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哥特式藝術瑰寶,文學聖地,火災無法毀滅的聖殿

【本文所有照片均系紫玉生煙姑娘作品,謹致謝忱】

1532年,拉伯雷出版了《巨人傳》的第一部。他在第十七章中寫道:

(巴黎人)到處死追著高康大,逼得他只好到聖母院的鐘樓上去休息。……(高康大)笑著解開他那華麗的褲襠,掏出他的傢伙,狠狠地撒了一泡尿,一下子衝死了二十六萬零四百一十八個人,女人和小孩還不算。……一眼望見鐘樓裡的大鐘,便動手叮叮噹噹地搖起來。他一邊搖,一邊想,如果能把它們掛在他那匹馬的脖子上當鈴鐺一定不錯,因為他正打算買些勃裡的奶酪和新鮮鯗魚讓它給父親馱回去。於是,便把大鐘拿下來帶回了寓所。(拉伯雷:《巨人傳》,成鈺亭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1年版,第72—73頁)

被高康大摘走的大鐘名叫瑪麗,重達13噸,現在還在。

聖母院在如此巨大的“人造洪災”前都安然無恙。可是誰能想到,它在4月15日遭到了一場可怕的大火?

巴黎聖母院:哥特式藝術瑰寶,文學聖地,火災無法毀滅的聖殿

遠望聖母院

(一)一座修了近兩百年的教堂

中國法國文學研究會名譽會長、著名學者柳鳴九稱巴黎聖母院為“法蘭西曆史的象徵”。這座教堂奠基於法蘭西最古老土地——塞納河上的法蘭西島,這裡是最初的巴黎,因此,此島又被稱為“城區”。

在巴黎聖母院奠基之前的數百年,這裡已經有了教堂。柳鳴九說,可以確認的是,從公元8世紀起,這裡總算有了兩個供奉聖母瑪利亞與聖安德勒的教堂。還有一些說法更要提前,認為在4或6世紀時這裡已經更有了宗教祭祀場所。總之,終於有一天,巴黎主教認為,原本的教堂已經狹小而陳舊、不敷使用了,法國的京城應該有一座更加輝煌的教堂。這位主教是一個窮苦的伐木女工的兒子,他的名字叫莫里斯·德·絮利。1159年,他被任命為巴黎教堂的司鐸,次年又被任命為巴黎主教,任職達三十六年之久。

1163年,巴黎聖母院奠基,並於1345年基本落成,整個工程歷時一百八十餘年。

巴黎聖母院是哥特式建築的代表,然而,它卻不像著名的德國科隆大教堂那樣有著許多座直指向天的尖塔,它只有一座(而且在昨天還被燒燬了)。因為巴黎聖母院本質上是一座並未修完的建築。

巴黎聖母院:哥特式藝術瑰寶,文學聖地,火災無法毀滅的聖殿

巴黎聖母院的鐘樓上沒有塔尖

在巴黎聖母院正面那兩個帶有方頂的塔樓上,原本應當有高聳的尖塔。不過,也許是工程難度過高,尖塔並沒有修成。事實上,只有少數哥特式建築能夠“全須全尾”地呈現在世人面前,有許多哥特式教堂由於金錢匱乏或者熱情消退等原因而中途夭折。著名的科隆大教堂之所以修建了六百年,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錢。如果不是教會出售彩票募集了一些資金,也許它真正完成的時間還要推遲。

更何況這些高聳的尖塔本身也不那麼安全。房龍在談到哥特式教堂時說,15、16世紀就經常有教堂倒塌,如在1486年萬聖節,在1571年主顯節,都出現過教堂坍塌的慘劇。主顯節那天天氣惡劣,狂風暴雨,屋頂突然坍塌,致使屋內幾百名教徒和其他人員全部邁進天國的大門(房龍:《房龍講述藝術的故事》,夏雲海,唐新善譯,東方出版社,2008年第2版,第172頁)

