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淹死韩林儿,好兄弟张无忌为何不报仇,反把帝位让给了他?

1999年,香港报纸采访金庸先生,问到在他的小说中,那位主角(注意是主角而不是配角)的武功最高,金庸回答:很大可能是张无忌,他集各家之长,比较全面。

张无忌在金庸的众多主角中,显然不是最亮眼的一个,他论老实仁义不及郭靖,狂放又比不上杨过,属于那种性格上中不溜秋的人。身为明教教主,他号令百万教众,被武林群雄推为“武林至尊”,在明教应天大会上,光明左右使,五散人,韦一笑等人已经决议正式将张无忌推为天下义军首领,称“明王”,打算建立大明王朝,按理说他日后必将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但是他却放弃了这个位置,宁愿让“奸诈”的朱元璋当皇帝,这是为什么呢?

朱元璋淹死韩林儿,好兄弟张无忌为何不报仇,反把帝位让给了他?

在小说中,张无忌和韩林儿是交好的兄弟,两人当初在游皇城有过一段很深的交际,彼此欣赏,不过韩林儿在赴吴国公朱元璋的邀请时却被廖永忠故意掀翻了船,淹死在了河中,而廖永忠所奉的,正是朱元璋的密旨,事后朱元璋还打算杀掉廖永忠灭口。

朱元璋淹死韩林儿,好兄弟张无忌为何不报仇,反把帝位让给了他?

张无忌对韩林儿之死耿耿于怀,但是他却不能指责朱元璋,因为此时朱元璋已经手握重兵,如果查他,明教势必分裂。就算明教分裂不打紧,天下的抗元大业也会受到重挫。一直以来,张无忌都是一个顾全大局的人,当初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他都愿意放下父母之仇和六大派和解,如今自然他还是要顾全大局。

朱元璋淹死韩林儿,好兄弟张无忌为何不报仇,反把帝位让给了他?

众人都说一定要杀了朱元璋,但是张无忌却说杀了这个杀那个,各个都是好兄弟,我真不忍下手。他竟然要求大伙好好谈谈,把事说开就好了,张无忌无论情场上还是官场上,果然都是优柔寡断。好在张无忌还有自知之明,自从韩林儿之死后,他“心中常自耿耿,自觉处理不了大事,久思退位”。

可见,优柔寡断的性格,对权力的无欲无求,处理大事的才能不足,顾全大局等,这些因素都是让张无忌放弃皇帝宝座的原因。而朱元璋后来又击败陈友谅,诛杀张士诚,驱逐元顺帝到漠北,也就慢慢地成形成了自己的威信,当上了皇帝。

朱元璋淹死韩林儿,好兄弟张无忌为何不报仇,反把帝位让给了他?

说到这里,我们大概还能明白一件事,为什么有了屠龙刀(《武穆遗书》)就能够号令天下了,而拥有了倚天剑中的绝顶武功却不能称王。兵者诡道也,谋的是天下,而武功再强,也只是一个人的事情,所以朱元璋赢了,张无忌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