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高中版)杂志简介

《中国数学教育》是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 2003年1月正式创刊,分初中版和高中版,均为月刊,国际流行大16开本,64页。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 1673-8284,国内统一刊号为CN21-1548/G4。主要读者对象是中学数学教师、教研人员。编辑工作秉承“推进中学数学教育改革,探索中学数学教育规律,为提高中学数学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和基础教育质量服务”的办刊宗旨,密切配合基础教育的中心工作和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的研究课题,交流我国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经验,帮助广大中学数学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探索数学教学规律与特点,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与方法,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中国数学教育》以数学教育界知名专家、学者为资源后盾,立足于为中学数学教师服务,传递教学信息,为广大中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努力成为教师教学的好帮手。

《中国数学教育》为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的数据库刊源,在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初中数学教与学》《高中数学教与学》全文转载量连续九年名列前茅,被评为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来源期刊。

主要栏目

特别报道、本刊特稿、教学纵横、教材点击、教学研究、教研视窗、实践探索、教学札记、案例透视、教学设计、课例评介、考纲解读、中考指南/高考高参、命题研究、试题研究、解题研究、习题研究、竞赛之窗、他山之石、教育技术、试题荟萃、信息速递、编读往来

主要栏目简介

“特别报道”主要刊登全国学术年会及观摩交流会的综述、学术报告等;

“教学纵横”主要刊登有关中学数学教育理论,以及对数学教学改革中的热点问题探讨的文章,以帮助广大数学教师对数学教学进行理性、深层次的思考;

“教材点击”主要刊登对教材的分析、教学建议、教学内容的处理、教材的资源开发,以及教学理念更新等方面的文章,以帮助教师把握和用好教材;

“教学研究”主要刊登有关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创新的探索、经验体会等方面的文章,为广大数学教师开辟一个交流数学课堂教学经验的园地;

“课例评介”主要刊登优秀课例的课堂实录、反思和评析,要求必须有课堂教学视频;

“案例透视”主要刊登围绕一个主题对典型案例、教学片断进行剖析的文章,既有感性例证,又有理性思考,力求把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行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力求给广大教师以启发;

“教学设计”主要刊登对中学数学典型内容的课堂教学设计,以及设计意图和反思;

“中考指南”“高考高参”主要刊登有关中、高考复习研究的文章;

“命题研究”主要刊登对试题的命制背景、考查要求进行分析的文章;

“试题研究”主要刊登对近几年的中、高考试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有解题视频的稿件优先发表;

“解题研究”主要刊登有关典型或者经典题目的解题思路、方法、技巧,以及如何开展解题教学等方面的研究的文章,有解题视频的稿件优先发表;

“习题研究”主要刊登对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和复习题的具体功能、价值、训练目标,以及与中、高考试题的联系等进行分析的文章,有解题视频的稿件优先发表;

“竞赛之窗”主要刊登数学竞赛的辅导文章及竞赛试题。

对视频的要求

文章所附视频,一般应控制在20分钟以内(最多可分为两个视频),文件格式为MP4或AVI,分辨率为1280×720,帧速率为25帧/秒,画幅宽高比为16:9。视频的制作形式不限,可以是ppt课件(word文档、手写板、数码笔)录屏、模拟课堂教学、动画或其他形式,要与文章内容紧密相关,需完整流畅,并与文章一起投稿。如果文章发表,与其对应的视频将以二维码的形式呈现在文章中。读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观看。

撰稿须知

1. 请勿一稿多投!来稿必须是作者原创,不得抄袭、转摘。编辑部对稿件有修改权。

2. 论文的基本要素齐全,包括文章题目(不超过20字)、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以单位公章为准)、摘要(150字左右)、关键词(3~5个)、正文(各级标题不超过18个字)、参考文献(尽量参考我刊文章)等。若有基金项目的请说明。

3. 要有作者简介和详细通讯地址。包括:姓名,出生年份,性别,职称,研究方向、联系电话和邮箱等。

4. 文中量、单位和符号一律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并遵守有关使用规定。

5. 因编辑部人力有限,来稿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所有稿件编辑部都会反馈审稿结果,请关注您的邮箱。

6. 文章一经录用,版权归我刊所有,即允许我刊以其他形式出版或引用。本刊对光盘、网络传播的作者著作权拥有使用权,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即视为同意本刊的上述声明。

7.欢迎有一定深度、立意新颖、文风朴实的教学研究类文章。来稿请紧扣中学教学实际,指导数学教学,力求对教师的教学有切实帮助。

欢迎投稿!欢迎订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