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獨行俠捲土重來決賽圈,深度解析06與11年總決賽

前言

在美職籃諸多球隊中,達拉斯獨行俠隊(原名小牛隊)是被中國球迷廣泛關注的俱樂部之一。自從1980年加盟美職籃以來,獨行俠隊一直呈現向好的趨勢。

2000年“良心老闆”庫班接手了獨行俠隊,逐漸建立起了深厚的球隊文化,庫班與當家球星諾維斯基之間的友情故事也被廣大球迷和媒體們所津津樂道。

談起獨行俠的高光時刻,自然是2011賽季從熱火三巨頭手中搶下一座總冠軍獎盃,而此次戰役被球迷們稱之為“復仇之戰”。原因是早在05-06賽季,獨行俠就曾在2-0大比分領先的情況下,被暴走的韋德率領熱火隊實現了絕地反擊,最終飲恨敗北。賽後有很多媒體與球迷的質疑聲直指當年執法的裁判,我們拋開場外因素暫且不談,僅就場內的數據表現以及人員配置來分析,看看在06賽季和11賽季兩次總決賽中,獨行俠的表現有哪些不同,因何實現了最終的“復仇”成功。

06年的獨行俠,均衡補給

首先看一下2006年總決賽,獨行俠隊的主要人員配置及其表現。

數據∣獨行俠捲土重來決賽圈,深度解析06與11年總決賽

2006年的獨行俠外線以傑森-特里為核心,另外配置約什-霍華德、斯塔克豪斯以及還較為青澀的德文-哈里斯。

再來看看內線配置,內線以德克-諾維斯基為核心,他同時也是整支球隊的絕對核心。同時搭配埃裡克-丹皮爾、德薩蓋納-迪奧普以及基斯-範霍恩。

從人員配置的角度來分析,2006年獨行俠隊的內外線搭配還是較為均衡的。當家球星德克-諾維斯基在進攻端擁有強大的火力輸出,他的射程從三秒區可以一直延伸到三分線外。同時,從諾維斯基身上我們能夠看到歐洲球員特有的技術特點:腳步靈活多變,手感極為柔和,籃球技術全面。不管是面框進攻還是背身單打,諾維斯基都可以輕鬆的搞定防守球員。再加上他213公分的身高以及出色的臂展和身體素質,幾乎很少有球員能夠封蓋諾維斯基的跳投。

整個05-06的季後賽諾維斯基場均可以貢獻27分11.7個籃板2.9次助攻,罰球命中率高達89.5%,三分球命中率高達34.3%,進攻效率達到了124,WS值5.4,PER26.8,真實命中率高達59.6%。

通過數據我們可以發現諾維斯基在進攻端是一個怪獸。

數據∣獨行俠捲土重來決賽圈,深度解析06與11年總決賽

儘管諾維斯基在進攻端無可挑剔,但是身上依舊有弱點。諾維斯基的防守能力並不算出色,他的護框能力從來就不是聯盟頂級的水準,在強烈的身體對抗下往往會佔不到便宜。

而埃裡克-丹皮爾和德薩蓋納-迪奧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諾維斯基在防守端的短板。兩人在05-06賽季季後賽中,場均可以聯手奉上2.6次蓋帽,出色的補防意識也是獨行俠能夠走到最後的原因之一。

下面來看一下外線,傑森-特里是外線的進攻核心,他有非常不錯的投射水平,不管是持球創造機會的能力還是無球跑動的意識都非常的優秀。尤其進入到了總決賽,特里在進攻端的才華得以體現。

數據∣獨行俠捲土重來決賽圈,深度解析06與11年總決賽

特里和諾維斯基換算成36分鐘數據對比

對比數據我們發現在2006總決賽中,特里在進攻端的貢獻甚至要高於諾維斯基,不管是得分數據還是各項命中率(除了罰球命中率),特里都略高於諾維斯基。

同樣,特里最大的缺點也是防守,他188公分的身高在場上就是一個漏洞,整個季後賽下來,特里的封蓋數據為0,並且防守WS值僅為0.9,防守效率達到了108,這並不是一個很好的表現。

