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左會:武鄉參軍參戰人數較多的村,被譽稱“抗日模範村”

相傳此地山村約定為廟會地,分左右兩家這裡為左故名為左會。

洪水左會:武鄉參軍參戰人數較多的村,被譽稱“抗日模範村”


1949年屬一區(洪水)下轄的一個行政村;1953年屬一區洪水下轄的一個鄉;1956年屬窯灣鄉下轄的一個農業社;1958年屬窯灣鄉下轄的一個生產大隊;1959年屬窯灣人民公社下轄的一個管理區;1961年屬窯灣人民公社下轄的一個生產大隊;1984年屬窯灣鄉下轄的一個村民委員會;2001年屬洪水鎮下轄的一個村民委員會至今。

洪水左會:武鄉參軍參戰人數較多的村,被譽稱“抗日模範村”


左會村位於武鄉縣洪水鎮東南部,黎城和武鄉交界處,板山腳下,距洪水鎮政府13千米。東至黎城縣,南連拴馬村,西接灣則,北靠林場山。左會村位於武鄉東部的幹石山區,全村147戶405人,國土面積9平方千米,耕地面積639畝,全村有共產黨員32名,主要種植玉米、穀子、馬鈴薯等農作物,人均收入較低。近年來,該村不斷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各項事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紅色旅遊三級柏油公路從村通過,給村民出行帶來極大方便。公路兩旁種植的松樹,整齊有序,枝葉茂盛。村裡多數農戶蓋起了新房,紅磚紅瓦整齊漂亮,家家戶戶都通了程控電話,有線電視和網絡通訊設施齊全,村容村貌有了新變化。此外,村裡的運輸業也逐步發展壯大,有不少農民購買了三輪車、四輪車、農用車、拖拉機,還有大汽車,帶來了經濟上的實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洪水左會:武鄉參軍參戰人數較多的村,被譽稱“抗日模範村”


1940年底,為了加強後勤機關的戰鬥力,進一步實行精兵簡政,根據八路軍總部決定,將前方總指揮部衛生部與一二九師衛生部合併,由一二九師衛生部部長錢信忠擔任部長,孫儀之擔任政委,合併為八路軍野戰衛生部,下設醫政科、供管科、秘書科、衛生部和政治部,機關設在左會村申培民家。現存舊址坐北朝南,一進院佈局,東西16米,南北13米,佔地面積208平方米,現存正房5間,東、西房各3間,正南開大門、(東正房2間及東房3間已翻修),保存完好。

1940年底,一二九師野戰醫院也編入八路軍總部野戰衛生醫院,隨後遷至左會村長期駐紮。醫院設在村北水江溝一帶,院部領導住申晉樣家。當時,醫療器械及藥品非常緊缺,醫療條件十分艱苦。當地群眾看到送來的傷員較多,醫務人員忙不過來,就主動到醫院駐地為傷員洗繃帶,上山採藥材,積極參加傷員救治工作。八路軍第一二九師野戰醫院舊址坐北朝南,一進院佈局,東西16.5米,南北16.5米,佔地面積273平方米。現存正房5間,東、西房各3間,南房3間,東南角開大門,保存完整。

洪水左會:武鄉參軍參戰人數較多的村,被譽稱“抗日模範村”


左會村是一個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老區村,1939年至1942年八路軍一二九師衛生部、八路軍特務團曾長期駐紮在這裡。老一輩革命家錢信忠、滕代遠、範子俠、歐致富等長期生活戰鬥在這裡。在抗日戰爭中,左會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積極支前參戰,修工事、築碉堡、挖戰壕,開荒種菜,供養人民子弟兵。有八路軍戰士曾幫助村民挖掘泉水,擺脫老百姓飲水困難的困境。也有左會善良農婦收養軍女申小平的事蹟;還有號稱二特務團的左會民兵武裝,配合八路軍保衛黃崖洞兵工廠的戰功。在戰爭年代,左會村共參軍28人,其中光榮犧牲10人,致殘4人,是全縣參軍參戰人數較多的村,被譽稱“抗日模範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