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設備商角逐大戰,誰主沉浮?

“華為在全球已獲得22個5G商用合同。”11月21日,華為常務董事、運營商BG總裁丁耘在第九屆全球移動寬帶論壇上宣佈。

華為5G設備遭到澳大利亞、美國等阻止以後,日前又傳來“已獲得22個合同”的好消息,這無疑給華為的5G部署規劃注入了一針強心劑。那麼,全球5G通訊設備商部署情況如何?近期設備商有何新動向?本文就來揭曉。

5G設備商角逐大戰,誰主沉浮?

目前,全球有66個國家共154個運營商正在進行5G測試,其在可獲得性、經濟性、應用三個關鍵領域已經準備就緒。5G建設正進入緊張的競爭態勢,頻譜拍賣已在歐洲、亞洲等多國完成,11月15日美國啟動了首次高頻段5G頻譜拍賣。5G設備的大規模出貨已經開始,華為已面向全球客戶提供1萬套5G基站。

5G設備商角逐大戰,誰主沉浮?

華為5G部署近況

華為5G部署進度表

11月20日,華為輪值董事長鬍厚崑稱:“華為已經出貨1萬個5G基站,主要提供給歐洲、中東等市場。”

11月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浙江移動聯合華為完成烏鎮5G網絡早期規模部署。

10月,韓國三大運營商都已正式確定設備商,其中華為成為LG Uplus的3家設備供應商之一。

10月,華為在中東簽訂了6份5G商業合同。

10月,華為公佈已經開始與印度多家電信運營商討論“5G現場試驗”事宜。雖然此前,華為在印度5G的部署出現一些波瀾,但目前進展較為順利。

10月23日,華為與土耳其最大的移動通信運營商Turkcell簽訂協議,將合作開發5G智慧城市應用。

9月,摩納哥電信和華為正式簽署了5G合作協議,該協議致力於實現摩納哥的全5G覆蓋。

9月,意大利TIM與Fastweb攜手華為,開通首個符合3GPP標準的5G基站並投入商用。

......

至此,華為已經在全球範圍內獲得22個5G商用合同,其中與歐洲共簽訂14個合同、中東5個、亞太地區3個。今年,華為已面向全球客戶批量發貨5G,提供超過1萬套5G基站。

此外,華為的5G專利在全球也高居榜首。據統計,華為專利在5G關鍵標準中的佔比達到26%左右,遠高於其他廠商。

5G設備商角逐大戰,誰主沉浮?

(華為與土耳其Turkcell簽訂協議)

這些成績離不開華為對於5G研發的投入和縝密的安排。其實,早在幾年前華為便開啟了5G的研究,並且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與財力。今年年初,華為更是斥資50億元用於5G方面的研發。

在近期上研所5G業務彙報會上,華為CEO任正非更是強調:“我們5G就是爭奪‘上甘嶺’,就是世界高地。5G這一戰關係著公司的生死存亡,所以我們一定要在這場‘戰爭’中不惜代價贏得勝利。攻上‘上甘嶺’,全要靠你們。”看來,華為不惜一切的投入,對其所掌握領先技術也是胸有成竹。

5G設備商角逐大戰,誰主沉浮?

愛立信5G部署近況

愛立信5G部署進度表

10月24日,澳大利亞最大電信運營商確認:愛立信為澳大利亞建設5G商用網絡的合作伙伴。

10月,SK電訊、KT決定與愛立信合作建設早期的5G商用網絡。

10月,愛立信開始向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的運營商出貨5G就緒網絡設備。

富士通與愛立信將合作開發、銷售下一代的基站。繼而開拓日本5G市場。

愛立信與印度運營商Reliance Jio合作開發的5G用例,已經在孟買、新德里兩地的5G試驗網中成功展示。

......

