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40多萬元購入“運損車”? 林肯經銷商遭投訴陷訴訟“泥潭”

在2018年全年銷量微漲的背後,加速推進“國產化”的林肯卻因一場近兩年的維權訴訟再次受到關注。

近日,江蘇鹽城的奚女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反映,其在2017年10月購買的一輛價值42.98萬元(裸車)的進口林肯MKX,因被交警質疑是一輛改裝車或二手車而被拒絕給予上牌。後經訴訟鑑定後,該新車存在拆裝、噴漆情況。

對於奚女士的遭遇,林肯方面僅回應稱,在得知車主反映的車輛有維修痕跡的情況後,林肯中國非常重視並立即對此進行了調整,由於所涉及的車輛為整車進口,在銷售前會經過生產、海運報關、運輸等多個環節,公司確認車主反映的車輛情況是源於工廠生產階段依照標準流程所進行的調整。

那麼,汽車生產廠商依照標準流程進行的調整都包含哪些內容?本報記者致電致函林肯方面,其相關負責人未就此進行回覆,僅表示:“剛剛和客戶關懷團隊瞭解了一下情況,這個事正在走法律流程,判決結果出來前,我們不便對此案進行評論。”

高價買來運損車?

據奚女士反映,其林肯MKX購置於江蘇鹽城森風林肯中心4S店,購置後前往車管所上牌,例行的車輛審核進行到最後一道工序時,卻被交警質疑買的是一輛改裝車或二手車而拒絕給予上牌。

日前,記者實地走訪看到,涉事車輛仍停留在鹽城森風林肯中心4S店,三個車門的內部多個螺絲出現鏽跡。由於缺電,涉事車輛發動機機艙蓋已經無法打開。

“我們找了一些二手車專業人士,他們說‘引擎蓋漆面太薄了’。所以我們一度認為引擎蓋有問題,後跟4S店反饋協商換車。”奚女士告訴記者。

不過,鹽城森風林肯中心4S店方面回應稱,林肯MKX是一輛全新進口車,“我公司並未對該車的引擎蓋進行補漆行為”。

在雙方協商未果的情況下,奚女士在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鹽城人民法院”)向鹽城森風林肯中心4S店提起訴訟。後由鹽城人民法院委託的鑑定機構——徐州銀地二手車鑑定評估有限公司對涉事車輛林肯MKX(車架號:2LMPJ6K90HBL22903)進行了鑑定。

徐州銀地二手車鑑定評估有限公司出具的鑑定報告顯示:“鑑定評估標的的車輛在鑑定評估基準日2018年03月02日確認底牌號(VIN)為2LMPJ6K90HBL22903的小型越野客車引擎蓋有拆裝、噴漆現象,右前車門、右後車門、左後車門均有拆裝痕跡。”

對此,林肯方面回應稱,車主反映的車輛前後,引擎蓋漆修復和正常工藝調整的情況是源於工廠生產階段依照標準流程所進行的調整。即便是生產廠商依照標準流程進行的調整,但是4S店就真的不知情嗎?鹽城森風林肯中心4S店相關負責人以“現在走司法程序,一切以司法公正為準”回絕了本報記者的採訪。

“可能是運損車或者拆件車。”關東汽車網主編王魁軍告訴記者,運損車,是指在運輸途中由於種種原因刮碰甚至出現重大事故後修好的車,這種通常都有保險公司已經給予賠償,經銷商會打折處理,但也有不良商家自己修繕後當作新車銷售。

捲入訴訟旋渦

根據鑑定報告,奚女士購買的進口林肯MKX引擎蓋確有拆裝、噴漆現象,右前車門、右後車門、左後車門均有拆裝痕跡。那麼,鹽城森風林肯4S店在銷售車輛過程中不告知消費者,上述情況是否構成欺詐?