落成以後,巴黎聖母院就成為世界最著名的一座聖母大教堂。法國的絕大多數哥特式教堂都是聖母大教堂,通常只用教堂所在的市鎮名稱來進行區分,比如沙特爾大教堂,或者蘭斯大教堂。倘若有人只說“聖母院”,那指的就是巴黎聖母院了。

巴黎聖母院:哥特式藝術瑰寶,文學聖地,火災無法毀滅的聖殿

巴黎聖母院中的聖母子形象

巴黎聖母院:哥特式藝術瑰寶,文學聖地,火災無法毀滅的聖殿

巴黎聖母院中的聖母子形象

(二)哥特式藝術的瑰寶

意大利著名的建築史和畫家喬古歐·瓦薩里說:

這些野蠻的哥特人,如同鄉野村夫般淺薄粗陋,對古典文化毫無品位,而且建了一大群尖頂大小不一的屋子,還進行令人莫名其妙的修飾。這與古代社會尊崇的樸素美簡直大相徑庭。

瓦薩里倡導均衡、對稱、穩重、樸素的古典主義藝術原則,否定了12-15世紀之間哥特式建築,將其蔑視為野蠻哥特人的產物。實際上哥特式建築與哥特人的蠻族傳統並無關係。而哥特式建築無疑是整個中世紀藝術的頂點。印象派大師莫奈所畫的魯昂大教堂就是哥特式大教堂,羅丹在《法蘭西大教堂》一書中對法國許多哥特式大教堂持讚賞態度。歌德曾在《論德國建築藝術》(1772年)中記錄了自己面對哥特式斯特拉斯堡大教堂時的感受:

當我站在教堂前面,目睹這一宏偉景觀時,我的感覺又是多麼強烈,多麼出人預料啊!

一個完整、偉大的印象充盈著我的心靈。這一印象來自成千上萬的和諧部分,所以我無法理解和解釋,只能品味和享受。人們說,這差不多是來自天堂的快樂,而我又是多麼經常回去享受這種既是天堂又是人間的快樂,去古代兄弟的作品裡擁抱他們的巨大的精神啊!

可以說,高、直、尖的哥特式大教堂是僅次於古希臘羅馬建築的、世界最精美的建築風格範例。

巴黎聖母院:哥特式藝術瑰寶,文學聖地,火災無法毀滅的聖殿

巴黎聖母院的尖頂

哥特式藝術於12世紀起源於法國,開始於巴黎及其附近的地方。那是一個特別的時代。中世紀從11世紀起進入了晚期,鮑桑葵說,有許多明確的預測認為公元1000年是世界末日,但這個末日並沒有來臨,那令人彷徨和緊張的氣氛反而緩和下來,社會處於振奮之中。這時“歐洲剛剛組建,民族生活剛剛開始,建築活動又恢復,比任何時候都有朝氣”。更何況十字軍東征打通了東西方的通道,開闊了人們的眼界。城市再次繁榮,百業俱興,行會組織發展了,最初的以學習、教學和研究為目的的大學也形成並獲得社會各界的承認。到了12世紀,法國出現了強大的君主政體,巴黎成為了一個新的、極富創造力的藝術中心,在藝術上也需要產生新的風格。代表城市文明的新建築,比如哥特式建築應運而生。

哥特式建築開始於1140年至1144年,路易七世的掌璽官蘇熱以肋穹結構的建築體系重修聖德尼教堂,之後這種建築形式才開始波及全歐洲。巴黎聖母院建於1163年,處於聖德尼教堂這種早期哥特式建築與後來的成熟哥特式建築的過渡階段。

哥特式教堂在三個方面改變了以前教堂的結構:

第一,肋拱。不同於羅馬式建築沉重的半圓形拱頂,哥特式教堂用修長的細細的柱和“肋”支撐整個建築,形成了輕巧、雅緻、高聳的尖頂。

第二,飛扶垛。拱頂的重量不再像羅馬式建築一樣由結實而厚重的牆壁來承擔,而是由教堂外部的飛扶垛承擔,因此內部更加輕巧空曠,牆體上可以開出大面積的窗戶。

第三,彩色玻璃鑲嵌畫。既然石牆面積減少了,壁畫就基本沒有存在空間了,為了裝飾教堂,就在大面積的鑲嵌彩色玻璃。

巴黎聖母院:哥特式藝術瑰寶,文學聖地,火災無法毀滅的聖殿

由於畫家們在哥特式教堂中失去了壁畫創作空間,他們轉而嘗試在木板、羊皮紙和帆布上畫畫,幾百年後,根特的凡·艾克兄弟改進了顏料的配置,油畫就出現了。

巴黎聖母院:哥特式藝術瑰寶,文學聖地,火災無法毀滅的聖殿

巴黎聖母院正面的彩色玻璃窗

巴黎聖母院的正門中部是一扇巨大的玫瑰形窗,用彩色玻璃鑲嵌而成,上面全都是一塊塊色彩鮮豔的彩色玻璃。如今,人們認為巴黎聖母院的正面,是世界上所有哥特式大教堂中最為精美的。

我們還可以在巴黎聖母院中見到大量精美的雕塑,它的題材大多取自《聖經》:

巴黎聖母院:哥特式藝術瑰寶,文學聖地,火災無法毀滅的聖殿

巴黎聖母院:哥特式藝術瑰寶,文學聖地,火災無法毀滅的聖殿

巴黎聖母院:哥特式藝術瑰寶,文學聖地,火災無法毀滅的聖殿

時至今日,它仍然是一個重要的宗教活動場所。紫玉生煙姑娘恰好遇到了一場盛大的彌撒。人們依舊虔誠,仍然期待恩慈:

巴黎聖母院:哥特式藝術瑰寶,文學聖地,火災無法毀滅的聖殿

巴黎聖母院:哥特式藝術瑰寶,文學聖地,火災無法毀滅的聖殿

(三)它見證了法蘭西的歷史

在巴黎聖母院落成以前,它就已經是巴黎人社會、宗教生活的一大中心。1248年,法王路易九世在這裡揚起第七次十字軍東征出發的旌旗,準備去進攻埃及。

1302年,為了對抗教皇,菲利普四世在這裡召集了有市民參加的“總議會”,資產階級初次登上政治舞臺。

走進巴黎聖母院,我們會想起這座古老的建築,曾經見證了九百年來幾乎全部的法蘭西曆史,比如那三次特殊的加冕典禮:

1430年,英國國王、剛滿十個月的嬰兒亨利六世在這裡被宣佈為法王。由於法國在“百年戰爭”中失利,巴黎已經落在英國人手中十五年。

1564年,後來被稱為“太陽王”的路易十四加冕大典在這裡舉行。這是法國封建專制王朝的頂峰,凡爾賽宮、賀拉斯、法國古典主義都與這位“太陽王”有關。

1804年12月2日,拿破崙在這裡加冕。他自己動手從庇護七世手裡把冠冕奪過來戴在自己頭上。在下面這幅油畫中,達維特煞費苦心地避過了這一場景,表現的是拿破崙給皇后加冕。

巴黎聖母院:哥特式藝術瑰寶,文學聖地,火災無法毀滅的聖殿

達維特著名油畫《拿破崙一世加冕大典》

還有那一次次戰爭,一次次革命:

1455年,法國人在這裡為貞德舉行昭雪儀式。兩年前,法國贏得了“百年戰爭”,他們沒有忘記那位落入英軍手中並被誣為“女巫”、 在盧昂廣場受火刑而死的貞德。

1789年7月14日,法國爆發大革命(又稱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巴黎民眾攻陷巴士底獄。第二天,國民議會和巴黎市政府來到巴黎聖母院歡慶。

雅各賓專政時期,為了維護理性而非宗教的權威,巴黎聖母院的主教堂被封閉,宗教儀式被禁止。

1793年11月10日,巴黎民眾打碎了巴黎聖母院中的宗教偶像,舉行了理性女神即位的典禮

但是理性女神並沒有如願以償地滿足法國人的精神需求。1801年7月,拿破崙與教皇簽訂協議,恢復宗教信仰,承認天主教是“大多數法國人的宗教”,巴黎聖母院的鐘聲在十年之後再度響起。