反觀另外兩位外線大將約什-霍華德和斯塔克豪斯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在進攻端兩人表現的都不錯。

數據∣獨行俠捲土重來決賽圈,深度解析06與11年總決賽

整個總決賽下來,約什場均可以貢獻14.7分,斯塔克豪斯場均可以拿下12.8分,但是在防守端兩人表現的都不怎麼樣。約什防守WS值僅為1.2,防守效率更是有105。斯塔克豪斯對比約什更甚,防守WS值只有-0.1,而防守效率直接高達118。

從季後賽表現來看,獨行俠隊外線進攻可以稱為優秀,但是防守確實不盡人意,他們的進攻很大程度上掩蓋了在防守上的缺陷。形同虛設的外線防守正對了熱火隊的下懷,因為他們擁有攻擊火力爆炸的韋德,通過分析我們再看韋德以57.2%的真實命中率,拿下場均34.7分7.8籃板3.8助攻的數據以及33.8的高到嚇人的效率值,也就並不感到不可思議了。

11年獨行俠巔峰分佈

數據∣獨行俠捲土重來決賽圈,深度解析06與11年總決賽

此時的傑森-特里依舊在獨行俠陣中充當外線箭頭人物,同時配備了傑森-基德、何塞-巴里亞。內線核心依舊是德克-諾維斯基,內線搭檔的是肖恩-馬里昂、泰森-錢德勒。

從陣容搭配來看2011年的獨行俠人員配置較為均衡。作為美職籃最優秀的組織後衛之一,傑森-基德的加盟在盤活了球隊進攻的同時還帶來了強有力的防守;肖恩-馬里昂擁有出色的身體素質和籃球嗅覺,他是場上的跑位大師,在比賽中很好的利用了空切、反跑、無球掩護等一系列無球跑動技術打擊了熱火的防線,值得一提的是馬里昂的防守能力也是頂級,優秀的臂展數據讓他在防守內線球員時遊刃有餘;泰森-錢德勒身高216公分,是聯盟頂尖的內線防守大閘,及其出色的護框能力能夠有效遮蓋對手進攻端的鋒芒。

再加上我們之前分析過的德克-諾維斯基與傑森-特里,2011年的獨行俠則更為均衡,即便是面對更加恐怖的“三巨頭”熱火,依舊不弱下風,防守能力、持球能力的提升是他們兩屆總決賽最大的不同。

數據∣獨行俠捲土重來決賽圈,深度解析06與11年總決賽

通過數據對比我們發現,2011年獨行俠總決賽場均的助攻數為18.2次,對比06年的15.8次提升了2.4次。這得益於傑森-基德的臨場串聯以及馬里昂等球員的無球跑動,對比06年總決賽,2011年的獨行俠隊球員之間的戰術配合更為流暢,並且掩護、空切等技戰術表現質量更高,整體進攻更加合理有效了。

蓋帽數據能夠很直觀的反應球隊的防守質量,2011年的獨行俠隊在總決賽中場均蓋帽數達到了4次,高於06年的場均3.3次。這得益於泰森-錢德勒所帶來的護框能力以及傑森-基德的外線防守能力,基德在整個總決賽期間,場均可以貢獻0.8次蓋帽。

在搶斷方面11年的獨行俠較06年的7.3次下滑到了6.8次。搶斷並不是展現球員防守能力的有效數據,因為在球場上存在“賭博性”搶斷,而“賭博性”搶斷的後果就是一旦不成功就會失掉防守位置,因此0.5次的差距不能說明太大的問題。

除此之外,2011年的獨行俠場均失誤為13.2次,對比2006年的14.5次下降了1.3次,這說明11年的獨行俠穩定性更強,持球能力更強。

通過以上數據的對比我們發現2011年的獨行俠人員配置確實更為完整有效,最終的結果反應在數據上就是場均得分的提升(11年94.5分,06年91.8分)和場均失分(11年92.3分,06年92.8分)的下降。