鹽城森風林肯中心4S店方面認為:“已經履行了(購車)合同約定的義務,不存在虛假或隱瞞,鑑定報告中所反映的有關螺絲緊固、拆裝痕跡,引擎蓋鎖釦附近有重新噴漆的跡象,均是生產廠家在車輛分銷前的一種合理調整,不構成欺詐。”

“運損車是說在運輸過程中確實存在一定的刮擦,若不是很嚴重,沒有傷動鈑金,運損輕微的話,一般4S店自己解決。但稍微嚴重的話會返回廠家或等候廠家進行處理,或者當作試駕車處理。”上海明華有道諮詢公司執行總監封士明對記者表示,“如果已經有了比較明顯的維修,超過了一般的輕微瑕疵,應該告知消費者,我們的車是做過維修的,要麼進行價格優惠,要麼贈送附件。”

封士明進一步分析稱:“如果不告知的話,我覺得存在一定的消費欺詐之嫌。至少客戶買到的不是公共認知的全新車型。維修過的車型還有一個比較大的價值折扣。這樣的話,我覺得對消費者是不公平的。”

不過,鹽城人民法院在民事判決書中判定,目前尚無充分證據證明被告(鹽城森風林肯中心4S店)在出售涉案車輛之前明知引擎蓋及部分車門存在拆裝或噴漆的問題,故不能認定被告有欺詐的故意。

但記者從奚女士處瞭解到,法院依據的是,我國目前乘用車銷售市場試行的行業規範《乘用車新車售前檢查服務指引》(試行)的規定認定,賣方需要向買方告知的情形是車身噴漆達全車半數以上工位,而本案中僅僅是引擎蓋有噴漆的情況,不屬於需要告知的情形;至於引擎蓋螺絲擰動、三個車門拆裝,按照前述行業規範的相關規定,系售前整備,屬於告知豁免事項。

但記者關注到,鹽城人民法院依據的是《乘用車新車售前檢查服務指引》(試行,2017年2月13日)(徵求意見稿),並不是於2017年3月10日正式發佈的《乘用車新車售前檢查服務指引》(試行)。而試行中關於“信息告知”部分,乘用車新車交付消費者時,其中車身經過鈑金修復後的噴漆,經銷商應主動向消費者告知。

庫存積壓屢遭投訴

無獨有偶,記者在車質網上發現,與奚女士有著同樣經歷的車主不在少數。

其中,有購買林肯2017款2.0T自動尊雅版的車主反映:“本人2018年1月13日提車,14日晚發現車內多部位金屬件生鏽,15日報4S店。廠方及店方只給答覆新車拆開除鏽處理,不給我們為何新車生鏽解釋的答覆,也不知是否還存在其他主件生鏽問題,現我們無法接受購買瑕疵車及新車多處生鏽的事實。”

此外,還有多位消費者反映,自己買到了庫存車。一位消費者在投訴內容中寫道:“本人2018年7月在該公司購買了林肯MKC一輛,購買時銷售人員表示都是2018年的車,結果我買到的是2017年9月的車,當時並沒有告知是庫存車,並且以正常價格購入。在315投訴,該公司一直表示車輛沒有質量問題,該公司存在欺詐銷售。”

一位黃姓女士亦在2018年底投訴稱,其2018年11月在諸暨林肯公司提車,最後發現所提車輛為2017年3月的庫存車。投訴後,銷售方內部人士互相推諉,目前正在走法律途徑。

另有來自深圳的消費者投訴稱,其於2018年5月在深圳南山林肯中心購買了林肯MKX2018款Suv家用車輛,購買以及交車後再三要求提供的是2018款車型,如今卻被核實所購車輛屬於2017年5月生產的2017款MKX,該林肯4S店存在欺詐消費者的行為。

記者注意到,早前就有不少媒體報道稱,儘管林肯在2017年銷量實現了66%的高額增長,但高增長的背後卻是經銷商們大面積壓貨所造成的虛假繁榮。從2018年初開始,經銷商們的主要任務就是清理庫存。

去年8月底,《網上車市》也曾通過實地探訪報道稱,北京的一家林肯經銷商所銷售的林肯汽車,從輪胎的生產日期來看,多數為2017年產品,這意味著當時那些車的庫存時間已經接近9個月。其中一臺林肯大陸,輪胎生產時間為2017年第16周,其庫存時間長達16個月。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初,林肯方面表示,為了進一步深化在華髮展,林肯品牌將全方位推進“中國第一、客戶為先”戰略,即把中國作為林肯全球的戰略高點,在品牌本土化、客戶體驗本土化、產品本土化與團隊本土化這四個領域苦練內功,真正做到中國速度,使得林肯在競爭激烈的豪華汽車細分市場中能夠脫穎而出。但在屢遭消費者投訴的背景下,林肯如何實現這一戰略目標?

1F

請看往期精彩回顧

  • 【聚焦】銷量連續10個月下滑、陷大規模召回 王永清掌舵的上汽通用或臨大考

  • 【關注】小康股份智能電動汽車戰略落地 SERES首款新電動汽車SF5全球首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