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明”陽春三月綻放絢麗與精彩

從2019光明投資環境推介會場,到光明科學城指揮部土地整備簽約現場;從深圳科技館(新館)落戶光明科學城,到李松蓢社區白沙坑河旁消除黑臭工地;從首屆“光馬”“最美賽道”,到公明“社區群眾訴求服務大廳”

“新光明”陽春三月綻放絢麗與精彩

3月22日,光明科學城啟動區土地整備刷新紀錄首戰告捷,全體參戰人員在光明科學城指揮部合影。

“新光明”陽春三月綻放絢麗與精彩

3月18日,2019光明區投資環境推介會在深圳五洲賓館舉行時的盛況。


“新光明”陽春三月綻放絢麗與精彩

3月24日,2019深圳光明小鎮國際半程馬拉松賽在山水林田湖富集的光明區舉行。

核心提示

新光明,新起點,新徵程,新氣象。

在改革開放40週年的全新歷史起點上,市委市政府賦予光明建設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全新定位和光榮使命,光明迎來了歷史性機遇的眷顧垂青,站在全市改革發展的“聚光燈”下,贏得了前所未有的強大資源集聚能力。

在春意盎然的3月,闊步行進在大開發大建設火熱進程中的光明,敞開懷抱,綻放精彩,又呈現出怎樣鼓舞人心的噴薄生機和蒸騰氣象?

“新光明”盛大亮相——2019光明區投資環境推介會,3月18日在深圳五洲賓館盛大上演。被市委、市政府賦予建設“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全新使命的光明區,有如一隻振翅騰飛的金鳳凰,正飛向全世界;

改寫土地整備紀錄的歷史瞬間——光明再次刷新了城市土地整備歷史紀錄,彰顯“深圳速度”:3月22日上午,僅用22天時間提前9天就完成了光明科學城啟動區項目土地整備簽約工作全部計劃簽約任務,累計簽約527份;

激動人心的重磅消息——深圳科技館(新館)落戶光明科學城。3月25日,這樣一則重磅消息不脛而走,引起了廣泛關注和極大轟動;

歡欣鼓舞的青春時刻——8000多名中外選手齊聚光明,3月24日上午同臺競技於深圳光明小鎮的國際半程馬拉松賽,山野間森林、花海縈繞的“最美賽道”和光明簇新的城市面貌迷醉和震撼了跑友和現場嘉賓;

建設大美生態攻堅黑臭水體治理——3月20日光明區全面消除黑臭水體治理工程全面開工,斥資56億元、集結1603名施工工人、493名設計管理人員、261臺機械設備,在31個施工點同時啟動建設;

率先試點深化基層社會治理——3月5日光明區召開深化基層社會治理機制改革試點工作推進會,在全區加快建設巡回法庭,搭建群眾訴求服務大廳、建立社區綜合整治隊伍。以改革試點為樣本,3月底前實現全區31個社區群眾訴求服務大廳全覆蓋。

▶科學之城創新高地加速崛起引廣泛關注

光明區成立以來的首次營商盛會——2019光明區投資環境推介會,為光明再次吸引了來自全球的目光。

3月18日,由光明區政府主辦的2019光明區投資環境推介會在深圳五洲賓館盛大亮相。此次營商盛會,以“建設‘四城兩區’,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為主題,重點推介光明區的優質投資環境和良好城市形象,突出光明區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及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戰略機遇,在新形勢下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嶄新定位和發展優勢。

光明區委書記王宏彬致辭時表示,日前,國家正式發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並將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作為核心任務,光明科學城將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大科學裝置的集中承載區,攜手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共同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光明區區長劉勝詳細介紹了光明區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深圳北部中心以及一流營商環境的建設目標和具體計劃。光明區將堅持國際視野、全球眼光、高質量、高標準編制光明科學城發展規劃和空間規劃,努力打造創新共享、產城融合、智慧人文的“不一樣”的科學城。

光明科學城將打造世界級大型開放創新網絡樞紐、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戰略支撐、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集中承載區、原始創新和未來產業策源地、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前沿陣地。光明科學城規劃總面積99平方公里,以“科學+城市+產業”為發展規劃,以“一心兩區、綠環縈繞”為空間格局。“一心兩區”即光明中心區和裝置集聚區、產業轉化區,“綠環縈繞”即藍綠活力環。根據光明科學城發展目標,到2020年,將形成科學城建設基本框架體系;到2025年,形成世界級科學城的核心功能;到2035年,基本建成高度國際化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核心承載區。

光明區將緊抓粵港澳大灣區和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建設的歷史性機遇,謀規劃、聚資源、大建設,全力打造深圳北部創新中心、產業中心、文化中心、醫療中心、交通中心、生態中心,建設成為引領輻射周邊區域發展的深圳北部中心。其中,“創新中心”將打造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科技金融的全過程創新生態鏈。

光明區把實體經濟作為立區之本 為項目落地建設保駕護航,致力於打造營商環境高地,在產業政策上做加法、在營商成本上做減法、在空間供給上做乘法、在監管執法上做除法,努力打造政策更貼心、服務更高效、管理更規範、綜合成本更低的宜創宜業之區。

▶光明科學城啟動區土地整備再創奇蹟

光明科學城的建設備受關注和矚目。而光明科學城啟動區項目土地整備創造的全新紀錄,更激動人心,提振精神!

