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大益阳客户端记者 卢静 通讯员 罗新 孟靖涵

进村入户宣传法律知识,打消群众的顾虑并取得信任;通宵达旦研究案情,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开展深入调查,走访群众多达1300多人次……这是4月13日,记者走进“6·21”专案组了解到的情况。

“6·21”相较其他带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有利用“软暴力”,恃强欺弱,受害人大都是本地老实本分的群众,以形式上的合法掩饰实质上的非法等特点。由于时间跨度长,受害人受侵害记忆模糊,取证困难,群众不愿意接受调查等原因,加大了办案难度。

“漉湖居住的多数是渔民和樵民,由于夏某等黑恶势力禁止群众进入捕鱼、采蒿,受过殴打和恐吓的群众,没有经济来源,有的只得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专案组民警曹颖回忆,有一次,在调查一位受害者过程中,其妻子多次打来电话,强烈制止其继续接受调查。这让从事10多年扫黑除恶工作的他,感觉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把案件办理好,要给当地人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曹颖在专案组内务法制组,主要负责提供案件法律指导。为了查清案情的每一个细节,他前后查看询问笔录700多份和大量视频资料。

在查看湘阴公安办理的有关夏某一起寻衅滋事的案件时,曹颖通过查阅嫌疑人的询问笔录发现,嫌疑人还对被害人收取了青苗补偿等费用。曹颖将案情和讯问情况串联起来,并组织受害人进行调查,了解到受害人缴费属于被迫行为后,发现该案是一起典型的敲诈勒索案,他及时指导调查组开展工作,为该案的最后定性提供了依据。

由于取证困难,百姓不信任办案人员,这让专案组感觉压力很大。担任专案组调查组组长的周强回忆了这么一个细节,在群众走访中,他们掌握了一条线索,茶盘洲有三人在下塞湖钓鱼时受到过夏某的殴打和侮辱。当专案组尝试电话和三人沟通时,三人却一致否认。

“我当时想,因有不少群众都说到了此事,我一定要弄明白。”于是,周强和民警,驱车40多公里,来到茶盘洲受害者居住地宣传法律知识。“我是党和政府派来彻查夏某案件的。”为了取得群众信任,周强到当地后就亮明身份,并随身携带了中央扫黑除恶政策资料。刚开始,三位受害者保持沉默,当周强第五次入村时,他们都表示愿意配合警察调查,勇敢站出来指证夏某。

这种不畏艰辛、刨根问底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专案组上演。任“6·21”专案组副组长的蔡明辉,为人正直,铁面无私,业务精通,对工作要求非常严格,不管多晚,哪怕到凌晨,也要求专案组必须及时汇报案件进展情况,对该组办的每一个案子都仔细过问。由于专案组抽调的民警来自全市各个地方,他经常做民警们的思想工作,确保队伍廉洁办案。在专案组期间,父亲生病,儿子在长沙学习,同在政法一线工作的妻子刘奕芸尽管工作也很繁忙,但每次妻子总是说,“家里有我,你放心工作。”

驻扎4个月,因为道路崎岖,周强的车减震器换了两次8根,轮胎换了4个,一天跑5个乡镇、取6份笔录来回300多公里是常态。曹颖妻子生孩子,他也只是匆匆回去陪了妻子几天,便返回了专案组。由于夏某组织成员反审讯能力强,审讯工作成为了重中之重,如何突破他们的口供成为本案的关键,周雷锋临危受命,主动请战,担当审讯组长,每天都呆在看守所里跟嫌疑人斗智斗勇。

通过专案组的努力,2018年12月底,以夏某安为首的20余名犯罪嫌疑人以涉嫌组织、领导、参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多个罪名被人民检察院起诉。至此,一个称霸沅江漉湖多年的涉黑团伙覆灭了,当地人民拍手称快,受访群众纷纷说,专案的侦办还了漉湖一方净土,营造了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