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屹立行业前沿 智能驱动攀达时代巅峰(二)

科技创新屹立行业前沿 智能驱动攀达时代巅峰(二)

科技创新屹立行业前沿 智能驱动攀达时代巅峰(二)

《棉纺织技术》独家报道/编辑:王充/记者:吴芳

科技创新屹立行业前沿 智能驱动攀达时代巅峰(二)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智能升级一日千里。智能制造作为纺织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浪潮下,如何最大化形成纺织生产线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甚至互联、互通、共享、学习的系统都已成为智能化的核心。作为纺机企业,不仅要加强纺织装备的研发,更重要的是将信息技术发挥到极致,建设纺织智能生态链,以占据智能纺织一席之地,赢得未来,正所谓“意气成功日,春风起絮天”。

本期《棉纺织技术》“智能纺织聚焦”专栏重点聚焦立达智能纺织生态链,展现立达在设备与系统、售后、专件等方面专注科技创新、深耕技术服务的智慧,感受智能化带给纺织世界的魅力。

《论语·雍也》有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立己达人”正是立达希望与用户实现双赢的美好愿景和企业文化。

创立于1795年的立达,已有224年的历史,是全球领先的短纤纺纱系统供应商,致力于开发和制造加工天然纤维、化纤及其混纺的纺纱设备、系统和部件,也是全球唯一能够提供所有4种纺纱技术的全流程纺纱设备制造商,总部设在瑞士温特图尔。自公司成立以来,创新势头一直是产业进步的强大动力,通过其灵活性并在不断创新的原动力驱动下,成功地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保持了领先地位,引领世界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只为达到用户的理想需求,使得立达成为纺织等领域值得信赖的成功合作伙伴,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业务范围遍及全球。

目前,立达集团的销售业务已在中国开展了近百年,20 世纪90 年代,立达在中国建立了第一家工厂,随后,又先后在江苏、上海等地投资布局。2014 年常州纺纱中心建成,开始为中国用户提供全方位服务。至此,负责中国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的立体网络全面构成。

立达公司业务分为设备与系统、售后、专件三大块。设备与系统业务集团从事开发、生产和销售纺纱整机及全流程设备,并且提供规划服务以及物料流和信息技术,需要通过设备连接到同一个系统。售后业务集团开发、生产和供应驱动装置、传感器、控制器等不与纤维接触的立达机器备件,提供能够帮助立达客户提高纺纱厂生产效率和效果的各项服务。专件业务集团开发、生产和销售纺织价值链中使用的工艺部件和精密络筒机,向纺纱厂和机器制造商供应产品,同时也向设备与系统业务集团的内部工艺部件供应商供应产品。

成功的产品销售和满意的售后服务都离不开企业的价值观和原则。立达始终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宗旨,协助客户取得业务的成功,满足客户的要求,帮助客户获得商业的成功。树立比竞争对手更快掌握客户的需求目标,以卓越的项目管理满足需求并及时向市场推出产品和服务。此外,立达秉承对质量、服务和产量的承诺,不断地改进产品和工艺、考虑设备与系统的环保性、可回收性和安全性。因地制宜、快速灵活、有效可靠地同客户共同研究和开发新的解决方案,力争成为客户的“首选供应商”,针对客户的需求和自身竞争力定期组织独立的测评。通过“客户保有率调查”,全面地了解立达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

艺精心更细 何患不成功

科技创新屹立行业前沿 智能驱动攀达时代巅峰(二)

售后服务作为企业市场营销中一个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在各个产品市场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否赢得价值客户,不仅是企业的产品质量,产品标准,产品价格等方面的问题,客户服务也是一个关键环节。立达将技术与培训服务、维修服务、性能优化服务做到极致。

无论纺纱厂位于何处,立达均能做到贴近客户,提供现场支持。资深技术人员利用多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诊断,并采取优化措施,为客户带来最佳解决方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专注于客户具体设备和设置的需求,立达灵活设计、调整培训课程,适时派遣资深培训师到纺纱厂进行培训。不仅如此,立达还为客户培训课程提供了最佳的环境的课堂培训,配备从开清到后纺的设备,与在工作场所接受培训相比,学员能够更好地专注于授课内容,而且能够亲手操作立达培训中心安装的设备,获得实践经验。

自1986年起,立达提供预防和维修服务。通过全球范围内的20多个维修网点,立达随时随地为客户提供支持。立达机械件维修服务执行严格的标准和严谨的处理,为客户提供可靠、持久和低成本的方案。通过从开清到后纺纺纱工艺的详细分析,立达可识别出提升性能的环节,并提供降低可变成本的方法,推荐方案的实施可帮助客户达到特定要求和战略目标。

随着时间的推移,纺纱设备的产能和产品质量往往会降低。通过全方位的评估,立达专家可以就设备恢复到原有或提升至更好的质量和性能水平提出建议,包括无需额外投资和需要投资的方案。评估结束后,立达将针对客户情况做出报告,定制涵盖工艺优化和重组、磨损件更换和升级改造件推荐等解决方案理念。