數據∣獨行俠捲土重來決賽圈,深度解析06與11年總決賽

2011年的獨行俠隊在人員配置上實現了提升,相應的戰術執行力上也就有了提高。11年總決賽的全場命中率場均達到了45.3%,而06年這一數據僅為42.6%。

命中率的提升說明獨行俠在戰術的選擇上更為成功,在出手時機的把控上更加合理了。我們發現傑森-特里和諾維斯基在外線獲得了大量的空位出手的機會,而泰森-錢德勒在基德的精準制導下,也在內線頻頻“吃餅”。諾維斯基利用自己強大的火力威脅,為隊友製造了不少的得分機會。

美職籃終究是一個“英雄造時世”的聯盟,球星的發揮往往決定了一個系列賽的走勢,而獨行俠隊在2006年和2011年取得了不同的結果,當家球星諾維斯基的發揮在裡面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諾維斯基在2006年的季後賽中可謂是大殺四方,首輪以50.6%的投籃命中率,場均爆砍31.3分+7.8籃板+3助攻,順利淘汰灰熊。次輪以52.7%的命中率交出,場均27.1分+13.3籃板+2.7助攻的答卷,成功淘汰了鄧肯領銜的馬刺。西部決賽以45.5%的命中率拿下場均28分+13.2籃板+3.5助攻的數據,成功淘汰太陽。

但是到了總決賽,諾維斯基的狀態出現斷崖式下跌,命中率僅為39%,三分命中率更是跌倒了25%,最終的數據為場均22.8分+10.8個籃板。在進攻端諾維斯基出現了迷失的情況,賴以生存的三分遠投和中距離都出現了極度不穩定的情況。很顯然,對比06年韋德的發揮,箭頭人物的表現決定了06年總決賽的走勢。

數據∣獨行俠捲土重來決賽圈,深度解析06與11年總決賽

而2011年總決賽,諾維斯基的發揮堪稱經典。

整個總決賽下來,諾維斯基可以交出場均26分+9.7次籃板+2.0次助攻的數據,其中三分球命中率達到了36.8%,發球命中率更是達到了恐怖的97.8%。而此時的熱火隊領軍人物變成了詹姆斯。

數據∣獨行俠捲土重來決賽圈,深度解析06與11年總決賽

通過對比我們發現,在系列賽最後5分鐘內,諾維斯基的表現完勝詹姆斯。而這僅僅是諾維斯基整個總決賽的縮影,他成為了總決賽的關鍵先生。

6場比賽下來,諾維斯基第四節場均能夠拿下10.3分,總命中率達到了恐怖的51.4%。這說明在關鍵時刻,尤其是決定比賽勝負的時刻,諾維斯基絲毫沒有手軟,憑藉強大的個人能力終結了比賽。而通過6場比賽我們發現兩隊最終的比分是非常接近的。

(G1:熱火92-84小牛,G2:熱火93-95小牛,G3:熱火88-86小牛,G4:熱火83-86小牛G5:熱火103-112小牛,G6:熱火95-105小牛)最大的分差不過10分,最小的分差僅為2分。

也就是說幾乎所有的比賽都是在最後一節決定勝負的,而諾維斯基的關鍵時刻發揮直接決定了比賽的走向,2011年總決賽的諾維斯基對比2006年總決賽簡直判若兩人。

總結

一支球隊想要取得整個系列賽的勝利,尤其是總決賽的勝利,人員配置的完整性以及關鍵球員的高效發揮缺一不可。如今的諾維斯基已經退役,進入名人堂只是時間的問題,令我們感到欣慰的是他在2011年彌補了2006年的遺憾,為獨行俠隊贏得了隊史首個總冠軍,並且在這個美職籃的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如今我們在獨行俠新星東契奇的身上也看到了諾維斯基當年的影子,希望他能夠帶領獨行俠取得更好的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