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掌起这条老街聆听生活的声音!

到掌起这条老街聆听生活的声音!

老街在大多数人眼里,素来是无声的。

日头斜长,三五人家围坐着,大树荫底下斑斑驳驳,静悄悄就走掉一下午。

到掌起这条老街聆听生活的声音!

半晌午的弄堂空空荡荡的,不少当地居民已搬到外面去居住了

可当你细听,你会发现,老街历来又是顶热闹的地方。东边小贩的吆喝盖不住西边邻里的唠嗑,你来我往的自行车铃挑起了街坊不咸不淡的问候。“吃了没”、“上哪儿去”、“昨儿巷子口怎么没见到你”……一切都有了声响,像时间从表盘流走时以“咔哒”来证明,历史长河里也似珍如宝般留下了这些“市井烟火声”。

到掌起这条老街聆听生活的声音!

早起的居民悠闲地走在清晨的老街上

到掌起这条老街聆听生活的声音!

老街上的过往行人

掌起陈家老街亦如是。这条乍一看再普通不过的老街,位于掌起镇中部,北面是镇政府所在地;南面“三北古运河”快船江穿村而过;东有叶东公路通达沿山美景;西面密密匝匝的古民居印证着“五里不问陈”的旧闻。中间这四四方方,就是老街的“半亩三分地”了。

到掌起这条老街聆听生活的声音!
到掌起这条老街聆听生活的声音!

掌起老街全貌

老街不长,前后不过千米,故而走上个来回也不会累。可若是要细细走上一遭,寻寻它特有的声音,沿街就蓦然出现了许多落脚点,来回一趟的时间也变长了许多。

到掌起这条老街聆听生活的声音!

“掌起储蓄所”旧址

从掌起大街向南走到头,陈家老街就平铺在你的眼前。老街要往东走,一路都是青石板铺就的,多几分古朴,步子也格外踏实。

到掌起这条老街聆听生活的声音!

骑着自行车的大爷从狮子桥上经过

老街里的交通自然还保留着旧时的模样。自行车轮胎压过青石板的声音很轻,一般都是“沙沙”作响,偶尔也因为路面不平把车铃磕出些声音来。须得是摩托车行过,才会“突突突”地惹人注意。

到掌起这条老街聆听生活的声音!

一位阿婆挽着菜蓝子从狮子桥上走过

一两百米就走到了“同泰弄”口。百来米长的巷子是旧时沿山一带赴陈家集市的必经之路。

到掌起这条老街聆听生活的声音!

傍晚时分的同泰弄

两侧都是高墙大院,东边有两宜堂、培德堂、七间头,西边是孔敬堂。弄堂里的行人不多,三不五时慢悠悠走来几个老住客,因巷子里轻,反倒衬得棉鞋声更沉重。

到掌起这条老街聆听生活的声音!

斑驳的墙面别有一番韵味

弄堂口不知何时聚拢了几家小吃摊。雪白软嫩的馄饨从大团热气中被捞出装碗,食客们“哧溜”一声就吸进去两个。这还不算完,要等到“呼噜噜”全喝了这碗馄饨汤,才算是结束了乡间的点心时光。

再往前就是老街的腹地。路中间修着不少供人闲坐的石墩。可老街人还是喜欢聚在一辈子坐惯了的地方,除了老年活动室,街背面的“陈家村消防站”就是人气最旺的地方。老街上的方言,在“吴侬软语”里是掺点“海蛎子”味的。既传习着江南人固有的语调,也多了些沿海人民的质朴厚实来。

到掌起这条老街聆听生活的声音!到掌起这条老街聆听生活的声音!

冬日暖阳下的陈家村消防站是老人们消磨时光的“宝地”

把东街和西街串连一线的,就是“掌起桥”。桥如其名,是掌起镇镇名的由来。下午三点,桥东面的菜场集市就忙碌起来。“新鲜的三黄鸡、刚拔的小青菜、鲜活的大黑鱼”……叫卖声嘈嘈切切入耳来。但在这老街最热闹的地方,你还是可以清楚听到一根被装在塑料袋子里的大葱,随着行人的脚步,摩擦出些“细细索索”的声响。

到掌起这条老街聆听生活的声音!

从集市上满载而归

陈家老街自然也不乏“叮叮咣咣”老手艺的敲打声、“汪汪汪”不知疲倦将你赶出自己势力范围内的狗吠声、“嘻嘻哈哈”的孩童放学声、以及象征着老街生生不息的婴儿车“丁零当啷”声,甚至是一缸倒映着白墙黛瓦的水泛起了一圈波纹,都像是荡漾出一阵若有似无的声响来。

到掌起这条老街聆听生活的声音!

老手艺人黄新国在修补街坊拿来的镴器

如果你听得认真,老街深处还隐隐回响着属于它的儿歌民谣,“陈家三层楼,三十六间走马楼,铺路铺到东埠头,买地买到海宁港,烧起厚粥糊封墙头”……

到掌起这条老街聆听生活的声音!

狮子桥小学旧址

来源| 慈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格格 摄影 王烨江

- END -

喜欢小慈推送的信息,就在右下角点一下“好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