服务远不于此,立达除了全方位的设备配件售后服务,还为用不同纺纱技术生产不同结构的四种纱注册了许可证商标。Com4®纱是由立达后纺设备生产的纱线,这种纱线满足最严格的要求,是立达全面评估纱线贸易商、机织厂和针织厂的重要标准,使客户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始终保持竞争优势,提高客户满意度。使用立达后纺设备生产纱线的客户可以申请Com4®立达纱认证,客户可以将自己的纱线与市面上其他纱线区别开来,并获益于Com4®立达纱全球推广,为客户提供令人信服的纱线品牌。

科技创新屹立行业前沿 智能驱动攀达时代巅峰(二)

春播桃李三千圃 秋来硕果满神州

立达在纺织界的耕耘,已得到了众多企业的认可,全产业链设备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智能化产品已经在国内众多企业受到青睐。纱线产量增加、加工成本降低、整体利润上升、投资回收期缩短,各路纺织大咖纷纷点赞。

科技创新屹立行业前沿 智能驱动攀达时代巅峰(二)

赵阳 总经理 溢达集团

溢达集团是一家全球纺织品和服装制造商,拥有从棉花到零售的纵向一体化供应链,并在生产线中运用先进技术。集团得以每年为全球各大领先品牌和零售商生产衬衫超过1.1亿件。公司以新疆长绒棉为原料,生产高端纯棉紧密纺纱线(0.84 tex~11.8 tex),随后由集团下游工厂进行加工。近年来,随着棉纺行业的迅速发展,企业普遍面临劳动力短缺和人工成本上涨的难题。为了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提升其高质量产品的稳定性和产量,溢达集团投资的昌吉溢达扩建项目,整条紧密纺生产线拥有3万锭子,仅需45名训练有素的员工进行操作。纱厂控制系统SPIDERweb的移动提醒功能可帮助挡车工快速调整机器,并区分措施实施的优先顺序。这样不仅提高了机器的生产效率,还降低了总能耗。Cockpit Module可根据最重要的纺纱厂数据,随时随地生成报告,纺纱工艺从而得到改进,并确保了今后纱线质量的稳定性。由于纱线产量增加,加工成本降低,溢达的整体利润上升,投资回收期缩短。先进的设备还确保溢达为未来发展做好了充分准备。客户管理层希望昌吉溢达能够成为智能化先进纺织品制造工厂的新模范。赵阳总经理说道:“依靠立达的高度自动化全流程紧密纺设备,昌吉溢达的智能化纺纱项目取得圆满成功。我们降低了劳动力密集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实现了纱线质量的稳定性。凭借立达的先进纺纱设备和溢达的资深管理团队,我们能够实现双赢局面。”

科技创新屹立行业前沿 智能驱动攀达时代巅峰(二)

朱克贵 总经理 桐乡市宏得利纺业有限公司

桐乡市宏得利纺业有限公司位于中国浙江省桐乡市下辖区濮院镇,是著名的“中国第一大羊毛衫集散中心”。公司拥有8 000锭半精梳毛纺设备。主要产品是由100%羊毛及其混纺纤维生产的20公支~48公支半精梳毛纱。按照以往传统,半精梳羊毛纱厂一般采用不带自调匀整的四道并条,每台并条机的运行速度仅为200 m/min~300 m/min。凭借RSB-D 50c型并条机的使用,采用三道并条,出条速度可达500 m/min,毛纱质量更加稳定。同时,RSB-D 50c型并条机显著缩短了换批时间,机器停机次数更少,运行更流畅,可容纳5个空筒的大体积空条筒库和换筒装置的稳定运行,有助于减少挡车工的工作量。“通过使用RSB-D 50c型立达最新款并条机,我们减少了一道并条工序。此外,并条机产量增加超过25%,毛纱质量更加稳定。”朱克贵总经理赞道。

科技创新屹立行业前沿 智能驱动攀达时代巅峰(二)

