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包裹”拆“出的万亿市场

距离又一年“双十一”,还有五天。

五天后,你会收到从亚马逊、阿里巴巴或eBay寄来的一堆包裹,露出兴奋不已的表情。

每一场满满仪式感的拆包裹场景,往往都是以留下一堆包裹纸盒收尾。

这些“默默无闻”的包裹承运者,最后的归属都是躺在垃圾桶的没用“硬纸板”,尽管它有自己的专业术语“瓦楞纸板”。

电商改变了我们购物的方式,不可否认,电商也将传统的瓦楞纸箱再次推出市场风口。

尽管瓦楞纸箱看起来很不起眼,但它却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壮举。

瓦楞纸箱坚固,轻便,易于生产,还具有很强的环保资质。它们由回收材料生产,并且97%是可以回收的。根据美国环境保护局的数据,在2014年,美国每年生产约2900万吨瓦楞纸板,其中89%以上是回收的。

万亿市场等待破局

继蒸汽技术革命,电力技术革命和计算机及信息技术革命之后,工业4.0版本正在兴起。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过程中,瓦楞纸板这个“无名英雄”变得相当重要。

市场研究公司IMARC集团在一份名为《瓦楞纸箱市场:全球行业趋势、市场份额、规模、增长、机会和2018-2023年预测》的新研究报告中估计,2017年瓦楞纸箱市场价值约为1690亿美元。报告进一步预测,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040亿美元(约14107亿人民币)左右,预计在预测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接近3%。

这主要是受到全球电子商务增长的推动,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拆包裹”拆“出的万亿市场

目前,全球瓦楞纸品的年需求量已达一亿公吨,其中美国约占31%,欧洲包括东欧约25%,中国约10%,日本9%。

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因为其国内制造成本高,制造业往外移,其客源减少,瓦楞纸品的年增长率会偏低或甚至会有负增长的可能。

在中国、印度、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等新兴制造成本低的国家,瓦楞纸品的增长空间较大。

在印度,整个电子商务行业预估将从2017年的385亿美元增加到2026年的2000亿美元。

纸箱行业的过去

硬纸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3000—4000年前的中国。但“硬纸板”这个词第一次出现是在英国小说家安妮·勃朗特写于1848年的《女房客》一书中。

1856年,英国人爱德华·希利和爱德华·艾伦兄弟两人发明在纸上加压成波纹瓦楞,作为帽子的内衬,用来吸汗。

1858年,英国有了第一个制造瓦楞纸的专利。

1871年,美国人阿尔伯特·琼斯发明了单面瓦楞纸板,用于包装玻璃灯罩和类似的易碎物品,获得美国第一个专利权。

1879年,罗伯特·盖尔在布鲁克林将印刷纸袋的机器加以改装,用来裁切弄皱纸板和瓦楞纸,发明了可折叠纸箱。他的产品非常受欢迎,他生产了数百万纸箱,供应给饼干、茶叶、烟草、牙膏和化妆品等制造商。

当时使用的都是单面瓦楞纸,直到19世纪末,美国开始研究用瓦楞纸板制作包装运输箱。日本于1914年开始生产纸箱,1920年双面瓦楞纸板问世,它的用途迅速得到扩大。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木箱在运输包装中占了80%,而纸箱只占20%。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纸箱在运输包装中已经占到80%。

我国瓦楞纸箱起步较晚,1954年推广使用。

但放眼现在的中国,在流量争夺异常激烈的今天,中国每天都在奔跑着1亿个电商纸箱,每年有约300亿的纸箱流通市场。

拆包裹”拆“出的万亿市场

如何破局纸箱市场?

