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佬舌战"996",你站谁?

近段时间,"996工作制"吵翻了天。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80多家互联网公司被指实行"996工作制",其中包括华为、阿里、蚂蚁金服、京东、百度、腾讯、小米等一众互联网公司。针对引发热议的"996"现象,互联网大佬们也相继加入讨论。

互联网大佬舌战

马云四天三谈"996"

4月12日,阿里巴巴官方发布了题为《马云谈996》的文章,马云认为,能够996是一种巨大的福气,很多公司、很多人想996都没有机会;既然选择了中国排名第一的公司,第一是要付出代价的。马云还表示,自己很幸运,没有后悔12x12,"只有你付出巨大的代价,有一天才有可能有回报,你不付代价,你是不可能有回报的。"

互联网大佬舌战

马云表示,中国BAT公司能够实行"996",是"我们这些人修来的福报"。但此言论遭到网友狂怼,认为这就是"资本家的本性"。14日,马云再次发长文称,正因为此时引起巨大的争议,觉得更加有必要好好讨论。

互联网大佬舌战

马云在这篇文章中态度和表达都有了转变,他表示,在一个强制996的企业工作,既不人道,也不健康,更难以持久。同时又强调,"996对不对",法律自有规定摆在那里,这个问题并不是关键。找到喜欢的事,不存在996这个问题;如果不喜欢不热爱,上班每分钟都是折磨。

"真正的996不是简单的加班,不是单调的体力活,和被剥削没有关系……我觉得真正的996应该是花时间在学习、思考和自我的提升上。那些能坚持996的人一定是找到了自己的热情之处,找到了金钱以外的快乐之处。"

刘强东:京东不要混日子的兄弟

4月12日,刘强东就京东实行的末位淘汰发布声明。刘强东表示,京东已经四五年没有实施末位淘汰,导致人员急剧膨胀,发号施令和混日子的人越来越多,干活的人反倒越来越少,为了对18万员工背后的家庭负责,自己没有选择余地(末位淘汰)。

互联网大佬舌战

而就近期引起广泛争议的"996"刘强东也表示,自己到现在还能做到8116+8(周一到周六,早八点到晚11点,周日八小时,每月休假两天),但京东永远不会强制员工995或996,但是每个京东人都必须具备拼搏精神。

近期,京东陷"996"、调薪、裁员等风波。4月15日,刘强东再次发内部信称,京东物流2018年全年亏损超过23个亿,这已经是第十二个年头亏损了。如果扣除内部结算,京东物流去年亏损总额超过28亿。如果这么亏下去,京东物流融来的钱只够亏两年的。对于此次京东物流的薪酬调整,刘强东称,初衷是,取消底薪但是大幅提高揽件提成,而提高揽件只能靠配送员,没有别的办法!

张朝阳:做好工作是本分

4月15日,搜狐CEO张朝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简单分享了自己对"996工作制"的看法。

张朝阳称,搜狐现在对员工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员工要尽职尽责地工作,把工作当成非常重要的自己的一种本分,我们每个人要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话,做好你的工作是本分,是一种职业精神。"

互联网大佬舌战

他还指出,"互联网竞争又特别激烈,这种本分职责要求对时间和投入要求是很高的",不过,搜狐倒没有对时间上做这样的要求,依然保持着周末大家休息,偶尔周末也会开会。

周鸿祎、李国庆:强制工作没意义

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旗帜鲜明地站在了996工作制的对立面,当今公司办公环境经常是降低工作效率的,西方尝试十多年,每周在家办公一天,对文案,编辑很有效。不坐班,弹性工作时间都更适合一批工种,所以一批soho(small office,home office)一族出现,就是高产出的自由职业者。

李国庆指出,他赞成撸起袖子加油干,但那是实干、巧干、苦干,而不是低效率的耗时间。

互联网大佬舌战

360创始人周鸿祎谈及996时也表示,996一定是自愿的,就是从人性出发,让团队拿到股票,有创业的感觉,让他们自己进入996。"周鸿祎接受中证报采访时表示,996一定是自愿的,每个员工可以有自己的选择,而创业者996是天经地义。

周鸿祎指出,"华为、阿里的东西学不来,只能膜拜。我们唯一能干的事情,就是从人性出发,让团队拿到股票,有创业的感觉,让他们自己进入996。"

"996"为何集中爆发?

"996工作制"已隐性存在多年,现在集中爆发,或与互联网红利消失有关,背后是暗潮涌动的互联网裁员潮。

今年1月,社交电商平台有赞在公司年会上宣布,将实行"996"工作制度,即正常工作时间为9:30到21:00,遇到紧急项目时,一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时间会更长。对此,有员工表示"感觉有点逼人离职的意思"。对此,有赞CEO白鸦回应称:"这绝对是好事,让更多人了解有赞文化,也会让人才想进有赞的时候谨慎考虑。"此前,58同城的"996工作制"也被员工爆料是"变相裁员,逼员工辞职"。近日,京东也被爆出取消快递员底薪以及背后的裁员危机。

互联网大佬舌战

2014年左右,"996工作制"开始流行起来,被推崇为新时代的互联网精神。有业内人士评价,这两年"996"逐渐被一些创业者当做自鸣得意的标签,甚至是管理者"道德绑架"的理由。互联网红利消失后很多公司被打回原形,要节流只能裁员、降薪,引起了员工的不满和担忧,是此次"996工作制"引发讨论的原因之一。

4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崇尚奋斗,不等于强制996》指出,进行理性分析前,需要在价值观层面澄清一个误解,即对996有争议,并不是不想奋斗、不要劳动。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很多企业都面临生存考验,企业的焦虑可以理解,但缓解焦虑的方法不是让员工加班越多越好。企业治理更需要树立结果导向、效率导向,进行更加文明、高效和人性化的时间安排。

我们的企业不仅要依靠员工的汗水,更要激发员工的灵感;不仅要让员工更努力的工作,更要激发员工更高效的工作;不仅要靠加班工资的激励,更要让家人的陪伴、身体的健康、意义的饱满也成为工作的奖赏。

对于"996",你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