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告訴你:跑步的步幅究竟多少最合適?


大數據告訴你:跑步的步幅究竟多少最合適?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看看跑步界大咖們的數據:

精英選手們的數據


  • 萬米賽

2007年的世錦賽萬米,埃塞俄比亞名將貝克勒(萬米世界紀錄保持者)與Mathathi以同樣的速度跑了前面9,000米。貝克勒身高1.63米,步頻190/分鐘。在最後的1,000米衝刺階段,他的步幅不變,步頻提高到驚人的216/分鐘,一舉摘金。而Mathathi的身高1.7米,步頻接近200/分鐘,在最後衝刺階段,他加大了步幅,但步頻反而下降,速度維持不變(後來他表示最後沒有提速是由於疲勞所致)。

大數據告訴你:跑步的步幅究竟多少最合適?


  • 百米賽


牙買加名將博爾特(Usain St. Leo Bolt,出生於1986年8月21日)的步幅約2.7米,步頻大約4.4步/秒。儘管他的步幅已經非常之驚人,但他的步頻換算一下更嚇人,居然有264/分鐘!OMG!當然了,實際上這樣的步頻他也維持不了1分鐘,但我們可以切實地感覺到他的過人之處。速度=步幅X步頻,那麼我們可以算出博爾特每秒可以前進大約12米!!!

大數據告訴你:跑步的步幅究竟多少最合適?


  • 馬拉松賽

大數據顯示,全程馬拉松參賽人群的平均步幅為1.02米。如果你是一位馬拉松愛好者,觀注過自己在比賽中的相關數據嗎?假如你是佳明Garmin手錶的用戶,賽後將數據同步到手機的connect APP中,就可以看到下面一組屬於你自己的數據:


大數據告訴你:跑步的步幅究竟多少最合適?


數據的計算


跑步時,速度=步頻×步幅,非常簡單易懂的公式。

所以,想要提高配速,有三種方式:

  • 提高步頻
  • 加大步幅
  • 兩者同時提高


這看起來貌似很簡單,但對於業餘跑者來說,步頻和步幅兩者之中必定至少有一個會是弱項,甚至兩者皆弱:既沒有高步頻,也缺乏大步幅。

大數據告訴你:跑步的步幅究竟多少最合適?


長跑的時候,標準步頻是3步/秒,也就是文首結論裡提到的180步/分鐘。步頻和目標配速確定了,步幅自然也就確定了。一般人在步行時的步幅小於1米,以1米的步幅來跑步不會太辛苦。步幅越大越接近身高,如果不騰空起來的話就根本沒法跑,如果還要保持一定的速度,就必須要好好鍛鍊相應的肌肉,使之足夠強壯有力。所謂速度訓練容易受傷,正是因為對此時肌肉承受的負擔變大所致。而這樣過的鍛鍊,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需要有循序漸進持之以恆的專項練習。

運動生理學的建議

步幅為一步的距離,以腳的中心為準測算。你走或跑一步後,兩腳落地時中心的距離就是你的步幅。成人正常行走步幅大約在65釐米左右,而跑步時步幅更大,因為兩腳落地之間往往還有騰空的距離,如下圖,步幅=蹬伸距離+騰空距離+落地距離。

大數據告訴你:跑步的步幅究竟多少最合適?


步幅過大的直接後果是會增加身體所承受的壓力。對於肌肉力量足夠的跑者(比如:博爾特)來說,可以輕鬆消化這些壓力,但遺憾的是,並非每一個人都具備這種能力。

更為糟糕的是:步幅過大意味著垂直移動幅度也會相應越大。而當你在空中跳得越高時,落地就會越困難,所以步幅過大的跑步動作容易讓人受傷。當步幅過大時,膝蓋也會變得更直,腳後跟落地的力度也會更大(如下圖),會明顯降低保護膝蓋的肌肉(大腿前側股四頭肌)吸收衝擊力的能力。而這種衝擊力會傳遞到膝蓋的半月板、膝關節以及臀部和背部的脊椎,長此以往,將會大大增加身體各部位受傷的風險。

大數據告訴你:跑步的步幅究竟多少最合適?


對於需要進階的跑者來說,訓練跑步加速時步頻會增加,步幅也會增大。但是到了一定程度,步頻就不能再變快,只能提高步幅。然後,到了極限速度時,步幅也不能再變大。

當你刻意想著 “要提高步幅”時,很容易讓身體重心拖後,下意識地產生“剎車效應”(比如上圖),這樣的跑姿不僅效率差,而且很容易受傷(尤其是膝蓋)。請記住:提速的要點是——“有意識地讓步頻慢一點兒來保持同樣的速度”,你會感覺重心變得比以前要高點兒了。持續訓練,你的跑步能力就會提升,速度就會變快。即使按照同樣的速度跑,也會覺得比以前要輕鬆。

結論


最後,回到文章的標題:跑步的步幅究竟多少合適?答案是:因人而異,與每個人的肌肉能力有關。一個基本原則:以不受傷為前提。此外,以下幾點建議供大家參考:

1. 跑步初學者的步幅建議控制在1米以內。

2. 馬拉松進階者建議步幅朝著1.4米以上前進。

3. 優先關注步頻,大數據顯示,180次/分鐘的步頻是跑步經濟性最佳的區間。



大數據告訴你:跑步的步幅究竟多少最合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