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最恰当的教育比喻,读懂了你就是教育专家

一个最恰当的教育比喻,读懂了你就是教育专家

一个最恰当的教育比喻,读懂了你就是教育专家

许多家长在教育上面,

都会遇到有极端的做法:

有的什么都满足,美其名曰:

给小孩一个自由快乐的童年

结果小孩任性,散漫,一事无成

有的什么都管教,号称:教育是管出来的

结果小孩变成木头人,家长奇累无比

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出不上劲,还与自己拧着干

也有的,教的很好

儿女成绩也很优秀

经常成为别人羡慕的对象

可现在媒体上经常有好成绩的突然自杀,突然犯罪。。。

让家长们感觉站在悬崖边上,不知如何教才好!

什么是最最正确的教育方式,

一句话说不清楚,一本书你理解不了

我想了一个最恰当的比喻

家长们好好参悟,如能成功运用到生活中

那你就是教育专家,你的儿女必定优秀!

一个最恰当的教育比喻,读懂了你就是教育专家

我把整个社会比作一个家庭式的大房间

房间里有“桌椅”,代表事业过程中的困难与挫折

地上有各种各样的垃圾,代表各种各样的知识,品德与技能

家长就是这座房子的主人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将地上的垃圾扫干净,掌握与运用技能

不同教育理念与手法下的孩子有两种:

一种孩子是“扫把” ,他的柄时刻都在父母的手里

一个最恰当的教育比喻,读懂了你就是教育专家

另一种孩子是“扫地机”,父母只需充电,但管不了它

一个最恰当的教育比喻,读懂了你就是教育专家

大部分家长,生怕儿女碰着撞着“桌椅”

怕把扫把撞疼了,撞散了 ,又担心屋子里“扫不干净”

所以把儿女当成“扫把“,他们的双手控制着儿女

兢兢业业的“扫着地”

你会发现屋里的干净程度,儿女获取知识、才能的多少,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父母

父母勤快的,知识渊博的,

扫的“垃圾“多,反之就少!

当然小孩们也顺当,不碰壁,不流血!

但是家长们得时刻拿着扫把,

在房间里扫来扫去,很累!

家长如果一放手,

“扫把”就躺在那儿,不动了!

而且家长们知识与精力有限,

无法扫清全房间的“垃圾“

第二类家长,

把小孩当成“自动扫地机

家长们只要“充上电“ ,充电其实就是鼓励与支持

孩子们就在房间里扫起地来!

这“扫地机“一会儿碰桌子腿,一会儿撞椅子腿

一会儿撞了墙又退回来

似乎很不顺利,但时间一长

家长们会发现“整个房间竟然干净了

家长们要做的,只是在旁边观察一下

万一“卡”住了,帮助调整一下

在“楼梯口“设个“障碍“ (这障碍就是家长定下的规矩或规则)

避免“扫地机”翻下楼梯,永远上不来。

这类家长,轻松愉快

而孩子们天生就有创新与探索能力

他们是永动机,前提是你不“击打“

家长要做的,就是把“各类垃圾“放到房间里即可(创造学习环境)

随着扫地机越来越长,家里面真的是面貌一新

家长们好轻松!

你愿意做一个控制扫把的家长呢

还是愿意做一个“扫地机”的家长呢?

其实这里面真正的核心,就是“管与不管的问题

管”出来的小孩,只可能是被动学习

“不管”出来的小孩,将会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那将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不过要记住,“不管”不是真正的不管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