北美在全球瓦楞纸箱市场处于领先地位,欧洲、亚太、拉丁美洲、中东和非洲等国家紧随之后。

一些主要的市场参与者包括:美国的国际纸业和包装巨头West Rock,香港的玖龙纸业,法国的司墨飞·卡帕集团以及中国的理文造纸等。

在中国,整个包装行业的产值超过1万亿,是成长性最好的细分市场之一。

光是纸包装市场,就有30万家从业者,规模最大的年产值不过60亿元,市场占有率不到1%。

大多数纸箱厂有50%的产能是冗余的,而且受限于200公里的运输半径,无力拿下全国性电商客户。

整个纸箱市场高度分散,大大小小的制造商都在价格和质量上展开竞争。

虽然市场竞争激烈,小公司静下心来研究产业,也不是很难生存。

拉链纸箱创造者一撕得

一撕得创始人邢凯就是成功撬动纸箱这个万亿市场的其中一个破局者。

拆包裹”拆“出的万亿市场

一撕得创始人邢凯

他发现包装行业存在一个很大“痛点”。

在中国,每年有约300亿个快递包裹发出,每个纸箱的开口处要用胶带缠两圈,用量近2米。这样算下来,封箱胶带每年用掉的长度能绕地球500圈。透明胶带不但不可降解,还造成纸箱与塑料难以分离,提高了回收成本。

凭借之前做产品经理的经历,对产品的敏锐天赋。邢凯想,如果采用拉链纸箱,这些问题不都能迎刃而解?

在2013年,他创立了一撕得。这个不用胶带、三秒撕开的箱子,也迅速成为“网红”。

拆包裹”拆“出的万亿市场

跨界发展,创新是根本。从拉链纸箱开始,邢凯的创新一发不可收。

现在的一撕得已经是一家一站式包装供应链的创新型互联网平台公司,其业务核心已经从纸箱、包装袋等耗材产品,转向为客户提供从包装设计到交付的全过程服务。

去年11月,一撕得“双11”订单交货突破1亿。四年时间,一撕得终于在包装行业站稳了脚。

数据显示,类似一撕得这种能为客户提供多种产品的“设计-生产-物流”的包装综合服务的平台,是包装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全球包装业已经有30%的产品符合这种一体化、数码化的模式,而中国只有可怜的3%。

一撕得通过增强产品易撕性提升品牌商用户体验,纸箱哥则把纸箱做成了营销工具。

包装圈里的广告人纸箱哥

纸箱哥创始人王佳荥从2008年就开始为淘宝电商提供纸箱。

拆包裹”拆“出的万亿市场

纸箱哥创始人王佳荥

在这个创业过程中,他发现单纯的纸箱生意里“埋伏”着两种新的需求。

第一种需求,厂商客户希望进一步降低包装耗材成本,但是从供应链及生产角度已经难以满足;

第二种需求,品牌商、广告商看中电商纸箱“100%送达”的特性,希望在纸箱上打广告,但是又很难对接合适的厂商。

王佳荥意识到,经过近10年的纸箱供应,他已经积累了3 000多个细分行业的厂商资源,并对他们的用户有着清晰的画像,因此,他其实就是最适宜对接这两种需求的人。

2015年,王佳荥创办纸箱哥,基本商业模式就是在广泛的厂商客户中,为品牌商提供合适的纸箱广告载体;作为回报,厂商客户可以免费使用纸箱。

对纸箱哥而言,这套商业模式成立的前提,就是广告收入>纸箱成本。

经过纸箱哥的对接,厂商客户实现了纸箱耗材成本的一降到底,品牌商也完成了建立在全行业数据基础上的精准投放。

纸箱哥成为包装圈里的广告人,广告圈里的供应商,稳稳驻扎纸箱市场。

纸箱不再是纸箱了。

河北东光纸箱包装机械俏销印度

除开在纸箱本身上找痛点外,还有从制造纸箱的机械上下功夫的。河北东光纸箱包装机械就是典型的代表。

拆包裹”拆“出的万亿市场

20世纪80年代,日本三菱重工开发出第一台用于制造纸箱包装机械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现代化的纸箱包装机械更加灵活,纸箱的尺寸和形状可以进行不同更换,再加上使用有色染料制作各种色调盒子的技术,这种敏捷性提供了消费者订单更大个性化的潜力。

在河北东光县生产的纸箱包装机械已销往全球126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交货额达3亿美元左右。

前来东光县采购的印度客商拉杰士表示,当前印度包装业快速发展,对包装机械的需求十分旺盛,东光县的纸箱包装机械性价比很高,售后服务也非常好,是当地用户的首选。他每年都要到东光县采购十几次,年贸易额从最初的100万元提升到现在的800多万元。

纵观整个趋势,电商浪潮下的“默默搬运者”瓦楞纸盒这个传统市场,等待更多的破局者进入。如何分得万亿市场一杯羹,进一步发展技术的潜力和创新才是关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