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你挑盞,圖解建盞的8大瑕疵

人無完人,“盞”亦是如此,建盞是土與火高難度的藝術結合,更形象的說法就是建盞的成品率非常低,可以低到什麼程度呢?低到經常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一位成名已久的工藝師幾個月燒不出一隻品相好的盞。那都燒成啥樣了呢,快隨悟盞君一起來看看吧!

助你挑盞,圖解建盞的8大瑕疵

借用當代建盞藝術大師李達在《建盞賞析》一文中這樣描述:

一件優秀的建盞是在大量的廢品的基礎上產生的。李達估計,沒有起泡變型或脫釉或粘底等重大缺陷的建盞所佔比率不到百分之一,優秀的(沒有明顯缺陷且斑紋流暢通達)褐兔毫佔比率不到千分之一,優秀的銀兔毫佔比率不到萬分之一,而鷓鴣斑和曜變分別屬於十萬分和百萬分之一內的作品。高品位的建盞,為數極少,我們從大量的實物和圖片中也不難看出這一點。

建盞的重大瑕疵總結起來有8種情況,下面我們以實物圖為例分別來看看

一.開 裂:開裂是較為常見的瑕疵,因為建盞需要經過1300℃ 的高溫燒製,在燒製過程中容易帶走水分從而導致胚體的乾裂或者建盞的胎骨含鐵量過高,也同樣容易造成乾裂現象。裂口位置,以建盞盞口或建盞底部居多。

助你挑盞,圖解建盞的8大瑕疵

二、跳釉:跳釉可能是由於釉料磨得太細。大部分的跳釉是出現在建盞內部,影響建盞整體釉面的美觀度。有部分的胎釉並不明顯,容易被人以為是起泡。

助你挑盞,圖解建盞的8大瑕疵

三、鼓包:這樣的現象更多時候是因為釉面過重,而且燒製過程中遇到了高溫,釉水流動中容易產生氣泡。如果氣泡嚴重,就屬於大硬傷,出現這樣的現象可以考慮不入手了。

助你挑盞,圖解建盞的8大瑕疵

四、爆釉:溫度過高,容易出現鼓包或者乾裂的現象,同樣的溫度不夠也會出現收縮龜裂的現象。

助你挑盞,圖解建盞的8大瑕疵

五、黏底:主要是建盞釉胚厚重而會出現流動聚集,過重的釉量就會形成聚釉和釉淚,有部分的藏家會因此而選擇獨特的釉淚盞。但是過重的釉面,可能會出現粘窯的現象。無論是新建盞還是老建盞,同樣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助你挑盞,圖解建盞的8大瑕疵

六、變形:建盞燒製變形可能是因為溫度的把控和胚體本身的製造出現了問題所導致的。變形的建盞可使用率太低,為此,價值也相對的大打折扣。

助你挑盞,圖解建盞的8大瑕疵

七、砂眼:因為建盞的胎骨使用的是含鐵量很高的黏土,比起白瓷、青瓷的制胎原料會略粗些,淘洗練泥後可能會剩餘少量石英砂。若偶爾有沒淘洗乾淨的石英砂浮出,導致釉無法成功附著在胎上,就會產生砂眼。

助你挑盞,圖解建盞的8大瑕疵

注意:砂眼不是氣孔!砂眼是帶有沙粒,孔洞明顯且跳釉,而且凹凸不平。肉眼可見砂粒,與氣孔顯然不是一回事!

八、色澤不均:除了胎本身,釉也會出現瑕疵。能一眼看出的首先是色澤不均。如斑紋色調深淺不一、分佈嚴重不對稱等。

助你挑盞,圖解建盞的8大瑕疵

恰恰是因為建盞的流通,需要經歷這麼多的難題和不穩定的因素,所以一個建盞的出現伴隨著是大量的建盞廢盞,這一類型的建盞都是不作為銷售對象,大部分都是廢棄在倉庫或角落中。而能夠流通市面的,大部分都是百裡挑一的精品建盞,為此,建盞的生產成本也是不少工匠師傅,乃至建盞廠家難以形成規模性生產的主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