(四)雨果:愛斯梅拉達的愛情

1831年,雨果的《巴黎聖母院》發表,這是浪漫主義小說經典之作。

雨果在巴黎聖母院中,偶然發現塔樓的一個陰暗角落裡,有人在牆上寫了兩個大寫的希臘字母“命運”。這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當時正當盛年的雨果,也是一個“既多情而又不斷追求慾望滿足的人”,與他相愛了50年之久的情人朱麗葉在他的晚年還痛惜地說:“他瘋狂地追逐新鮮的肉體”。(轉引自蔣承勇《西方文學“人”的母題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6頁),對宗教之於人的“宿命”和人的慾望進行長久思索之後的雨果,終於寫出了著名的《巴黎聖母院》。

這個故事發生在1482年的巴黎,它的主人公是善良而美麗的吉普賽女郎愛斯梅拉達。36歲當上副主教的克洛德則推動了整個情節的發展。宗教教義不允許他這樣一個獻身上帝的牧師有正常的男女之情,原本保持自我剋制的克洛德,卻陷入了對愛斯梅拉達的熱戀。他曾經向愛斯梅拉達表白:

“啊,我愛你!假若你是從地獄來的,我要同你一起回去,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這個……啊,只要你願意!……啊,我們能夠多麼幸福啊!我們可以逃走,我可以幫助你逃走,我們可以到某個地方去,我們可以在大地上找到一個陽光更好、樹木更多、天色更藍的處所。我們要彼此相愛,我們要互相充實彼此的靈魂,我們之間有著如飢似渴的愛情,讓我們雙方不斷地來斟滿我們那杯愛情之酒吧!”(雨果:《巴黎聖母院》,陳敬容譯,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422頁)

求而不得的克洛德產生了情感—心理結構的變異,他自身是教會宗教生活的犧牲品,當被拒絕之後又化作惡勢力,一手造成了他自己和愛斯梅拉達的悲劇。反而是醜陋的敲鐘人加西莫多愛上了愛斯梅拉達,保護她、照顧她,把她看成“一道陽光,一顆露珠,一隻鳥兒的歌聲”,最終為其殉情。

蔣承勇引用了魯迅《寡婦主義》的一段話來解釋克洛德的心理狀態:“因為不得已而過著獨身生活者,則無論男女,精神上常不免發生變化,有著執拗猜疑陰險的性質者居多。歐洲中世紀的教士,日本維新前的御殿女中(女內侍),中國曆代的宦官,那冷酷險狠,都超出常人許多倍。別的獨身者也一樣,生活既不合自然,心狀也就大變,覺得世事都無味,人物都可憎,看見有些天真歡樂的人,便生厭惡。”

遊客們到了巴黎聖母院之後,常常去尋找愛斯梅拉達曾在哪裡停留,加西莫多在哪裡敲鐘,在哪裡往下倒鉛水,對付攻打聖母院的乞丐軍,而克洛德又在哪裡被推下去身亡。那些熱戀中、熱戀過或者期待熱戀的愛人們在這裡掛下了一把把的愛情鎖……如今,遊客們恐怕只能在斷壁殘垣中去神思了。

巴黎聖母院:哥特式藝術瑰寶,文學聖地,火災無法毀滅的聖殿

愛情之鎖

不過,那個華美的巴黎聖母院總會回來的。

法國的蘭斯大教堂是和巴黎聖母院齊名的重要教堂,由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處於交戰地帶,在德軍的炮火下,很多建築遭到了嚴重破壞。不過如今已經修復得幾乎與戰前一模一樣了,甚至由於著名畫家夏加爾為其設計了新的花窗,而產生了別樣的藝術魅力。

那個充溢著愛與美的聖殿永遠不會倒塌,大火無法毀滅這座文明的豐碑,巴黎聖母院將在人類的歷史和精神中永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