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種下的玉米籽,每天都有很多的野雞和斑鳩鳥過來偷吃,你對此又有哪些比較好的辦法呢?

職業農民小強的故事


對於膠東農村來說,這個時候正是種植春玉米和花生的季節,可是有的時候剛種下的玉米種,就會被野雞或斑鳩等給啄食了,造成以後地裡缺苗等現象,那麼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採取什麼措施,才能避免剛下種的玉米粒被偷吃呢?

過去農村種植玉米或者花生以後,為了防止野雞、斑鳩、喜鵲等啄食剛下地的種子,往往會專門抽出時間,在地頭上看著,找一個破臉盆,看到有喜鵲過來啄食種子,就敲幾下,它們就嚇跑了,而野雞遠遠看到有人在田邊地頭就不敢靠近的。

有一些人沒有那麼多的工夫在地邊看著,於是人們就想出了另外的法子。將稻草人豎在地裡,再紮上一些布條,或者拴上小鈴鐺,當有風的時候,這布條就會隨風而動,看上去像是有人在揮動一樣,以此來嚇唬偷吃種子的野雞或鳥類。如果掛上小鈴鐺,風吹鈴鐺響,也能嚇跑鳥類。

還有一種辦法,也能夠起到威懾鳥類的作用。那就是在田地的周邊釘上樁子,然後拉上繩子,繩子上掛上一些破舊的光盤,光盤在陽光的照射下,會反射出耀眼的強光,野雞和鳥類都很警覺的,一旦發現有光影晃動,就會遠離這裡,以起到震懾驚嚇的目的。

用丁硫克百威進行常規拌種進行預防,這樣野雞以及喜鵲等鳥類聞到農藥的氣味,便會放棄啄食,同時也能起到防治地下害蟲的目的。

近年來,人們在種植玉米的時候,都提前種植,採用地膜覆蓋種植的方式,也可以有效防止野雞及鳥類的啄食。覆蓋地膜不僅可以起到保溫保墒,還省去了管理上的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玉米苗露頭的時候,就要及時破孔使玉米苗露出來,否則就會被地膜灼傷。


建行漸遠


一、安裝密孔防護網。缺點是投資成本高,秋季玉米收穫後需要收集存放,佔用空間大。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老化嚴重,費事費力。尤其在農村人口日益老齡化的今天,性價比確實不高。優點是對野鳥無危害,最大限度保護了這些大自然的主人。



二、在地裡間隔豎上木樁,拉上橫七豎八的線繩,掛上廢棄光盤,並加上若干風鈴。風動鈴響,光盤反光,聲響加上視覺,達到一定的威懾效果。

三、沿用農村傳統老辦法,燃放鞭放,尤其是傳聲遠的二踢。每隔一段時間燃放一次,通過爆裂聲和火藥味來達到驅趕的目的。缺點是現在一提鞭炮,就覺得是大氣汙染的罪魁禍首。但這個土辦法頗受農村老人的喜歡,經濟、實惠、簡便、易行。


四、稻草人是最古老的辦法。紮好後立在田地裡,套上不穿的舊衣服,同時拴上幾隻鷂子或者是雕類風箏,隨風飄擺。利用野雞、斑鳩對天敵的恐懼,望而卻步逃之夭夭。

五、大黃狗是農村人看家護院的好幫手。請它雄糾糾氣昂昂的在田地裡定時巡邏,發出汪汪的叫聲宣示著領土的主權,引起村莊裡同伴的陣陣回應,時不時的驚起飛鳥一片。


六、通過氮水刺鼻的氣味來驅趕。這是家裡的老父親在長期的勞動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只要是施過氨水的田地,絕少有鳥類停留,缺點是揮發快,氣味保留時間短。通過老父親的經驗讓我聯想到現代高科技:驅鳥劑。通過緩慢、持久釋放一種影響禽鳥呼吸系統的清香氣味,鳥雀聞後立即飛走,安全、高效、無毒、綠色環保,對人畜環境無公害。





家在南鄉


稻草人,大家都熟悉吧!從小成長在農村的人對這一景象也許都不陌生。

每到春播農民伯伯們就先找來稻草和平時破爛不穿的衣服,把造形邦好之後穿上爛衣服,帶個爛草帽。直接插到播好玉米地裡,在遠處一看防復就像是個真人站在田間。那些鳥可能也和人的視覺感一樣見那站一個人他就不怎麼來了。




滇南小姐姐


在我們農村都是用不能穿的衣服,弄的像人一樣,用木棍紮在地裡面


啊柴16


有用稻草人或者用薄膜蓋起來


我是南充農村人


做很多稻草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