李明鑫 总经理 新疆康瑞欣纺织有限公司

新疆康瑞欣纺织有限公司是河南省沈丘县三闸纺织有限公司位于中国新疆阿克苏地区的全资子公司。公司现有员工800多人,并拥有5万锭环锭纺设备、640头半自动转杯纺设备和260台高速剑杆织机。新疆康瑞欣纺织有限公司囊括了设计、研发、织造、印染、后整在内的全产业链家纺生产工艺。近年来,康瑞欣面临着降低环锭纺能耗和减少所需劳动力方面不断增长的压力。康瑞欣管理层开始重视100%原生棉的加工,并希望能够缩短纺纱工序,以提升高端软纱的产量。同时,康瑞欣还希望满足客户提出的捻度低、均匀性好和纱线强度稳定的要求。康瑞欣投资安装了7套R 66型全自动转杯纺纱机,各配600个纺杯。机器配备了代表最新转杯纺技术的纺纱箱S 66,其中包含旁通BYpass、快速旁通SPEEDpass、通道旁通CHANNELpass和假捻装置TWISTunit,实现了稳定的运行状态和纱线质量。配备VARIOclean装置的机械手可在每次进行接头操作前高效清洁纺杯和纺杯槽,减少了对挡车工的需求。 R 66型全自动转杯纺纱机的纱线产量比半自动转杯纺纱机高出25%。凭借全自动转杯纺纱机的节能ECOrized驱动技术,每千克产品能耗比环锭细纱机低64%。由于采用全新S 66型纺纱箱技术,生产的柔软针织纱具有优异的质量稳定性。机器运行可靠,操作简单。与环锭纺生产相比,挡车工人数可减少75%。康瑞欣的客户对产出的纱线质量表示完全满意,产品售价还能普遍高出当前市场水平。李明鑫总经理:“全自动转杯纺纱机R 66完全满足了我们对产量和纱线质量的要求。全自动转杯纺纱机R 66设计坚固,易于安装和操作,我们的挡车工也感到非常满意。此外作为第288 888台纺纱箱的幸运拥有者,我们将始终对我们的转杯纺生产线抱有积极的感情。”

科技创新屹立行业前沿 智能驱动攀达时代巅峰(二)

崔建国 董事长 商水湘湖纺织有限公司

商水湘湖纺织有限公司位于中国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公司每年生产坯布1 200万米,棉纱4 500吨。公司的主要产品为36.9 tex和28.1 tex纱线。生产所用的原料为70%的精梳机落棉和30%的清梳联落棉。管理层希望能够高效利用原料,实现高质量纱线的经济生产,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商水湘湖投资购买了4台R 36型半自动转杯纺纱机,各配460个纺杯。纺纱机操作简便,可直接实现高质量纱线的大批量生产,满足了客户需求。运行性能远超客户预期,机器效率高达99%~100%,潜在产能比竞争对手机型高出2%~3%。千锭时断头低于100根,每台机器可节约0.5人~1人,有效降低了商水湘湖的人工成本,纱线产品也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转杯纺纱机R 36具有卓越的高效性和稳定性。纱线的质量稳定性良好。对于我们来说,转杯纺纱机R 36是完全正确的选择。”崔建国董事长感言道。

科技创新屹立行业前沿 智能驱动攀达时代巅峰(二)

崔新丰 经理 杭州宏海纺织有限公司

杭州宏海纺织有限公司位于中国杭州,是杭州宏峰纺织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公司投资购买了整套立达半自动转杯纺系统,每年生产59.1 tex、19.7 tex粘胶纱线5万吨。公司生产的纱线声名远扬,市场需求很大。纱线远销中国浙江、福建和广东地区,还出口至国际市场(巴西、土耳其等)。2016年,宏海迎来了一波粘胶纱线的需求高峰。当时C 70型梳棉机的棉条产量已经达到了80 kg/h~115 kg/h的高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为此,宏海决定对不同的工艺部件进行测试。其中就包括了一套经空气动力学优化的罩板,即用于协助纤维从梳棉机锡林向道夫转移的大漏底。公司在维持棉条质量不变的前提下,成功将产量提升至160 kg/h,盈利能力显著上升,所有梳棉机工艺部件的资金投资在短期内得以回收,公司也得以快速调整,满足了粘胶纱线的市场需求,市场地位随之提升。崔新丰经理说道:“梳棉机C 70的技术创新使我们的盈利能力得到提升。尽管改造成本非常低,但产量得以大幅提升。因此,我们购买了更多的部件,对所有梳棉机进行了升级。凭借立达的创新和技术,我们得以将利润最大化。”

立己达人,与新时代同频共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科技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禀赋,也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不竭源泉。创新可谓是新时代企业的强劲引擎,是科技进步、用户需求对企业的必然要求。将智能元素融入到各个工序,立达已经表现的淋漓尽致。立达构建的纺织产业链体系、生态链体系和可持续发展体系充分体现了立达为推动纺织产业进步所做的贡献。立达超前的服务理念、先进的企业文化、有责任的企业担当滋养着立达人不断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无穷潜力。科技创新永无止境,我们相信,立达在《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一如既往立足中国,与时代共振,继续提升设备的智能化水平,个性化定制,为实现中国纺织企业全局纺织智能化的梦想绽放异彩。

广告

科技创新屹立行业前沿 智能驱动攀达时代巅峰(二)

近期热门文章精选

万锭用工将低于10人,人到中年,却被机器取代纺织,逃离 or 留守?

40℃、110分贝、40公里……致敬平凡而伟大的纺织女同胞!

纺织人常常说错的四句话,你犯了吗?

“对方正在输入……”藏了多少纺织人欲言又止的话

魏桥的“熄灯车间”,你一定没见过

【关注】20个让纺织人崩溃的瞬间,你中招了吗?【焦点】2019年纺织行业展望

科技创新屹立行业前沿 智能驱动攀达时代巅峰(二)

棉纺织技术新传媒(微信号:mfzjsxc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