目前,愛立信簽訂的5G商用合同達到9個,分別是北美的4家,AT&T、Verizon、T-Mobile、Sprint;歐洲2家,沃達豐、瑞士電信;亞洲3家,SK電訊、KT、LG T+。

根據愛立信公告,2018年第三季度營收約41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毛利率36.5%,提高9.6個百分點,主要得益於成本控制優化、無線業務和託管業務增長。

其中,愛立信在北美的收入同比增長21%,成為最大亮點,主要得益於北美運營商的5G資本開支驅動。由此可見,愛立信在北美的5G號角已然吹響,並且實實在在地反應在了業績中。

5G設備商角逐大戰,誰主沉浮?

中興5G部署近況

中興5G部署進度表

11月22日,中興宣佈已與英國電信公司JT Global簽署了首個5G網絡協議,測試服務計劃於2019年啟動。

10月22日,印度運營商BSNL宣佈,目前正在與中興就“5G技術路線圖”進行合作。

......

中興還針對5G領域的很多應用場景和軟件在進行研發。數據顯示,中興在5G方面的專利超過了1000項,且牽頭了國內30%的研發課題;物聯網專利持有量居全球第三及中國第一。

經過第三季度的恢復,中興的業務基本回歸正軌。10月25日,中興發佈2018第三季度報告,其中顯示,其業務在5G上有更多傾斜,且有的放矢。

聚焦5G,包括整個5G產業鏈的核心競爭力,芯片即是其中一個關鍵環節。中興CEO徐子陽指出,中興通訊對關鍵器件進行全方位審視,旗下中興微電子將加強關鍵芯片的自研,包括基站芯片、中頻芯片、交換芯片等系統設備的核心器件。同時,中興加大和業界第三方芯片廠商的合作力度。

儘管在5G領域表現積極,但開拓海外市場對於中興來說任重道遠。

5G設備商角逐大戰,誰主沉浮?

諾基亞5G部署近況

諾基亞5G部署進度表

11月,烏鎮互聯網大會召開的同時,諾基亞斬獲了我國三大運營商價值近200億元人民幣的5G網絡建設訂單。

10月,印度運營商BSNL與諾基亞合作,在印度發展5G生態系統。

10月,南非運營商Rain透露,將聯合諾基亞,在南非推出3.6GHz頻段5G商用網絡。

......

從目前已知的消息中得知,美國的AT&T、T-Mobile、Sprint都把諾基亞列入了設備供應商名單。韓國三家運營商也決定與諾基亞合作建設早期5G商用網絡。

5G設備商角逐大戰,誰主沉浮?

除了四大通信設備商,三星也發起挑戰。目前,三星把美國、日本、韓國、印度視為關鍵的目標市場。

在日本,三星已與KDDI合作,為其提供移動通信設備。

韓國SK電訊、KT、LG U+都已選擇三星供應5G網絡設備。

美國的AT&T、Verizon、Sprint把三星納入了設備商供應名單。

今年第二季度,三星電子在全球4G網絡設備市場佔據11%的份額。而它將為5G網絡投資220億美元,以確保2020年佔有至少20%的5G市場份額。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5G設備商在印度市場的佈局競爭迎來了高潮。因印度市場體量大,移動數據流量需求增長也較快,設備商紛紛搶灘印度市場。

5G設備商角逐大戰,誰主沉浮?

總結

近年來,全球通信設備商不斷整合,華為、中興通迅快速崛起,愛立信和諾基亞則逐步萎縮。2017年,華為的營收突破6000億元人民幣,華為和中興收入總計在四家主要設備廠商中佔比達到67.69%。全球通信設備商發展呈現出一個明確的格局變化,我國的兩大設備商在不斷取代外資廠商的市場份額。

但是,5G設備商的角逐也在愈演愈烈。由上文可知,在5G簽訂合同的數量上,愛立信雖然不及華為,但是愛立信在北美佔領了更多的市場。我們知道,北美市場是全球最大的5G市場之一,含金量可以說是相當高。而且,愛立信還與全球領先的運營商簽署了40項5G網絡測試的合作諒解備忘錄。此外,從2018年第三季度的全球RAN市場份額可以看出,愛立信與華為的差距正在縮小。

每家設備商都在說自己在5G技術排名中位列第一,究竟這場5G大戰會花落誰家?一時還難以見分曉,我們拭目以待。

全球物聯網觀察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