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遍世界】英國的霧都倫敦…

英國倫敦,這是我西歐之行的始發地。

濃霧濛濛,細雨綿綿……

初到倫敦,便被濃霧籠罩的嚴嚴實實,倍感壓抑,也真正體會到這座“霧都”的名副其實。

但,很快又云清霧散,燦爛的陽光把倫敦城呈現在眼前。

倫敦,與紐約、東京、巴黎並稱四大世界級城市。倫敦的第一感觀是古老而不失現代,繁華而不失寧靜,雄闊而不失細膩。路邊上百年的老建築上高聳的煙筒提醒著曾經工業革命的輝煌,路上那奔跑而過的汽車又把人們帶回到現代化的城市。那些來來往往的行人,還保持著英國人聞名遐邇的紳士風度,保留著赫赫有名的日不落帝國的風骨。

【寫遍世界】英國的霧都倫敦…

沿著古樸的大街,走過倫敦最大的海德公園,一座雄偉壯麗的建築矗立在眼前,這是著名的白金漢宮。宮的正門上懸掛著莊嚴的王室徽章,宮前廣場中心立有維多麗亞女王紀念碑,紀念著這位把英國帶入輝煌,也是入駐白金漢宮的第一位英國君主。白金漢宮的內部更是富麗堂皇,宮內有典禮廳、宴會廳、音樂廳、畫廊等。藍色客廳是整個宮殿最雅緻、最高貴之地,擺有拿破崙一世製作的指揮桌。白色客廳陳列著大量藝術品,御座室掛有水晶吊燈,保存著維多利亞女王的加冕御座。白金漢宮是白金漢公爵於1703年所建,1761年英王喬治三世將此地作為王后的住宅即女王宮。1825年,英王喬治四世對白金漢宮進行了大規模擴建。從1837年以來,維多利亞女王成為居住在這裡的第一位君主,從此歷代英國國王都居住於此。

離開白金漢宮,穿過聖詹姆斯公園碧綠的草坪和湖泊,過皇家禁衛軍駐地,在唐寧街10號外,匆忙一瞥英國首相官邸後,便來到著名的久負盛名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這一宏偉的哥特式建築是英國曆代國王舉行加冕儀式和王室成員舉行婚葬典禮之地。教堂裡埋葬著20多位英國君主,在此幾乎可與穿越英國的歷史。另外,牛頓、達爾文、狄更斯、哈代等世界聞名的科學家、文學家也長眠於此。1987年,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等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踏著這些名人走過的石磚,凝望他們的墓碑,感覺從未如此和名家如此接近,彷彿可以聽到他們的聲音,感受他們的智慧和思想。

【寫遍世界】英國的霧都倫敦…

呼吸過威斯敏斯特厚重的歷史氣息,回到街邊,大笨鐘便呈現在了眼前。倫敦大笨鐘是國會大廈的鐘塔,與國會大廈相連,作為倫敦的地標坐落於泰晤士河畔。看上去,大笨鐘塔樓氣勢恢宏,莊嚴肅穆,直上青天。令人讚歎。大笨鐘的塔高79米,鐘的四面各有直徑6.7米的圓盤,用312塊白色玻璃鑲嵌,時針長2.75米,分針長4.27米,擺錘305公斤,總重量21噸。最初,為鐘上弦需連續上8小時之多。

【寫遍世界】英國的霧都倫敦…

穿泰晤士河大橋,沿著泰晤士河畔逶迤前行,過有摩天輪之稱的“倫敦眼”,就看到一橋飛架兩岸,鎖住了橫流的泰晤士河,這就是倫敦塔橋,倫敦又一處標誌性建築。。倫敦塔橋建於1894年,為維多利亞王朝特有的哥特式建築。橋身長80.5米、寬61米,水面距橋面42.4米。最為惹眼的是橋兩端的高塔,刺破雲天,蔚為壯觀。所謂塔橋,就是橋頭的塔,為泰晤士河增添了獨特的魅力,更凸顯泰晤士河的壯美。泰晤士河是英國最長的河流,泰晤士河在塞爾特語中意為“寬的河”。流經的倫敦市區,沿河共有27座橋,除倫敦塔橋外,還有滑鐵盧橋、威斯敏斯特橋和蘭勃士橋等都各具特色,引人駐足。

聞名於世的倫敦塔靜靜矗立於河中的小島上,通過橋樑與岸邊相連。信步攀登而上,這裡既可以俯㒈泰晤士河,又能回顧倫敦城,可謂是精心設計的要塞城堡。倫敦塔中心的主體建築白塔是最重要、最古老的建築,方形白塔高27.4米,是法國諾曼底式的三層建築,四周有4個塔樓。白塔內部分東西兩部分,東部有建於1080年的教堂,西部是世界上最好的軍械收藏庫。以白塔為中心,向外擴展。內城有13個塔,外城有6個塔和兩個堡壘,最外面還有護城河。在塔群中,又以威克非塔、血塔、比徹塔最為著名。血塔建於1225年,是關押要犯之地,這裡不知死了多少風雲人物,也留下了很多神秘傳說。可以說,這座血塔記述著早期英國宮廷的血淚史……

【寫遍世界】英國的霧都倫敦…

倫敦塔是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一世在1066年征服了英格蘭之後於1078年興建的,也是後來英國君主的宮殿與城堡。12世紀起,歷代英國國王在此修建王宮、教堂。整個城堡佔地7.3公頃,規模宏大,倫敦塔於1988年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遊覽過宮殿和城堡,我迫不及待的前往大英博物館,去這座世界歷史最悠久、建造最宏偉的博物館,欣賞那些來自世界各地的人類文明瑰寶。博物館正門兩旁各有8根粗大的羅馬式園柱,上端三角頂刻有一幅巨大浮雕,顯示了它的精美。走進大英博物館大中庭,是歐洲最大的有頂廣場,頂部由1656塊形狀奇特的玻璃片組成。我首先參觀了圖書館,這裡仍保留著馬克思當年寫作的房間,曾是馬克思書寫《資本論》的主要場所。然後,我直奔收藏中國藝術珍寶之地——中國館。讓人驚歎的是這裡收藏了許多來自中國的珍貴文物,包括瓷器、金縷玉衣、玉碗、以及石刻,雕像等藝術珍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為《亞尼的死者之書》,是眾多以草紙記錄的,堪稱為古埃及美術中極致的作品,是古埃及生死觀的表現。博物館設有埃及文物館、希臘羅馬文物館、歐洲中世紀文物館和東方藝術文物館,其中以所藏古羅馬遺蹟、古希臘雕像和埃及木乃伊聞名於世。

大英博物館為中世紀建造,建成於1753年。館內共有100多個陳列室,400多萬件展品,收藏了世界各地的文物,藏品豐富,種類繁多,很多珍品為世界罕見。我在這裡徘徊流連,飽覽古今人類歷史文明的傑作,直至閉館才依依不捨的離去。

傍晚,又起濃霧。白金漢宮、威斯敏特大教堂、大笨鐘、倫敦橋、倫敦塔、大英博物館,又淹沒在濃霧中……

在倫敦,我還去了格林尼治天文臺、滑鐵盧大橋、唐人街等地。倫敦的霧也忽隱忽現的陪伴著我,眼前的景物也時而清晰,時而隱去,驀然回首,已是燈火闌珊……

【寫遍世界】英國的霧都倫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