3月22日上午,一則重磅喜訊從光明科學城指揮部現場傳出:經過全體參戰工作人員的日夜奮戰,以及廣大業主和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僅用22天時間,就全面完成了光明科學城啟動區項目土地整備工作全部計劃簽約任務,累計簽約527份。這是光明繼首創36天內完成紅坳村簽約紀錄以來,再次改寫了深圳這座奇蹟之城土地整備的歷史紀錄。

建設世界一流科學城,土地整備工作須先行。早日完成科學城土地整備任務,為建設世界一流科學城騰挪出發展空間。光明科學城啟動區項目位於光明區新湖街道轄區,是光明建區以來體量最大的土地整備項目,時間緊迫,任務繁重。一是整備面積大。需整備土地面積達182.21萬平方米,範圍包括圳美牛場、北區村、大松園新村、山口新村、羌下僑村5個居民集中居住區,及毅創興、大友、漳沅、蚌下、大松、正暉、將頂、綠景、何群、如宇、金塘、肉聯廠、晨龍翔等13個工業園。二是拆除體量大。需拆除建築物1205棟,面積達45.03萬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築453棟約14萬平方米、非住宅建築752棟約31萬平方米。三是利益主體多,涉及面廣。項目涉及影響群眾約1萬人,企業70餘家,含原村民、原農場居民、歸僑僑胞、外來戶、住港居民、海外僑胞、村集體企業、各類民企等利益主體,利益訴求多樣、抱團現象突出,涉港涉澳工作敏感,社會牽連廣泛,搬遷壓力巨大。科學城啟動區項目是光明成立新區以來最為艱鉅的一場土地整備攻堅戰,也是光明成立行政區後最為艱辛的一仗。

光明區迎難而上,全面部署,深入發動,再次吹響了光明科學城啟動區簽約攻堅戰號角,於3月1日正式啟動了科學城啟動區項目簽約工作。其實,早從去年4月,市委市政府將科學城佈局光明以來,光明區就強力推動科學城建設工作,從全區抽調27名處級幹部和35名科級幹部加入科學城土地整備工作一線,組建26個協商談判小組,直面最迫切、最棘手、最難辦的協商談判工作。26個協商談判小組全心投入,爭分奪秒,以保障簽約為第一要務,用心用情贏得群眾的理解與支持。光明科學城啟動區項目土地整備推進速度如此之快,得益於光明區擁有“五好”,即好的隊伍、好的作風、好的機制、好的方案、好的宣傳。

▶深圳科技館(新館)落戶光明科學城

讓人驚喜莫置的是,深圳科技館(新館)將落戶光明科學城。3月25日,來自深圳市建築工務署的消息進一步證實,深圳科技館(新館)項目計劃今年內動工建設,力爭2023年建成。屆時,一座城市地標性建築,將在光明腹地噴薄崛起!

更讓人充滿期待的是,深圳科技館(新館)項目作為深圳市新一輪重點規劃建設的“新十大文化設施”之一,將被打造成具有國際一流水平,代表城市形象、彰顯深圳城市品位、突顯深圳科技和創新發展的國際頂級特大型公益性科學中心。

深圳科技館(新館)選址在光明科學城的光明中心區光僑路西側,緊鄰地鐵6號線翠湖站(暫定名),總用地面積約6.6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0.5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不小於30%。館內擬設科技展示區、科技影院區、教育活動區、科技交流中心、公眾服務區、業務管理區、科學廣場區(室外)7大功能區。

光明區處於粵港澳大灣區和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重要節點位置。深圳科技館(新館)所在區域交通便捷,區內高鐵、地鐵、高快速路密集匯聚,與珠三角主要城市快捷相連,半小時可通達香港、廣州。

目前,深圳科技館(新館)項目已在全球範圍展開初步設計招標。擬於今年7月進入定標階段。計劃今年內開建,力爭2023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決戰決勝打贏全面消除黑臭水體攻堅戰

建設生態宜居的美好家園,光明一直在持續發力!

3月20日上午,光明區全面消除黑臭水體治理工程全面開工儀式在李松蓢社區白沙坑河旁舉行。以此為標誌,光明區在31個具備開工條件的全面消除黑臭水體治理工程施工點上,投入1603名施工工人、493名設計管理人員、261臺機械設備,同時開工建設。

光明區堅持“高標準、全覆蓋,秉持理念、面對現實,互聯互通、分散調蓄、三水分離”的技術路線,瞄準水質目標,多措並舉,確保今年4月至5月,1+4河流長治久清,8+1河流初見成效,順利通過國家專項考核。今年11月底前,161條小微黑臭水體治理主體工程完工,12月底前全面消除黑臭,幹流及一級支流水質達到V類水標準。到2020年實現光明區全水域、全天候水質達標。

