解決高離職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如果他們不聽,那就不厭其煩的多說幾遍。

2、如何瞭解離職率帶來的風險

就像上世紀20年代的人對吸菸的看法一樣,人們雖然覺得員工流失不是好事,但是在量化它的負面影響之前,這種意識依舊薄弱。

你可以直接繪製一張圖表,看看隨著時間的推移,員工對公司的價值有怎樣的變化。

員工離職的成本等於年薪的213%,要幫機構校長算清這筆賬


美國管理學者研究,與留住一個銷售人員兩年相比,留住他三年,並採取更好的入職和管理方法,那麼他為公司帶來的價值可以提高130萬美元。

失去一名員工,不僅是財務上的流失。這些成本包括招聘、入職培訓、其他培訓,達到生產率峰值的“預熱”時間,由於員工流失導致他人工作不專心錯誤率上升,以及對企業文化的衝擊。

隨著時間的推移,員工對公司的價值也會逐步升高,所以員工流失的代價不容小覷。


員工離職的成本等於年薪的213%,要幫機構校長算清這筆賬


數據最終發現:一個員工的流失給公司帶來的財務成本相當於他一年薪酬的213% 。

3、怎麼計算員工流失的代價

列舉了一個簡單的公式來幫你量化:公司員工流失成本等於離職員工人數乘以離職的平均成本。離職人數等於員工總人數乘以年度流失率。

離職成本,我們來宏觀計算一下:

  • 招聘成本
  • 入職和培訓成本
  • 學習和培養的成本
  • 崗位缺員的時間成本

我們現在可以這樣來計算每年員工流失的成本:

假設公司有150位員工,年流失率為11%,僱傭每個人的花費是 2.5萬美元,入職成本1萬美元,培養成本是1萬美元,在招到新人之前,崗位缺員帶來的損失是5萬美元。那麼員工流失的年度總成本約為157萬美元。

員工離職的成本等於年薪的213%,要幫機構校長算清這筆賬


如果流失率減少20%,就能給公司帶來30萬美元的價值。這還沒包括人員流失給其他員工帶來的情緒影響以及對企業文化造成的衝擊。

4、怎麼解決員工流失的問題

雖然有些問題花錢就能解決,但員工滿意度等精神層面的問題並不是單靠錢就能解決好。

研究表明,如果員工薪水很高,但是長期壓抑,他們就會選擇離開公司,到更好的地方去賺錢。

關於成長


成長是人類感到幸福的根本原因之一。所有人都會為成長而感到欣喜,人類終其一生都在不斷尋求成長和突破。

一個能力出色的員工,希望在團隊中擔任更重要的角色,但他以前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你會給他一個機會還是直接僱傭一個經驗更豐富的人?當員工需要獲得新的技能來推進職業發展時,你的公司會做些什麼來幫助他們?

關於影響力

影響力有兩個層面:公司對世界的影響,員工對公司的影響。

員工想知道公司的目標,所以闡明公司的使命非常重要。這不僅可以幫助員工排出工作的優先次序,還能夠幫助他們捱過艱苦的時期。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參與的是一項重要的事業。

員工離職的成本等於年薪的213%,要幫機構校長算清這筆賬


員工需要知道他們的工作對公司的目標做出了重大貢獻。如果員工構建並推出了新產品,必然會有滿足感;如果他知道新產品可以幫助公司完成更重要的目標,這就會增進他的成就感。

關於關懷


創造一個充滿關懷感的工作環境,這很重要。被關心和認可,是人類的另一個基本需求,所以公司需要打造一種人們彼此尊重、彼此欣賞的企業文化。


這種企業文化並不是說你要一直給予員工無意義的讚美,而是需要你對員工的最大利益表示真正的關心。假意的關心毫無作用。

如果員工覺得同事們會關心自己的最大利益,他就更加容易接受批評性的反饋。經理在坦率的指出員工需要做出哪些改進的時候,也會變得更加自然。當然,員工也會感到更快樂。因為他們會覺得自己不是被壓榨索取,而且真正的被在乎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