今年,光明區預計投入約56億元,以河道為中心,以管網為基礎,以目標為導向,主要完成八項建設內容。

八項建設打好全面消除黑臭水體攻堅戰:一是治理支流水系。採取初雨水截流和駁岸整治等措施,對鵝頸水、紅坳水、木墩河等共13條支流水系進行治理,總長約31.96公里,淨化河道大動脈。二是消除小微黑臭。對總長72.68公里的51條小微溝渠邊溝、47條暗涵小河汊、60個小湖塘進行綜合整治,採取“控源截汙、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活水循環”等措施,治理面積達共35.72公頃。三是持續正本清源。推進排汙口逐本溯源,對34個小區,9個城中村,24個工廠工業區,14個公共設施進行全面改造整治,疏通管道毛細管。四是修復干支管網。完善干支管管網10.9公里,新增支管網9.86公里,整治錯接漏排890處,修復隱患3728處,消除干支管網沉痾痼疾,打通管梗阻。五是清疏管道河渠。綜合調查評估黑臭水體水質和底泥狀況,實施管道清淤1591公里、40.26萬立方米,暢通河道管渠。六是實施生態補水。建設一體化加壓泵站3座,新建補水管28.38公里,實施白花社區水塘和後底坑水庫生態修復工程,合理確定補水的質、量、時,做到優水優用、高效利用。七是佈局初雨調蓄。新建初雨截流管9.43公里,處理設施1座,總容積約11.7萬立方米的調蓄池8座,收集並處理7毫米/1.5小時的微汙染初小雨,提高光明的汙水治理承載力。八是嚴抓面源治理。對7個垃圾臨時中轉站及3個汽修廠、19處重點面源汙染進行治理,通過關停取締、整合搬遷、升級改造“三個一批”的措施對“散亂汙危”企業(場所)實施分類整治。

▶光明國際馬拉松賽成光明城市新名片

3月24日,一場全新的體育文化賽事——2019深圳光明小鎮國際半程馬拉松賽在光明區的山、水、林、田、湖之間激情上演。首屆“光馬”以“快樂奔跑,擁抱光明”為口號,8000多名中外選手齊聚光明,歡樂開跑。參與首屆“光馬”的跑友們,著各色服裝,男女老少不盡相同,他們中有青春洋溢的年輕女孩,有老當益壯的退休人員,也有前來體驗光明美景的外國友人,還有組團挑戰賽道的親子家庭。

當日上午8時,深圳市領導和光明區領導共同為“光馬”鳴槍。8000多名選手在山野間延展且被森林、花海縈繞的“最美賽道”上展開競逐。光明區所擁有的山、林、湖、田等豐富的自然資源,漸次展現在選手們視野中,本次“光馬”途經公明水庫、百花谷、滑草遊樂園、農科大觀園等多個自然風光景點,給選手們帶來在清新如洗的空氣和在大自然中跑馬的獨特體驗,以及強烈的視覺景觀衝擊。

“光馬”不但成了承載青春活力、音樂歌舞、掌聲喝彩、健康運動的歡樂海洋,而且藉此也向四海賓朋展示了光明的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建設成果,展示了光明豐富的生態資源,併為光明的休閒旅遊產業和體育產業積蓄勢能;同時擴大了光明對外的影響力和知名度,讓更多世人瞭解光明,關注光明。

▶率先試點深化基層社會治理機制改革

加快建設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新城,光明區銳意創新探索,在全市率先試點深化基層社會治理機制改革。

3月5日,光明區召開深化基層社會治理機制改革試點工作推進會,光明區領導何奕飛主持會議並部署相關工作。會議要求,在全區加快建設巡回法庭,搭建群眾訴求服務大廳、建立社區綜合整治隊伍。以公明社區改革試點為樣本,本月底前實現全區31個社區群眾訴求服務大廳全覆蓋,實現基層社會治理的黨建化、智能化、標準化和便民化。

光明區率先在全市推進深化基層社會治理機制改革,按照“黨建引領、文化支撐、法治建設、平安光明”整體工作思路,以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發展,健全和完善基層矛盾糾紛化解機制為目標遵循,探究基層群眾訴求解決新方向,為光明區加快建成“四城兩區”,打造競爭力影響力卓著的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提供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光明區深化基層社會治理機制改革,旨在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改進社會治理方式,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營造“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良好局面,最終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的基層社會“大治理”格局。

按照市委有關工作部署,光明區結合實際,制定了《光明區深化基層社會治理機制改革系列方案》,計劃通過把資源和力量整合下沉到基層,暢通群眾訴求渠道,力爭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和初始階段,盡最大限度、最大努力將矛盾化解在基層。通過構築“一個平臺、雙向通道、三級組織、四個機制、五項服務”社區治理新體系,建立群眾反映訴求,解決糾紛的平臺、機制,理順區、街道、社區三級組織銜接聯動工作模式,為群眾提供訴求表達、糾紛調處、法律服務、心理服務、幫扶救助服務,形成基層社會“大治理”格局。

(本版撰文 坋蔃 吳敏 賴飛揚 攝影 鍾毓成 蔣正華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